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華體育老師馬約翰:玩轉體育,無問西東

清華體育老師馬約翰:玩轉體育,無問西東

“一二三四!”

“一二一!”

“挺胸擡頭!”

瓢潑大雨中,一個白發老頭兒正帶領一隊學生,在泥濘的操場中堅持跑步。雖然雨聲“嘩嘩嘩”地下着,可老頭兒的口号卻聽得一清二楚,異常洪亮。

清華體育老師馬約翰:玩轉體育,無問西東
清華體育老師馬約翰:玩轉體育,無問西東

▲電影《無問西東》片段截圖

這是電影《無問西東》中的一個鏡頭,滿頭白發的老頭兒便是今天文章中的主人公——馬約翰。

大家或許感到疑惑:馬約翰是誰?外國人?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實際上,馬約翰不是外國人,而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1882年,出生于福建省廈門市鼓浪嶼;13歲時入私塾讀書,18歲時到上海讀中學,22歲考入聖約翰大學預科,29歲從聖約翰大學畢業;分别于1919年、1924年,兩次到美國春田大學學習;1930年4月,擔任中國參加遠東運動會的全國選手總教練;1936年,身為中國田徑總教練的他,參加了在柏林舉行的第12屆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

從小酷愛運動的馬約翰在上私塾前,整天和同伴們一起爬山、遊泳,身體很健壯;上大學後,又是學校、網球、棒球等各種代表隊的主力隊員,并多次在校外比賽中獲得冠軍。

1905年,在聖約翰大學就讀的馬約翰,報名參加“萬國田徑運動會”。比賽一開始,4個日本選手便一字排開故意擋住其他運動員,緊跟其後的是馬約翰的同胞同學,而這個同學後面9.144米的地方就是馬約翰。

最後一圈沖刺時,在落後日本選手9.144米的地方,馬約翰加快速度,超越了他的同胞同學,順便對他說“跟上我”後,就箭一般地飛躍到日本選手的前面,并以領先45.72米的距離完美奪冠。

而他身後那個中國同學也超越了日本選手,榮獲亞軍。此時,全場觀衆的歡呼聲已由“約翰!約翰!”改為“中國!中國!”

由于馬約翰具備出色的運動才能,1914年被清華學校選聘為體育老師,直至1966年逝世,他在清華大學任教達52年之久。

清華體育老師馬約翰:玩轉體育,無問西東

▲1914年來清華任教時的馬約翰

在任期間,清華先後成立了足球、籃球、長跑等10多個代表隊,并在各種比賽中斬露鋒芒。

據相關資料統計,1911至1921的10年間,清華對外足球比賽 58次,勝44次,平7次,負7次。

人一旦有了成績,難免生出狂傲之心。清華代表隊内,驕傲自滿、狂妄自大的風氣日漸增長。

清華足球隊裡的一名中鋒,技術水準很高,很是驕傲自滿,還學會了“壓人”的壞作風。馬約翰得知後,嚴厲地警告他:“如不改掉,球隊就開除你!”。後來,這個中鋒痛改前非,才沒被開除。

1928年,馬約翰率領清華足球隊參加華北第五次比賽。在冠軍争奪賽中,清華主力隊員被對方當胸一腳踢暈,全場嘩然,眼看要鬧事。馬約翰當機立斷,換人再戰,力息風波,雖輸了這場球,卻赢得了全場觀衆的贊揚,為體壇樹立了“标杆”。

他還時常教誨運動員們:“球可輸,體育道德不能輸”。他認為,體育不僅能使學生獲得健康,更重要的是還有利于道德品質的鍛煉和培養。

“運動場是培養學生品格的極好場所,可以批評錯誤,鼓勵高尚,陶冶性情,激勵品質。鍛煉可以培養青年們勇敢的精神,堅強的意志,自信心,進取心和争取勝利的決心。”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馬約翰,那就是“笨”。

為什麼這麼說呢?事情要從馬約翰在清華體育部全面負責清華體育工作談起。

清華體育老師馬約翰:玩轉體育,無問西東

▲馬約翰在清華大學西體操場教學生學鞍馬

當時,“強迫運動”已在清華實行數年之久,可成效寥寥。(注:“強迫運動”,即每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四時到五時,圖書館、宿舍、教室一律關門,全校每一個學生必須穿短衣到操場鍛煉。但這時的“強迫運動”隻是一般号召加行政指令的強制。)每到鍛煉時,有些學生就躲在樹蔭、牆角等幽靜的地方讀書。即便有學生到操場鍛煉,也隻不過是去“打醬油”。

常言道:“亂世出英雄”。清華的體育教育如此萎靡不振,馬約翰正好可以借機大力整治一番——什麼點名呀,扣分啊,甚至罰學生繞操場跑圈圈啊!

