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吾不敢有異議;王無,吾不能與鮮卑小兒共事。”
這是高歡還活着的時候,侯景與他最信任的寵臣司馬子如的一段對話,僅僅兩句話就可以看出,侯景的野心非常大,對于世子高澄根本不屑一顧,日後造反已經是闆上釘釘的事情。
可惜,司馬子如也跟李善長一樣,一心想保全自己,沒有顧及君主的安危,将國家間接地推入火坑中。

侯景
高歡死,侯景反
侯景小名狗子,跟爾朱榮一樣出身于羯族,是六鎮之一的懷朔鎮人,早年與在懷朔當郵差的高歡是好友。但侯景是一個跛足,長得也非常難看,自小便是一個憂郁體,常年的獨身生活讓他變得更加善于觀察身邊的形勢,是以在六鎮起義爆發後,侯景沒有選擇同高歡前往杜洛周處,而是投奔了正在崛起中的爾朱榮。
在爾朱榮帳下,侯景如魚得水,不斷受封,但爾朱榮死後,高歡在河北異軍突起,一戰擊潰爾朱兆,奪取了爾朱家的天下,迫于壓力,侯景投奔了這個原本比自己還矮一截的新貴領袖。
在高歡帳下,侯景依然是最受信任的将領之一,雖然高歡一早便察覺出侯景并非是一個甘于輔君的良将,但就像諸葛亮不斬殺魏延一樣,高歡手下也缺人,尤其是侯景這樣的謀将,宇文泰東征時,若不是侯景在邙山将其擊潰,高歡的天下或許早就走到頭了。
是以,高歡将侯景提拔為司空,專制河南的一切軍事,在河南十年,侯景就是河南的太上皇,親信遍布,觸角已經延伸到了邺城和晉陽,玉壁之戰時,高歡親自指令侯景從另一個方向進攻宇文泰,可侯景走到兩國邊境的時候,竟然沒有再往前邁過一步,赤裸裸的違抗軍令,等高歡一死,侯景立刻傳回河陽,準備起事。
侯景反了
等着侯景起事的還有身在晉陽的高澄一夥,侯景叛亂已經是完全不可避免的事情了,接下來的動作便是在他宣布謀反後,立刻出兵,剿除侯景叛亂。
可是侯景控制的地方太大了,已經占了東魏三分之一的天下,尤其是河南和山東諸部,大多是爾朱氏手下的舊臣,對高歡都不怎麼心服口服,更何況年幼的高澄。
宇文泰出兵援助侯景
侯景大旗一舉,傻眼了,這時候他才發現,自己的威望好像并不怎麼高,爾朱氏舊部反感高歡不假,但也不喜歡侯景啊,可是大旗已經舉起來了,隻能硬着頭皮來了,在颍州刺史司馬世雲的支援下,侯景先後誅殺了豫州刺史高元成以及廣州刺史等人,雖未全面占領河南,也差不了多少了。
随後,侯景開始左右通吃了,他命人分别前往南梁蕭衍和西魏宇文泰處,表示要歸降,宇文泰與手下大将先前被侯景在邙山揍得不輕,宇文泰差點丢掉性命,對于此次侯景投降,他們也摸不着頭腦,無法确定是不是真的,是以猶豫不決,可駐守在荊州的王思政卻堅持認為侯景叛亂絕沒有半點虛假可能,這位打造玉璧城的元老再次力勸宇文泰出兵,宇文泰不聽,王思政自己帶兵去了,為了避免王思政有失,宇文泰緊急指令李弼率兵一萬前去支援。
東魏、西魏、梁勢力交彙河南
宇文泰動了,那邊的梁武帝蕭衍也準備動手了,但是他很生氣,這個做夢都想恢複中原的虔誠的佛教徒對于侯景投靠宇文泰的事情非常不滿,卻被侯景短短一句“我不願意屈居于高澄之下,又怎麼可能屈居于宇文泰之下呢,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給打發了。
蕭衍就沒有想想,侯景連宇文泰都不服,他憑什麼服你啊,就憑你吃齋念佛?
