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普|大斑點啄木鳥

大斑點啄木鳥

對于很多人來說,除了烏鴉周圍的麻雀喜鵲,可能還會說下一隻熟悉的鳥,那就是啄木鳥。

據估計,大家年輕時就聽說過"啄木鳥是森林醫生"的宣傳,1982年,我國還發行了一套"益鳥"郵票,其中一枚就是大斑啄木鳥。但即使你聽了很多東西,但真的見過大斑啄木鳥,可能沒那麼多。這可能是因為它們平時在樹上移動,附着在樹皮上,爬下樹幹,不太容易被觀察到,而且嘴巴也很大,習慣于在地上移動,戴晟,是人們經常扣上"啄木鳥"的帽子。

不過,隻要我們注意觀察就會發現,北京市内大斑啄木鳥還是相當多的,比如圓明園、天壇這樣茂密的樹木,公園環境優美的不用說,哪怕群落稍大一些,隻要有一些老樹,尤其是楊樹桉樹, 還可以找到大型斑點啄木鳥的痕迹。

科普|大斑點啄木鳥

這種"痕迹"往往以一連串響亮的"淺灘"撞擊木頭開始,如果你有一些好奇心,去聽樹上的聲音,擡頭看,你可能會看到一個黑白相間的身影在樹幹上掙紮着敲打。如果角度合适,你仍然可以看到它白色的腹部和紅色的屁股,有一個口号,啄木鳥轉過頭來——露出花屁股,似乎這個紅色的屁股給人一種非常深刻的印象。

他們向東敲打,向西敲擊,不時地換個地方,一旦他們發現樹幹中的蟲子,他們就會增加頻率,當木屑飛濺時,他們從洞裡鈎起一條蟲子吃掉它。

很多人肯定會有疑問,啄木鳥如此瘋狂地敲打樹幹,它們不會腦震蕩嗎?科學家們也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研究發現,啄木鳥的大腦較小,加速引起的力較小,沖擊時間越短,大腦可以承受的加速度就越大,而且,綜上所述,啄木鳥敲擊樹木可以承受高達5,000-6,000 G的加速度,而人類隻能承受高達50 G的加速度。啄木鳥頭部和頸部的結構也有助于緩沖,它們上下直接撞擊樹幹,不會扭曲到頸部。

科普|大斑點啄木鳥

啄木鳥木,除了尋找食物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在巢穴上打洞。啄木鳥是穴巢鳥,也就是說,它們想在樹洞裡做築巢繁殖,是以,成熟的樹林,用胸徑足夠合适的樹木是留住啄木鳥的關鍵,有些區域是整體的,新種植的人工林雖然看起來相當綠,但不會有啄木鳥活動。

除了啄木鳥,洞穴裡還有很多鳥築巢,比如鴕鳥、貓頭鷹等,但是它們中的大多數都不會自己挖洞,怎麼辦?還好啄木鳥比較大方,它們的巢穴每年都是鑿子,第二年就不再用了,啄木鳥廢棄了樹洞,給森林裡很多其他鳥類帶來了機會,也正因為如此,森林裡沒有啄木鳥,這些也生活在樹洞裡的鳥會很少,這片森林裡容易出現病蟲害, 如果人們用殺蟲劑殺死昆蟲,就有可能變成隻有樹木、沒有動物的"綠色沙漠"。

從這個角度來看,小型啄木鳥在環境中的作用非常非常重要。

科普|大斑點啄木鳥
科普|大斑點啄木鳥

作者: S

編輯、校對: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