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道雄關位于雲南省廬山回族自治縣,每年秋冬季交替,都會有數以萬計的候鳥從這裡飛來,飛到緬甸、印度等地過冬,是候鳥遷徙的喉嚨。經過全體環業人員的努力,國際鳥環智山站鳥陶雄關今年共有136種候鳥3083隻,其中玻璃藍、紫生命帶、紅眉、紅眼鳥等10種鳥類首次出現。

喉嚨尖叫是痙攣
橙翅柳
遲竹琪
據介紹,今年,廬山縣林業草原局成立了29人觀鳥環工作組,10月中旬全面啟動候鳥環工作。鳥圈是研究候鳥遷徙動态及其在世界上的規律的重要手段。通過鳥類周期工作,我們可以了解鳥類繁殖地與越冬地的關系,确認鳥類的遷徙路徑,研究鳥類的生活史,研究鳥類種群的生态學,監測和研究流行病。
在鳥類集中的地點(繁殖地,越冬地或遷徙站)捕獲後,鳥環與國家環中心的郵寄位址和唯一編号,或特殊的金屬或彩色塑膠環一起附着在鳥的小腿或囊腫上,然後被釋放以在其他地方重新捕獲或觀察。在環賽期間,從業人員在鳥桃雄關24小時組輪班,保持漁網捕鳥,并按照技術程式,準确鑒定鳥類種類,對所有物種進行測量(包括長、全長、翅膀長度、鰓和重量)并做好記錄,完成資料錄入工作後才會将鳥類放行。
皇冠印花柳樹
黑色眉毛
灰色翅膀
自1997年國際觀鳥環大會在雄關鳥路召開以來,鳥環芝山站成立,每年秋冬季節,廬山縣林業廳都會到雄關鳥道開展觀鳥工作。據統計,自1997年以來,廬山站已在鳥道上共完成了240種49776隻候鳥。今年,候鳥136種3083隻。
灰色腹部刺繡眼鳥
玻璃藍色
在開展觀鳥工作中,環站從業人員還将為當地中國小生開設野生動物保護班,向群衆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教育周邊村民,增強當地人民的觀鳥意識。(李長明,中央電視台記者,總站)
(李偉毅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