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熱的季節即将來臨,豬需要警惕這些常見疾病!
溫/小農
今年的高溫來得有點突然,這剛剛到達曆下,已經非常炎熱,而對于我們廣大的養豬戶來說,夏季的炎熱不容忽視,因為在炎熱的氣候、濕度、管理上會造成豬生病、摔倒、生長緩慢等問題。是以,小農這一次将帶給所有養豬戶保障養豬和生豬健康的好處,夏豬常見病害防治技術。嗯,八卦不多,幹貨來了,一定要記住收藏哦!
一、高溫引起的疾病
豬是恒溫動物,汗腺發育不全,散熱緩慢,是以,豬的耐熱性很強。不同階段豬群的溫度要求也不同,關鍵提示是:養殖公豬,17-21°C;懷孕母豬,18-21攝氏度;哺乳母豬,20-22攝氏度;哺乳仔豬,29-33攝氏度;
1、熱應激、太陽病
當豬的産熱大于散熱時,熱療、熱應激易發生。熱應激和太陽輻射都是豬中暑的表現。
主要症狀
豬的體溫随溫度變化,早上低,下午高。熱應激、太陽病會使豬的體溫升高到40~41°C左右,豬精神狀态不佳,厭食,尾巴震顫,四肢無力,走路秋千,呼吸困難,流鼻涕。皮膚和耳朵出現紫色斑點,指壓力褪色,眼結膜充血發紅,常嘔吐。少喝水會使年長的豬很容易死亡。在嚴重的情況下,體溫上升到42攝氏度以上。最後失去知覺,躺在地上,四肢被劃傷,死于心肺衰竭。
治療方案
将病豬移到通風良好、陰涼處,分開吧台、耳塞、尾巴出血、頭部酒精、直腸充滿冷水,保持充足的涼涼飲水。
做好散熱工作,降低送料密度,安裝風機或冷風機,水幕散熱;
靜脈滴注,葡萄糖生理鹽水500~1000毫升。
改善喂養方法(少喂食,多濕喂養)。飼料麥麸,綠色飼料,在飼料中加入少許鹽。如果豬不吃飼料,它會灌腸,大便。如果效果還是不理想,那麼使用大便、常用的上廁所藥都有競争,鑫明等等。
氯丙基每公斤重量為2~3毫升加茴香近2~6毫升,混合肌肉注射,每天3次。
樟腦磺酸鈉5~10ml,或阿尼希林加2~10ml,肌肉注射1次。
靜脈生理生理鹽水250~500毫升,并加生理生理鹽水灌腸。
昏迷不醒的豬可以使用生姜或大蒜汁滴鼻子。
小農戶關注小竅門:這種疾病的治療原則是讓豬安靜、平靜,同時注意保溫降溫。在炎熱的季節一定要注意保持豬舍通風,避免潮濕、悶熱,防止豬中暑,飲用水應充足。
二、寄生蟲病
寄生蟲病多以"亞臨床症狀"為特征,一般無明顯表現,很少導緻豬大量死亡,寄生蟲感染會造成飼料使用率、生長速度等問題。夏季養豬場常見的寄生蟲病包括:
1、豬弓形蟲病
該病主要由寄生蟲弓形蟲病引起,屬于人類和動物的常見疾病。有200多種動物可以被感染,包括人,豬,狗,貓和其他動物可以攜帶。其中,豬的感染率最高,如果疾病出現在養豬場,很快就會傳播到其他健康的豬場,如果豬場出現疾病,死亡率可高達60%。
臨床表現主要是體溫升高、孕母豬流産、死産等,如果病情嚴重,大約一周就會使豬死亡,嚴重豬在1周左右死亡。急性病豬表現為體溫升高,鼻孔有漿液物流出來,呼吸困難,體表淋巴結明顯腫大,胸部、腹部等部位有淤泥或毛發,主要疾病變成肺部明顯腫脹,表面有出血點和灰白色壞死。
禁止貓、狗、雞和其他動物進入豬舍,以防止糞便污染豬飼料和飲用水。
做好豬圈内滅鼠害工作,禁止豬吃老鼠或其他動物屍體,禁止使用屠宰場或廚餘垃圾、生肉湯水喂豬,以防豬吃病蟲和攜帶昆蟲的動物體内滋養屍體和袋子感染。流産的胎兒和排洩物也含有滋養體,應嚴格消毒。
豬舍應保持清潔,定期消毒,選用1%至蘇爾、3%燒堿、20%石灰水等。
每天給豬喂100克以上的綠葉,甚至喂食5~7天,可以預防發病,縮短病程。
磺胺六方糖精和二甲雙胍聯合治療。按照每1公斤體重使用30~70mg的原則,每日肌内注射,連續使用3~5天,觀察其治療效果。關鍵提示:精心挑選重病豬。
磺胺類藥物 (SD) 為每 1 kg 體重 70 毫克,加上甲胺 (TMP) 或二甲胺 (DVD) 14 mg/1 kg 體重,每日口服 2 次,持續 3 至 5 天。
小農戶關注的提示是:因為磺胺類藥物對弓形蟲病較晚,豬體内囊蟲的病症無效,是以治療越早越好,而且治療過程也要充分。
三、病毒性疾病
1、豬瘟
衆所周知,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急性、熱、高度接觸傳染病,死亡率高。近年來,疫苗的使用導緻了豬瘟的有效控制。然而,由于疫苗接種的時間和免疫接種的随機性,豬瘟,特别是在廣大農村地區,仍然是最重要的豬病。
圖檔是從網上選擇的
