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古化石,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各種大小和形狀的恐龍。恐龍是占統治地位的地球的顯性一代,最早在中三疊紀開始出現,直到白垩紀末期滅絕,延伸到整個中胚層,在侏羅紀和白垩紀的開花中,從2.35億年到6500萬年前就有恐龍,統治着地球的陸地生态系統超過1億年。如果沒有白垩紀生物的大規模滅絕,哺乳動物可能會在裂縫中永遠生存下來。
恐龍作為一個時代的霸主,有着霸氣的名字,再加上龐大的身體,在新一代收獲了大量的哺乳期粉絲。恐龍其實是個大類,是蜥蜴形下雙孔子幫派蜥蜴臀部和鳥臀部的通用名稱。我們熟悉翼龍、蛇頸龍等,雖然它們叫龍,但屬于翼龍、鳍龍,是以不屬于恐龍的範疇,恐龍隻指陸地爬行動物。
侏羅紀公園剪輯
在上一期的古生物學化石群清點文章中,網友私下裡相信很多恐龍化石群。其實,作為中國被稱為"恐龍之國"的稱号,恐龍化石群當然值得單獨介紹一下——是以,在最後一篇文章發表之後,小編就開始醞釀下一篇恐龍化石群的文章。但當筆被舉起時,發現問題并沒有那麼簡單!我國已有20多個省市發現了恐龍化石,到目前為止,已命名的恐龍種類有174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恐龍種類國家,四川、内蒙古、遼甯等地生産化石,最大的恐龍化石群面積達數十萬平方米。中國的恐龍研究為地質演化做出了許多突出的貢獻,包括證明鳥類是從恐龍進化而來的,霸王龍是從中亞來到世界的,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曾經是相連的,等等。是以,小寫這篇文章感覺壓力很大,如果有什麼科學問題請指出
以下是一些官方認證的"中國恐龍之鄉"恐龍化石群的簡要清單,在各個地方也有大大小小的恐龍博物館。不知道你的家鄉有沒有被提示過,如果有興趣可以在安全的條件下參觀哦
01 四川自貢
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藏品
地方
四川自貢大山袍
标題
近20年來世界上最大的恐龍發掘和研究,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恐龍墓地
時代
侏羅紀中期(1.35-2.1億年)
規模
17000平方米,10萬化石骨骼
代表恐龍
天府峨眉龍、李氏龍、太白華陽龍
簡介
自貢恐龍化石群以規模大、品類齊全、儲存完備、埋藏集中為特點,是世界著名恐龍化石的起源,受到國内外學者的廣泛青睐,其中自貢恐龍博物館的建立也是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之一。侏羅紀時期,四川處于開闊的湖畔環境,氣候濕潤,資源豐富,極為适合恐龍的栖息和繁殖,較好的河流積沙地層也非常适合埋葬恐龍骨骼,是以自貢地區形成了含有大量恐龍化石的砂岩層。
其他
喜歡的朋友可以去官網進行虛拟浏覽:http://www.zdm.cn/
02 山東諸城
龍城, 中國
萬隆牆(酷狗恐龍化石館)
出土的白垩紀粉末砂岩地層化石
龍立方,恐龍博物館,諸城
城市恐龍博物館的收藏
動物腳恐龍追逐蜥腳恐龍正在恢複(圖檔:趙成)
山東省濰坊市濰漖鎮庫溝村北嶺
世界恐龍化石寶庫,中國龍城,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恐龍化石群
白垩紀晚期(7000萬年前)