可令人不解的是,體育老師的“高明”伎倆,馬約翰一個都沒使用。

每天,他不是清晨親自帶學生做團體操,就是在下午4點全校鍛煉時間,特意拿着小本子去校園角落裡“捉賊”。但小本子的用處并不是記名、給處分,而是為了說服逃避鍛煉的學生自願參加體育鍛煉。

就這樣,他天天跟在學生屁股後面找人,雖然笨拙卻又可愛至極。

清華體育老師馬約翰:玩轉體育,無問西東

▲馬約翰在手把手教學生學跑步

其實,馬約翰之是以如此堅持,不僅僅是因為自己是一名體育老師。

年少時期的馬約翰,親眼目睹周圍同學臉色蒼白、虛弱無力;

在聖約翰大學讀書時,他親耳聽到一個外籍教師嘲笑中國學生“就是笨,還不如美國的小孩子!”,甚至一氣之下,還和這個外籍老師“吵了起來”;

來到清華後,他常聽說學生在外國受氣的事——外國人把我們叫“東亞病夫”,很是痛心。

國家榮譽感和深深的愛國情懷是馬約翰在體育教育上勤懇耕耘的主要動力。為了讓學生出國留學後不再被冠以“東亞病夫”的帽子,(注:當時的清華大學名為“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培養的學生主要輸送到美國,接受國外教育。)他常跟學生說,不要怕,要勇敢,不能出去給中國人丢臉。

“你們要好好鍛煉身體,要勇敢,不要怕,要有勁,要去幹。别人打棒球,踢足球,你們也要去打,去跟;他們能玩什麼,你們也要能玩,不要出去給中國人丢臉,不要人家一推你,你就倒;别人一發狠,你就怕……”

清華體育老師馬約翰:玩轉體育,無問西東

▲馬約翰在給學生上課

除了實行“強迫運動”,90多年前的清華大學還有個“絕情”的規定:體育成績不合格的不能出國留學。

著名翻譯家吳宓想出國,就因跳高成績不合格延遲了大半年;著名散文家梁實秋因遊泳成績不合格,不得不努力補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科學家錢偉長,差點兒因為身高不達标被拒清華大學校門之外。

提起錢偉長,馬約翰真是沒少動腦筋!當時,錢偉長每項體育成績都“out of scale(不達标)”:體重太輕、肺活量不足、籃球扔不進筐、跑兩圈(也就200多米)就喘不過氣……

即便如此,馬約翰也并沒打算放棄他,每次成績出來後,他都會慈祥地對錢偉長說:“沒關系,可以鍛煉嘛!”

就這樣,在馬約翰持之以恒的體育報國教育下,個小體弱的錢偉長充分發揚頑強拼搏的精神,從沒停止過一天,身高竟然從1.49米蹿到了1.66米,還在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百米跨欄比賽中勇奪第三,完成了體育渣渣到體育五虎将的完美逆襲,以至于老年時期的他,依然時常感念恩師。

“馬約翰先生通過體育運動,培養了我們的人格,鍛煉了我們的意志。即使在我生命中最艱難的時期,也沒有倒下,依然樂觀向上。在漫漫人生道路上,使我有勇氣承擔風雨,有毅力克服困難,有意志不斷戰勝自我。”

無獨有偶,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晚年常對後輩坦言,馬老師的體育課為自己的古建築測繪事業奠定了身體基礎。

“别看我現在又駝又瘸,當年可是馬約翰先生的好學生,有名的足球健将,在全校運動會上得過跳高第一名,單雙杠和爬繩的技巧也是呱呱叫的……我非常感謝馬約翰。想當年如果沒有一個好身體,怎麼搞野外調查?在學校中單雙杠和爬繩的訓練,使我後來在測繪古建築時,爬梁上柱攀登自如。”

如今,馬老雖已離我們而去,可他所留下的體育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熠熠生輝。

清華體育老師馬約翰:玩轉體育,無問西東

▲清華校園内馬約翰雕像

每年,“馬約翰杯”比賽依然在清華大學如火如荼進行着。而馬約翰一貫秉承并要求的“清華體育精神”——勇往直前、拼搏奮進、追求純真、合作互助、胸懷家國,在運動場和揮汗如雨的歲月裡愈加光芒萬丈。

正如電影《無問西東》的一句台詞所說:“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END-

文:孟月華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