但是蕭衍已經顧不上那麼多了,侯景帶來了十三個州,這裡面有年來南朝丢失的國土,有北伐的重鎮,實在是太重要了。
可蕭衍依然忘了一件事,南梁自陳慶之死後,已經沒有能征善戰的大将了。
蕭衍迎侯景
先行到達颍州的是宇文泰手下的李弼與趙貴二人,高澄手下韓軌擔心腹背受敵,臨時撤出,李弼與侯景來了一次颍州會師。
這次會師顯然是不怎麼友好的,侯景打算趁機誅殺李弼與趙貴二人,控制西魏軍,趙貴跟侯景一樣,也打算擒拿侯景,盟友還沒有見面呢,就打算黑吃黑了。可是李弼卻不同意,他既不與侯景會面,也不打算捉拿侯景,他來颍州的目的很簡單,走個過場,給高澄施加一下壓力,希望他加大對侯景的剿滅力度,來個兩敗俱傷,就算叛亂很快平定,也會影響河南地區的經濟生産和社會治安。
不得不說,還是李弼更适合當陰謀家。
宇文泰空手套河南
就在李弼與侯景二人暗中較勁的時候,蕭衍派遣的大将羊鴉仁已經到達汝水,不日就能抵達颍州城下,南梁軍一來,李弼既不用得罪侯景,也能給高澄施加壓力,帶着一萬兵馬就傳回長安了。
李弼前腳走,侯景就後悔了,到手的鴨子飛了,他還沒來得及懊惱,王思政的荊州兵又到了,這可把侯景高興壞了,吃不掉李弼,吃個王思政也好啊,于是侯景把颍州送給了王思政,先送個見面禮,過兩天好圖謀他的性命。
可是侯景失算了,不是他的計謀不好,而是王思政這個人比他更善于謀劃,他相信侯景叛亂是真的,但不相信侯景真的投降宇文泰,之是以急切的想要來支援侯景,目的就一個,趁機拿下侯景所占有的城池。
就當侯景想着怎麼幹掉王思政,吞并他的荊州兵的時候,王思政早就秘密的派遣心腹大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占了颍州周邊的七個州,河南大部被王思政拿下,侯景叫苦不疊,但已經為時已晚,失去河南的侯景隻能轉戰它地,完全沒有跟宇文泰掰手腕的資本了。
侯景之亂一開始,收益最大的人竟然是宇文泰,高澄、蕭衍、侯景肯定是目瞪口呆的,宇文泰也是呆若木雞,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情況呢,餡餅就準确無誤的掉進了他的嘴裡,王思政對得起宇文家了。
侯景的天敵,慕容紹宗
這邊宇文泰不費吹灰之力賺了個盆滿缽滿,另一邊的兩個輸家蕭衍跟高澄卻交上手了,蕭衍此次來勢洶洶,侄子蕭淵明統兵十萬,借侯景之亂北伐高澄。南梁無大将,蕭淵明做統帥,此時的蕭衍唯一能夠依賴的戰場宿将竟然是投降過來的侯景,當然把侯景放到當時整個中國的局勢下,他也是能夠排進前五的名将。
侯景打仗靠的是謀略,并非逞一時之勇的莽夫,他向來看不慣高敖曹和彭樂那樣隻知道咋咋呼呼的悍将,東魏統帥高嶽他也不屑一顧,而前部先鋒韓軌更不在他的眼中了,對于侯景來說,他隻需要稍微動一下腦子,韓軌等人就化為齑粉了。
名将慕容紹宗
可是,高歡臨走之前,還給侯景留了一手,将慕容紹宗推薦給了繼任的高澄,慕容紹宗被高歡雪藏多年,目的就是為了應付侯景之亂,當慕容紹宗出現在戰場的時候,侯景一度認為高歡假死,可見他對慕容紹宗的恐懼有多大。
倒不是說慕容紹宗有多厲害,隻是因為侯景是慕容紹宗一手帶起來的,他打仗的那些技巧、謀略,全都是從慕容紹宗那裡學來的,這麼多年,他也不像高歡那樣沒事研究一下,光想着怎麼叛變了。
蕭淵明,南梁的恥辱
慕容紹宗也沒搭理侯景,繞過侯景直奔蕭淵明去了。蕭淵明這個時候在幹什麼呢,喝酒喝得酩酊大醉,正做夢等着高澄來投降呢,被部下強行叫醒非常不高興,羊侃建議他襲擊慕容紹宗,蕭淵明不聽,羊侃說我帶兵前去,蕭淵明說那失敗了我不承擔責任啊,羊侃說那你給我兵啊,蕭淵明呼呼大睡了。
越老越昏的蕭衍
蕭衍就派了這麼一個家夥做北伐的統帥,十萬人的生死掌握在他手裡,這個虔誠的佛教徒一點不虔誠。許多年前,蕭衍派遣弟弟蕭宏北伐,蕭宏畏懼元英,臨陣一個人跑了,連累六萬大軍被殺,如今蕭家下一輩的無能統帥又來了。
慕容紹宗這邊進展得也不順利,蕭淵明不搭理他,慕容紹宗隻好向同州刺史郭鳳的軍營進攻,打算玩個佯敗誘敵,将蕭淵明大軍套進口袋,一口氣吃掉,蕭淵明這邊還是一動不動,王八都沒有他坐的穩,因為他喝多了睡着了。
主帥叫不醒,手底下的人又沒實權,誰都不敢去支援郭鳳,兖州刺史胡貴孫看不下去了,獨自帶兵增援郭鳳,本來想佯敗的慕容紹宗直接被幹趴下了,佯敗成真敗了,前鋒部隊大潰逃。
這個時候蕭淵明醒了,聽說慕容紹宗大潰敗,騎上高頭大馬,大手一揮,南梁大軍撒丫子就追慕容紹宗去了,早把“狼王”侯景提醒他不要追擊太遠的話抛到九霄雲外了。
慕容紹宗在前面跑,蕭淵明在後面追,路過寒山兩邊的東魏軍一個個豎起了大拇指,紛紛贊歎慕容紹宗等人的演技,“佯敗”演的太像了,跟真的一樣,差點就信了。等慕容紹宗他們逃出包圍圈,東魏軍蜂擁而下,将蕭淵明包圍。
慕容紹宗一愣,後軍沒跟着一起跑啊,真是一群英勇的戰士,調轉槍頭就是一頓沖鋒,活捉蕭淵明、胡貴孫等人,南梁大敗。
蕭淵明寒山大敗
寒山兵敗,蕭衍吓得渾身哆嗦,十萬大軍又栽了,他就不想想,從高歡到高澄多少年了,北邊三年一小仗,五年一大仗,将士們練就了一身本領,而南梁呢,歌舞升平,一個個吃得腦滿腸肥,安享太平盛世,不是你南梁太強吓得别人不敢進攻,而是别人太忙沒空搭理你,等忙完手頭上的工作,第一個就是收拾南梁這種已經丢失尚武之風的皮包國家。
前文回顧:陰溝裡翻船?高歡到死都想不到,小小的韋孝寬竟然斷了他的統一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