20000平方米,30個場所,單面積最大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11000個占地面積
山東巨龍、鴨嘴龍、諸城角龍、巨城暴龍
諸城恐龍化石具有面積廣、種類多、體型大等特點,發現了大量未确定的恐龍,包括霸王龍、鴨嘴龍、角龍等珍稀恐龍,以及5000多平方米的恐龍足迹化石群,是研究恐龍生态習性的重要遺址。再加上白垩紀末期的時間,接近恐龍大規模滅絕的時間,為恐龍的進化提供了重要資訊。七千萬年前,諸城地區位于江湖沼澤地,氣候溫暖濕潤,适合恐龍繁衍生息。然而,随着太平洋闆塊向華北東部的俯沖,導緻古來盆地地理格局發生變化,氣候轉為炎熱幹燥,植被稀少,導緻恐龍大量死亡,進而形成"長隆牆"等地質現象。
部分資訊來自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官網:http://www.cnkonglong.com/
03 河南西峽
恐龍的搖籃
西峽恐龍遺物花園
西峽恐龍文物花園收藏
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
世界第九大奇迹,恐龍的搖籃
早白垩紀-晚白垩紀(13-0.9億年)
該保護區占地78,015公頃,埋藏着100,000至400,000個恐龍蛋化石。
25恐龍蛋化石
1993年,河南省南陽西霞縣首次發現了數以萬計的恐龍蛋,數量稀少,之前世界上恐龍蛋化石不到500枚,随後建立了第一個以恐龍蛋化石為主體的西峽恐龍遺骸公園。恐龍蛋化石的大規模出現一直是一個重要的研究問題,一些學者通過ESEM(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發現恐龍蛋内有大量的真菌化石,認為真菌感染是恐龍蛋無法孵化和大規模積累的主要原因,甚至是白垩紀末期恐龍死亡的直接原因。此外,由于河南恐龍蛋化石分布廣泛,存在大量恐龍蛋化石被盜現象,河南恐龍蛋化石的市場流通,雖然政府已經采取措施無法完全避免,但希望我們能從自身保護地質遺迹入手, 禁止國家購買和出售受保護的化石資源。
西峽遺址公園官方網站:http://www.klyjy.cn/
資源
于一鳴, 徐冉, 胡斌.石頭裡的真菌:恐龍滅絕的可能殺手。中國科學: 地球科學, 2008, 038(004): 439-444.
04 遼甯熱河
最另類的恐龍
遼甯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
遼甯熱河生物群恢複地圖
中國龍鳥化石及修複圖(黑色素化石發現)
鹦鹉喙龍化石和修複地圖(鹦鹉喙龍學習僞裝)
朝陽驿縣北票、靈源等地遼甯省
20世紀世界上最重要的古生物學發現之一,鳥類的起源
白垩紀早期(1.3億-1.2億年)
有10,000平方公裡的化石分布
中國龍鳥、胡氏耀龍、千年中國鳥龍、小龍、華彩羽王龍、熱河龍、北票龍、鹦鹉喙龍等
遼西熱河生物群對古生物學圈的發展做出了太多貢獻,證明鳥類是從恐龍進化而來的,包括最早的鳥類、哺乳動物和被子植物。徐星老師的《飛向藍天恐龍》早已寫進了四年級的教科書,為我們揭開了恐龍進化的秘密。我們甚至可以想象古生物學家在獲得有羽毛的恐龍化石時是多麼興奮和震驚!恐龍從未滅絕,他們隻是選擇飛向天空。
[1] 文瑟·J, 尼科爾斯 R , 勞滕施拉格 S , 等.3D 鳥臀目恐龍的僞裝[J].當代生物學, 2016, 26(18):2456-2462.
[2] 張峰, 科恩斯,奧爾·平軍,等。黑素體化石與白垩紀恐龍和鳥類的顔色[J].自然, 2010, 463(2月25):1075-1078.
