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育種相對于其他畜禽養殖項目,其投資小、養殖速度快、周期短、效率好,初次養殖10~20隻兔隻需要1~2年的時間就可以形成一定的規模,可以說進入門檻很低,更适合農村資金或不能走出去的人創業。如果肉兔養殖想要獲得理想的收益收入,一定要選擇細肉兔品種可以,今天小系列介紹幾個最常養殖的優肉兔品種供大家比較參考!

<h1>一、紐西蘭兔</h1>
紐西蘭兔,又名"紐西蘭大白兔",屬于中型兔種,僅憑名字就可能被誤認為是原産于紐西蘭的兔,但紐西蘭兔是原産于美國的,由美國在20世紀初利用弗洛伊德巨兔(比利時兔)、美國白兔和安哥拉兔雜交種。紐西蘭的兔子有白色、黃色和棕色的毛色,其中白人種群最有名,繁殖範圍最廣。我國引進多年,兔類能較好地适應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繁殖環境,具有生長速度較快、肉生産性能好、肉嫩度好等優點,除毛皮質地外,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兔體型中等,全身雪白,耳根粗,耳朵又粗又寬,耳朵又短又直,眼睛是紅色的,全身結構發達,頭頸部短,額頭寬,腰肋飽滿,背部挺直,臀部肥圓,四肢粗短,強壯好, 腳厚,适合籠子。成年兔體重可達8~10斤,成年兔體重可達9~10斤,兔子最明顯的優勢是生長速度較早,雛兔30天大斷奶體重可達1.8斤以上,90天大齡體重可達到4.2斤以上,與大兔子比利時兔同在, 德國巨兔和法國公羊兔體重同時增加。該兔的繁殖性能良好,雌兔的年産量可達到6隻以上,平均産仔兔6~8隻。
<h1>第二,加州兔</h1>
加州兔又稱"加州兔"或"八黑兔",屬于中型兔種,原産于美國加州,是由喜馬拉雅兔、青色兔和紐西蘭兔雜交種制而成。加州兔飼養在世界各地,僅次于紐西蘭兔,中國最早引進的兔于1978年,現已廣泛分布在全國各地。
兔子的皮毛是白色的,它的鼻子、耳朵、尾巴和蹄子都是黑色的,是以它被稱為"八隻黑兔子"。兔體型中等,耳根粗壯,耳朵粗寬,耳朵短,眼紅,脖子短,前後身體發育良好,胸圍較大,身體緊湊,肌肉飽滿。成年兔體重可達到7.2~9斤,成年雌性兔體重可達7.8~9.6斤,幼兔30天大斷奶體重可達到1.6斤以上,90日齡體重可達3.8斤,生長速度略低于紐西蘭兔。兔的繁殖性能好,兔的年産量可達7隻以上,平均産仔7~8隻幼兔,且母兔氣質溫順,泌乳能力強,可作為優秀的"保姆兔"。
<h1>三、比利時兔</h1>
比利時兔,又稱"法蘭德斯巨兔"或"比利時兔",屬于大肉兔品種,原産于比利時,由比利時貝弗倫野兔改良。比利時兔飼養在世界各地,是最受歡迎的大型兔種之一,中國于1978年首次引進的兔,在國内表現受到養殖戶的好評,但兔飼料使用量低,容易患足部或足部皮炎,是以不适合籠養。
兔體型較大,毛發黃褐色或紅褐色,全發末端顔色暗中光,質地堅韌,貼近身體手表,耳朵大直立,兩側略微傾斜,眼睛發黑,臉頰突出,腦門寬圓,鼻骨凸起,脖子粗,頸部有下垂,肩、胸、背部身體寬大, 四肢強壯,肌肉豐滿。成年兔體重可達11~12斤,成年雌性兔體重可達12~13斤,最多18斤,幼兔30天大斷奶體重可達1.8斤,90天大的體重可達5斤。該兔繁殖力強,成年雌兔年産量可達到6隻以上,平均産仔7~8隻幼兔,可達16隻。
<h1>四、公羊兔</h1>
公羊兔,又稱"挂兔",因為耳朵大而下垂,頭部像公羊一樣得名,屬于大兔子品種,起源不明,首先出現在北非,然後分布在法國、比利時和荷蘭等國家。我國于1975年首次引進兔,但由于繁殖性能差,目前種種數量不多,主要用作末端親本和其他兔品種的雜交,以提高商品後代的生長速度,生産肉類的性能。
兔體型巨大,毛發多為黃褐色,耳朵大而下垂,眼睛小黑,頭型大而短,脖子短,腰寬,胫骨圓,骨粗壯,四肢強壯,松胖。成年兔體重可達10~16斤,成年雌性兔體重可達10~14磅,幼兔30日齡斷奶體重可達1.8斤,90天大的體重可達5.2磅以上。兔的繁殖性能較差,成年雌性兔年産量一般在3~5隻以上,平均産卵率為5~7隻,而哺乳能力差的幼兔斷奶存活率較低。
<h1>五、哈爾濱白兔</h1>
哈爾濱大白兔,簡稱"哈白兔",屬于大中型兔品種,是我國第一個家兔品種,1986年通過國家兔育種委員會鑒定,經過幾十年的推廣壯大,現已廣泛分布在全國各地。
兔子體型較大,毛發白,毛發鮮豔,耳朵直立,眼睛紅,頭部大小适中,胸部寬度和深度,背部筆直,骨骼強壯,四肢強壯,肌肉發達。成年雄兔體重可達到11~12斤,成年雌兔體重可達12~13斤,幼兔30天大斷奶體重可達1.6斤以上,90天大時體重可達4斤。該兔的繁殖性能較好,成年雌兔年産量可達6~8隻,平均産仔為7~8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