天天看點

上甘嶺戰役,敵我戰力懸殊,為何能赢?美團長:他們一個團9600人

在抗美援朝運動中,一共有五場大戰役,和兩個階段,而上甘嶺戰役,它是抗美援朝運動進入第二階段以來,最為重要的一場戰役,也是二戰以後發生的最為激烈、最為著名的一場戰役,盡管參戰不過中、美、南北韓這幾個國家,但這場戰役的規格卻超過了二戰水準,是名副其實的高水準對戰,用古代的話來說大概就是“兩軍對弈,能者棋高一着”。

上甘嶺戰役,敵我戰力懸殊,為何能赢?美團長:他們一個團9600人

在這場戰役中,參戰雙方的人數超過了10萬人;兩方的死傷都非常嚴重,我方傷亡人數超過了1.15萬,而美軍的傷亡情況更加慘重,人數傷亡1.5萬;更重要的是,這場戰役堪稱是抗美援朝運動的“決戰”,這場戰役讓美國人徹底認識了什麼叫作“真正的中國人”,這場戰役打出了我軍的指揮藝術、戰鬥作風和團結精神,打出了我國的國威;同時,也是因為上甘嶺戰役,美軍損失過于慘重,最後不得不停止進攻,開始談和事宜,從此奠定了北韓和南韓的南北界線。

上甘嶺戰役,敵我戰力懸殊,為何能赢?美團長:他們一個團9600人

在這場戰争過後,曾有人讨論過一個問題:志願軍為什麼會赢?或者應該這麼問:美軍為何會輸?要知道在當時兩軍之間的差距可不止一星半點,且不提當時美國是世界上最大、最強的兩個大國之一,擁有當時世界上最精良的武器以及軍隊,更别提旁邊還有南韓、“聯合國軍”幫忙。

上甘嶺戰役,敵我戰力懸殊,為何能赢?美團長:他們一個團9600人

志願軍有什麼呢?當時中國志願軍是被臨時召集的,雖然領兵的彭總司令身經百戰,是從抗日戰争時代走過來的老兵,但志願軍中有很多人是剛從軍校裡出來的新兵蛋子,别說上戰場,槍都不知道有沒有摸過幾遍,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從南方軍區那邊掉過來的,連雪都沒見過。因為走得着急,很多人都是穿着單衣就往北韓那邊趕去,這也是志願軍失策的地方,當時還沒到前線,我軍就有很多人就因為凍傷,失溫,在北韓的雪山裡傷亡,可想而知,我們的志願軍當時就是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中打勝仗的。

上甘嶺戰役,敵我戰力懸殊,為何能赢?美團長:他們一個團9600人

如此鮮明懸殊的對比,美軍不僅被打得落花流水,傷亡人數還比志願軍多了那麼多,這不僅讓人啧啧稱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對于這個問題,美軍參戰的一個名叫勞埃德·R.摩西的團長是這麼說的:“志願軍一個團就有9600人,這還怎麼打?”其言下之意就是說,我軍是依靠人海戰術才打赢的,他們的輸隻是沒有我們人多,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并不是。

上甘嶺戰役,敵我戰力懸殊,為何能赢?美團長:他們一個團9600人

當時我軍參戰人數4.3萬人,而美軍足有6萬餘人參戰,我軍參戰連5萬人都不夠,哪來的9600人的一個團?不說人數,戰役的開始的第一天美軍就向我軍的發射了猛烈的炮彈轟炸,每秒落六發炮彈,具志願軍回憶,當時如同人間地獄一般,戰士們很多都被震傷,甚至還有一個17歲的小戰士被活活震死。

而整個戰役場地的總面積也不過3.7萬平方公裡,戰役期間美軍發射了将近200萬發炮彈,這陣仗簡直就像是想用炮彈将我軍淹沒,如此來看,若是我軍真的使用人海戰術,美軍的“炮彈戰術”都能夠将我們解決,可見這位摩西團長話中的荒唐。

上甘嶺戰役,敵我戰力懸殊,為何能赢?美團長:他們一個團9600人

我軍之是以能夠戰勝,更多的是憑借我軍高昂的志氣,以及不怕死的精神,還有是堅強不屈的意志以及因地制宜的戰術,如摩西之流,不過隻是在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罷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