05 雲南陸豐
最古老的恐龍
祿豐世界恐龍谷
祿豐恐龍谷系列
雲南省中部陸豐縣
最古老的恐龍被發現,第一個恐龍國家
侏羅紀
超過140個恐龍骨架
徐氏的路峰龍,三堆中國龍,陸鳳榮中龍
中國最早的恐龍古生物學家在2億年前的1939年發現了最古老的恐龍魯鳳龍,可能是大多數後來的蜥腳恐龍的祖先。祿豐恐龍化石群以儲存、年代和品種多樣為特征,填補了中國中侏羅紀時期前恐龍化石的空白。陸峰恐龍化石的特點是一些恐龍化石向東移動,這在恐龍挖掘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河流堆積,恐龍骨骼的方向對水流的阻力很小。至于網上關于恐龍死後朝向太陽升起的地方,恐龍渴死在去水的路上的傳聞,比如說要科學探索。
06 内蒙古二期連浩特
世界上最大的"龍鳥"的故鄉
第二連浩特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公園裡的恐龍雕塑
恐龍化石發掘現場
西林郭勒聯賽 II 内蒙古連浩特市
世界自然科學十大新發現之一,第一個發現恐龍化石的研究地點
白垩紀晚期
國家地質公園占地面積70平方公裡
古鳥狀龍,如雞龍、鷹龍、蔣氏巴克龍、錫林果勒蠻龍、沿、陽龍、内蒙古龍、美國棕榈兩條連續龍、兩條龍等
二連浩特是亞洲最早發現的恐龍化石之一,恐龍化石種類繁多,其中白垩紀恐龍化石代表了世界上恐龍活動的最新生物群系特征,科研價值非常高。徐星古生物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類鳥恐龍化石——高達5米,長8米,重1400公斤的荷包蛋,命名為第二系列龍,是恐龍進化成鳥類的特例。
07 新疆群土
霸王龍的出生地
多彩之城新疆的化石起源
昌吉恐龍收藏館,新疆
霸王龍 - 五彩皇冠龍(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牛的亞洲足迹和後續亞洲足迹以及造物主的生态恢複地圖(來源:趙誠)
新疆泉湖盆地、吐魯番盆地
霸王龍從中亞走向世界,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墓葬
晚侏羅紀-白垩紀
40多種恐龍,全球最大的足迹群,占地面積80平方米
代表恐龍和翼龍
全珠翼龍、七台天山龍、火焰山龍、蘇龍、星天龍、蔣氏單脊龍、董氏盜龍、中嘎瑪六流龍等
新疆是恐龍化石的主要來源,風化環境使得大量恐龍化石暴露在地表并是以被發現。新疆Quanzhuer化石群的主要發現是大量的動物腳類恐龍,霸王龍是進化最成功的動物足類恐龍,并發現了暴龍的祖先——五顔六色的冠龍,向世界證明了霸王龍從中國走向世界。最近在廣加爾盆地也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恐龍足迹,并被命名為牛的亞洲足迹。
《中國國家地理》第596期《中國恐龍》
同樣,南雄市、廣東河源市、贛州市、江西省東陽市、甘肅永靖縣等地都有大量恐龍化石起源地,并已被授予"中華恐龍之鄉"稱号,在當地有代表性的恐龍外觀,并有相關的恐龍博物館供大家參觀和學習!
恐龍的進化實際上是一條漫長而艱難的道路,三疊紀-三疊紀物種的滅絕重新洗牌了自然。在2000年代後期,當發育出高羊膜穿刺卵的聯合拱形生物即将成為世界霸主時,它們被摧毀了,隻有少數小物種幸存下來,它們是後來哺乳動物的祖先。蜥蜴形的生物,被拱形生物壓制了數億年,看到了很大的發展機會,它們也有羊卵結構,生長迅速,是以強大的主龍,包括鳄魚和恐龍的早期祖先,出現在蜥蜴形結構中。這時早期的恐龍都很虛弱,根本不是假象的對手,直到三疊紀末期,一次大滅絕,空氣中的含氧量下降,變得幹燥,大量鳄魚滅絕。就在那時,安全氣囊制造的恐龍挺身而出,沖向食物鍊的頂端,開始了侏羅紀超過1億年的恐龍生活。然而,天氣變幻莫測,恐龍也很難想象有一天它們會走上弓線生物的老路,在白垩紀末期,或隕石,或自然災害,或疾病,導緻恐龍最終滅亡到全家。而之前的關節弓的殘餘,再次在大滅絕中幸存下來,進化成後來的哺乳動物,然後進化成我們人類。
部分圖檔來自本網絡,如有侵權行為請告知。
編輯:張越
校對:秦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