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影《速成家庭》,走進領養家庭,感受他們的歡樂與淚水

作者:家裡蹲看電士

《速成家庭》是2018年的家庭喜劇電影,由馬克.沃爾伯格和蘿絲.拜恩主演。講述的是人近中年的Pete與Ellie膝下無子,有一天突發奇打算領養孩子。原本隻想領養一名兒童的夫妻倆,最終帶回家三個孩子。

電影靈感來源于真實故事,本片的導演就是一次領養了三個孩子,這其中的生活肯定是有苦有樂。

電影《速成家庭》,走進領養家庭,感受他們的歡樂與淚水

首先解釋一下寄養和領養的概念。寄養是在申請領養前,準父母和孩子相處,磨合,并決定最終是否确認領養關系的過程。

被領養的孩子們未必都是孤兒,以家庭保護為原則,在未成年孩子确認無法跟原生家庭團聚的情況下,法庭才會考慮領養申請。

在現實生活中90%以上的兄弟姐妹會被迫分開,由不同的家庭領養。電影中的三個孩子是幸運的,他們可以生活在一起。先來認識下三個孩子。

電影《速成家庭》,走進領養家庭,感受他們的歡樂與淚水

大姐Lizzy,15歲,是個叛逆期開始顯現的青春期少女。不熟悉的時候,她看起來很酷很懂事,但真正相處下來,她不是随便交心的類型。隻是帶着自己的弟弟妹妹暫時住在一個還不錯的家裡,總有一天要跟親生母親團聚的。

電影《速成家庭》,走進領養家庭,感受他們的歡樂與淚水

弟弟Juan,做起事來有點笨拙,而且十分膽小,他承包了戲裡的很多笑點,有點蠢萌。但這背後有着細思極恐的黑暗事實。

他總是道歉,并大喊不要打我,雖然處理手法很好笑,但是這一定是他之前受到了不公對待。不然一個孩子為什麼總是害怕。

電影《速成家庭》,走進領養家庭,感受他們的歡樂與淚水

​妹妹Lita,初次見面是個小蘿莉,接觸之後發現她有個暴躁大姐的靈魂,常常說髒話,尖叫,摔東西。她有一個時刻要在身邊才有安全感的娃娃。

在電影中,這些沖突用滑稽的處理方式反映了寄養家庭在磨合階段的辛酸,但是更多的是反映出這些可憐的孩子,居無定所,沒有被關愛,沒有被照顧,跟着電視或者不負責任的領養父母學到了不好的行為。

電影《速成家庭》,走進領養家庭,感受他們的歡樂與淚水

Pete和Ellie在領養機構的講座中了解流程,之後參加了一個類似嘉年華的見面會。孩子們玩耍,大人自行搭讪有領養意願的孩子。

幼童們紛紛被大人們“占領”,Pete和Ellie無意間和Lizzy對話後,認為青少年不易被領養,處境被動;而且相較于小孩子想法更為成熟。

在兩人提出申請要把Lizzy帶回家時,被機構告知Lizzy還有一雙弟弟妹妹。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三個孩子都來到了Pete和Ellie家。

電影《速成家庭》,走進領養家庭,感受他們的歡樂與淚水

一開始當然是蜜月期,一家五口,天倫之樂。給孩子洗澡,親吻孩子們說晚安,送孩子們上學,一切按部就班,充實滿足。

甜蜜期一過,問題開始凸顯。原本整潔安靜的家,現在衣服、玩具、日用品扔得到處都是。

孩子們越來越不聽話,在餐桌上争吵,打碎玻璃杯,明火點燃了桌上的餐巾紙,一切混沌不堪。兩人因為孩子開始互相埋怨指責,每天吵架,影響夫妻感情,開始後悔領養孩子的決定。

電影《速成家庭》,走進領養家庭,感受他們的歡樂與淚水

随着時間的推移,兒子和小女兒叫出第一聲爸媽;Ellie給大女兒梳頭時Lizzy留下的淚水,讓五人關系越來越緊密。生活剛剛步入正軌,親生母親出現了。

明顯看得出來Pete和Ellie的失落與無奈,他們一方面認為和親生母親見面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他們也主動帶孩子們去見面。但同時他們也覺得很受傷,剛剛建立起來的家庭氛圍,在拜訪後煙消雲散,那種深深的無力感。

即使Pete和Ellie已經下定決心要領養這三個孩子,讓兄弟姐妹永遠不分開,但親生母親獲得了最終的監護權。就在大女兒興高采烈,老二老三依依不舍離開的那個早上,他們被領養機構的人通知,親生母親反悔了,他們不能回到原生家庭了。

電影《速成家庭》,走進領養家庭,感受他們的歡樂與淚水

這個消息讓Lizzy十分崩潰,并且她一直質疑這對白人夫婦領養三個拉丁小孩的動機,并嘲諷他們救世主思維的虛榮。而Ellie最終給出了她的答案,為什麼要收養小孩?因為知道自己生活有缺失,但一直不知道缺什麼,直到三人的出現,我知道了,是缺你們。

這番真情告白不止打動了Lizzy,也打動了觀衆的心。

在這部電影裡,有很多原生家庭和領養家庭共通的話題,尤其是子女關系上。也包含了專屬于領養家庭的尴尬,這些“非親生”的傷人話題也同樣存在于重組家庭裡。但是不管有沒有血緣關系,人和人之間的相處還是要靠真誠和溝通。

電影《速成家庭》,走進領養家庭,感受他們的歡樂與淚水

當父母和子女之間産生摩擦時,不如雙方都先冷靜一下,深呼吸。可以表達情緒,但是不要帶着負面情緒去戳人痛點;并且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做到共情進而互相了解;第三,尤其對待未成年人,有成熟三觀的成年人要告訴他們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

從《速成家庭》中還看到兩點中西方家庭很相似的情況。

1. 沒有生育,婆媳關系尴尬。

奶奶第一時間接受了家裡的三個孩子并熱情擁抱,包括自己的兒子,但唯獨沒有和兒媳婦擁抱。當然這其中的芥蒂可能是雙方的,或者其他原因,電影中沒有展現。但是奶奶對孩子的态度和語言細節,不難看出,沒有孩子是婆媳疏遠的重要原因。

電影《速成家庭》,走進領養家庭,感受他們的歡樂與淚水

2. 天下的奶奶外婆都一樣,溺愛!

在父母教育大女兒不可以跟朋友出去時,奶奶說不要聽父母唠叨,并大方給了100美金。國内對隔代也是很溺愛的,錢夠不夠花,飯夠不夠吃,都是常态。

電影《速成家庭》,走進領養家庭,感受他們的歡樂與淚水

電影中還有一處細節處理得很妙。Ellie的妹妹看到姐姐的孩子們很可愛,打算放棄做試管嬰兒,改為領養。當時姐姐的表情就四個字:無力吐槽。

對領養家庭來說,曾經心靈受過傷痛的孩子們,新父母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建立信任。這期間的苦楚隻有自己明白,外人看到的隻是孩子可愛。

電影《速成家庭》,走進領養家庭,感受他們的歡樂與淚水

最後說一下演員,每個演員都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Lita可愛機靈;Juan用肢體語言的細節展現了他的懦弱與恐懼;Lizzy青春漂亮。

Pete的扮演者馬克.沃爾伯格曾在《老爸當家》中塑造過類似的父親形象,Ellie的扮演者蘿絲.拜恩在《速成家庭》和《鄰居大戰》的表演有相似之處。兩人的表演沒有問題,但同樣沒有驚喜。

​《速成家庭》是一部讓人又哭又笑的電影,不管是什麼身份,作為家庭的一員都值得看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