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種"社會性動物",和之前解讀的"人性檢驗"有一些共同的結論。其實,在選擇一本書的時候純粹是專心緻志的,恐怕每個時期的好奇心都會不斷變化,在固定的間隔内,想要了解同樣的内容。
我發現社會心理學很有趣,因為它涉及人性的方方面面:愛、恨、偏見、侵略、利他主義、社會影響、宣傳和自我利益等等。很多日常的想象,被認為是案例,其實科學家已經研究分析過,這些案例隻是人性。
這些研究可能看起來很冗長,甚至很無聊,但對我們來說,有必要了解人們的心态,了解我們不了解的現象,或者與一些焦慮作鬥争。像往常一樣,了解這些使我們感到驚訝或困惑的現象是有幫助的,可以淡化誤解并拓寬我們的思維。
書中有許多有趣的研究和想法。例如,有人提到,在比賽過程中,如果一個成員感到被排除在外,另一個成員不會向他扔球。那麼,在被排斥成員的大腦中,他的反應類似于一個忍受針頭電擊或其他實驗的人,也就是說,當他被拒絕時,他心中的感覺就像身體被針刺傷時一樣痛苦。
這個實驗,一方面證明,人需要被社會環境所認可和友好。這也證明了為什麼人們在遭受辱罵或惡意語言時對自己的健康如此不利,并且大腦中發生的心理和身體疼痛是相同的。
從這種社會需求也可以推斷出,人們在社交活動中需要一種歸屬感,我們希望與他人建立穩定而有意義的關系。我覺得這種關系也是可以了解的,除了周圍的環境,從校園裡的學生到職場的同僚,讓以後的生活中,有家庭的伴侶,還有與伴侶家人的關系,都需要歸屬感和認同感,而這種和諧,讓人感到輕松快樂。這種歸屬感和認同感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社會需求。
書中很多研究都值得深思,貼近生活。比如書中說的一個第一因果,其實我覺得應該了解為"先入為主"這句話。例如,我們描述一個男人,"史蒂夫是一個聰明,勤奮,沖動,挑剔,固執,嫉妒的人。或者我們說"史蒂夫是一個嫉妒,固執,挑剔,沖動,勤奮,聰明的人。雖然形容詞都是一樣的,但順序不同,是以能給人的印象是完全不同的。在第一種情況下,我們看到"這個人非常好,盡管有缺陷"。在第二種情況下,我們看到"這個人有很多缺點,盡管他也有優點"。焦點完全不同,完全影響了我們後來對這件事的判斷。
是以,在一些本能的認知中,我們容易産生偏見。減少偏見的一種方法是通過彼此的熟悉和了解來加強溝通并消除原始的先入之見。同時,它應該意識到潛意識可能是有偏見的,試圖做到客觀和理性。
這種"先入為主"的人性對我們的言語、表達、言語也非常有啟發性。由于人類不可避免地使用首先獲得的資訊來判斷之後的情況,是以使用什麼單詞和表達方式直接開始,并可能影響随後的方向。
書中還提到了認知失調,媒體對人的影響,自傳性記憶和記憶重建。
我自己對重建記憶有深刻的了解。這是我碰巧經曆的事情。在去年的一次家庭聚會上,文森特把他那位遊泳不足的丈夫達内爾推入遊泳池,在那裡她跳到遊泳池,把他拉回岸邊。有幾十個親戚朋友在場,我們沒有感覺到任何危險,純粹是娛樂。
沒想到今年的家庭聚會,我們聊了聊這個東西,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有人說達内爾掉進水裡,叫了出來,艾瑪跳起來營救,有人說達内爾被文森特推入水中,沒人看到,但幸運的是艾瑪看到了,不然會發生大事......
我對這個"記憶"錯誤感到震驚。幾十個人一起見證了事情,一年後,有不同的故事。是以我找到了整個視訊,發現既沒有"打電話和大喊大叫",也沒有"沒有其他人看到它"。其實大家都在看這件事,一起玩,并不是一個嚴重的安全問題。
雖然我也明白記憶可能會出錯,但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重寫故事。今天翻開書後,我松了一口氣。人類确實根據自己的感受和經曆重建了一個故事的版本,甚至将其他人的經曆嵌入到他們自己的經曆中。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故事總是有AB版本,随着時間的推移,各方可能能夠自己擴充CD版本。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可能根本沒有"誰在撒謊"的問題,但大腦無意識地改變了故事。
"回憶一本書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把它與你的個人經曆聯系起來,并思考它如何适用于你,"作者說。我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