全身皮膚、牙髓膜、粘膜和内髒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全身淋巴結腫大,多汁、充血,出血,外觀呈紫黑色,切成大理石狀,腎色,皮質有針尖至小米狀出血點,脾髒有感冒,至邊緣,呈紫色小塊,喉黏膜和扁桃體出血。膀胱粘膜有散射出血點,胃、腸粘膜為洩發性發炎(較輕的粘膜組織滲出性發炎),大腸的回盲瓣形成紐扣樣潰瘍。
豬瘟沒有特定的治療方法,必須通過有效的疫苗接種來預防。
定期接種疫苗,每年春秋兩季,除成年豬一般開展豬瘟兔弱毒疫苗接種外,斷奶仔豬和新購的豬應及時接種疫苗。将豬瘟兔弱毒疫苗按瓶标志說明加生理鹽水稀釋,大,仔豬全部注射在肌肉1頭,注射後4天可産生免疫力。目前,市場上有三種主要的豬瘟預防疫苗:活豬瘟疫苗(I)牛奶兔幼苗,(II)細胞幼苗,(I)脾苗。
豬瘟疫常流行地區,25~30天出生的仔豬注射一次,55~60天大仔豬斷奶後再注射,保護率高達100%。
為懷孕母豬接種疫苗可增強母親和孩子對抗豬瘟病毒的能力。預防性注射通常在母豬分娩前一個半月進行。
加強養殖管理,定期對豬圈進行消毒,提高豬的整體抗性,杜絕從疫區購買豬。新購買的豬應隔離30天,确認無病,并在混合前接種豬瘟疫苗。
在豬瘟流行期間,每3至5天對喂養用具進行消毒。對病豬進行消毒後,徹底清除糞便、污垢,消除表土,墊新土,豬糞應蓄積發酵。
四、細菌性疾病
因為細菌和使豬産生很多疾病,這裡主要講解兩種。
1、豬鍊球菌病
鍊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所有年齡段的豬都可以生病,但敗血症型和腦膜炎球菌性腦炎型多見于仔豬,化膿性淋巴結炎型見于中型豬。病豬和豬瘟是主要的感染源,傷口是重要的傳播途徑。常年發病,春秋兩季,呈現出局部流行特征。
(圖檔來源:東方IC)
急性一般無任何症狀即死亡,病程稍長可看溫升41.5~42攝氏度以上,精神萎縮、呼吸困難;這些豬的主要特征是關節炎,肺炎和敗血症,嚴重時可導緻死亡。
青黴素80~180萬IU,并配以鍊黴素混合肌肉注射液,連續使用3天。
紅黴素25~125萬國際機關,5%葡萄糖注射液50~100毫升,稀釋靜脈注射,1天1次,3天;
青黴素使用可達到1~2毫升,采用肌内注射法,每天2次注射,連續使用藥物4~5天,觀察其治療效果。
對于化膿性淋巴結炎,将化膿性切開的區域引流,然後使用1%avanno進行清理治療,然後将傷口塗在紅黴素軟膏上進行診斷和治療。
2、仔豬黃、白
由緻病性大腸杆菌引起,其中黃疸主要是3~7日齡仔豬,而白色裂解更可能發生在15~45日齡仔豬身上。仔豬白色敗血症的另一種病原體是輪狀病毒,其發病率高但死亡率較低。
仔豬黃色:水樣糞便,黃色或灰黃色,含有小塊冷凝和小氣泡。病豬口渴,母乳減少,脫水,消瘦,昏迷和疲憊。仔豬白:仔豬突然變瘦,同一窩接一個地出現,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黃色白色、異味、糊狀或漿狀糞便。仔豬精神低落,冷冷,脫水,母乳喂養或不吃,有時看到吐奶。一般病豬病情溫和,及時治療即可痊愈,但許多由于反複發作而形成僵硬的豬,嚴重,患有豬糞便失禁,死亡約1周。
母豬應在出生前15至30天注射大腸杆菌。
仔豬黃疸可以通過微生物制劑來預防:例如,通過促進細菌、過濾細菌、牛奶健康等來調節仔豬腸道微生物組的平衡,進而抑制大腸杆菌。或用疫苗免疫:通過在出生前30天和15天對懷孕母豬進行免疫接種,疫苗選擇大腸杆菌基因工程幼苗。大腸杆菌K88、K99和987P三價滅活幼苗或大腸杆菌K88、K99二價基因工程滅活幼苗通過母乳保護仔豬。
仔豬可用熱濕防腐劑清洗:4個黃色抗菌顆粒,預防100克混合300斤,處理量加倍使用,連用5~7天。或選擇青黴素、環丙素、氟苄肌注射液,或内服杏仁苷粉或氟奎甯酸,甚至超過3天。
以上内容是小農戶為大家組織夏豬常見病害的防治,除了一篇關于養豬場夏季管理的文章,我們隻需要關注《四川農村觀察》微信公衆号就可以查閱,好吧,今天在這裡分享,小農戶休息一下, 崇拜!
引用:
刀春雷。夏季豬常見病的防治研究.農村實用技術, 2018, (04): 40-41
陳磊. 夏豬常見病害與預防 . . . . . .畜牧與飼料科學, 2009, 30(02): 191-192
周興亞, 趙剛, 王偉.夏豬常見病的治療與防治, 農業技術服務, 2013, 30(08): 875-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