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傅教你8個實用挂糊技巧,炸東西外酥裡嫩,詳細配方告訴你。說起挂糊的門道,那可有得談了。先看看這些菜品,都是需要挂糊的。如糖醋黃河鯉魚、軟炸蝦仁、拔絲蘋果、幹煎黃魚、鍋塌豆腐、炸茄盒、松子大蝦、脆皮大蝦、炸酥肉等等,哪一菜不是讓人流口水。現在大夥有時間,可以在家研究挂糊的技巧,也是很有意思的。挂糊沒有什麼神秘,都很簡單便于操作。今天琦哥分享8種實用的挂糊技巧,囊括所有的挂糊菜肴,以後大家炸東西不用犯愁了,收藏起來随時用,炸出來的食材外酥裡嫩,詳細配方都在下面。

這8種挂糊的方法以及配方,包括所有的挂糊菜肴,大家可以收藏了。這是一位廚師長細心的分享,老師傅教你8個實用挂糊技巧,炸東西外酥裡嫩,詳細配方告訴大家。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水粉糊(濕澱粉糊)</h1>
關鍵詞:鍋包肉、溜肉段、幹炸肉段、糖醋黃河鯉魚等
由幹澱粉和水調配成,由1份澱粉,0.8份水組成,适用于幹炸、熘、烹等方法。一份菜肴通常需要800克幹澱粉與650毫升水。
調糊時要注意将澱粉徹底揉開,否則油炸的時候容易濺油。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全蛋糊(全蛋澱粉糊)</h1>
關鍵詞:軟炸雞脯、軟炸裡、炸茄盒、炸酥肉、炸蘑菇等
顧名思義全蛋糊使用全蛋液、澱粉(包括面粉)調制而成(面粉與澱粉為6:4,是雞蛋液的3倍)。适用于炸、熘、烹、鍋燒等烹調方法。
全蛋糊是應用最廣泛的,比如酥肉在全蛋糊的基礎上,加入了泡打粉、花椒粉等,加入色拉油等,很多糊型都有創新,随着烹饪目的而形成的,但基礎的糊料不會改變。
調糊時候要調到糊濃稠并粘到原料上,不流淌。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三、蛋清糊(蛋白澱粉糊)</h1>
關鍵詞:雪綿豆沙、酥白肉等
蛋清糊由雞蛋清和澱粉組成,蛋清與澱粉的比例為2:1,調好的糊能立住筷子為好。
<h1 class="pgc-h-arrow-right">四、蛋泡糊(發蛋糊、高麗糊)</h1>
關鍵詞:軟炸鮮貝、拔絲蘋果等
蛋泡糊主要将雞蛋清攪打成蛋泡狀(家裡有電動打蛋器的比較友善),加入澱粉和少量面粉攪拌均勻。适用于軟炸、蒸等烹調技巧,比如軟炸鮮貝、高麗大蝦等。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五、幹粉糊(拍粉糊)</h1>
關鍵詞:幹煎刀魚、香辣肉絲等
原料腌制底口之後,沾一層薄薄的幹澱粉,适用于煎、炸、烹、炒等,這回大家知道煎刀魚應該是幹粉糊了吧。
<h1 class="pgc-h-arrow-right">六、拍粉拖蛋糊</h1>
關鍵詞:鍋塌豆腐、幹煎鲳魚、煎焖黃魚等
原料腌制底口之後,先用面粉或澱粉拍沾在原料表面,再拖一層雞蛋液的挂糊,适用于煎、塌、焖等方法。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七、拍粉拖蛋沾料糊</h1>
關鍵詞:奶油雞球、芝麻肉條、果仁鴨方等
原料腌制底口之後,先沾面粉後拖上蛋液,然後放入比如面包糠、椰蓉、芝麻、花生仁等料中沾勻的一種挂糊方法。
<h1 class="pgc-h-arrow-right">八、發粉糊(酥炸糊、脆皮糊)</h1>
關鍵詞:炸酥肉、脆皮大蝦等
共有2種方法。第一種由面粉、發酵粉(泡打粉)、水調制而成,适用于炸酥肉等。
第二種面粉、澱粉、發酵粉(泡打粉)、色拉油、蛋清調制成,比例為(4:1:0.25:1:1)加水調成薄槳,習慣稱為脆皮糊或脆漿糊,用于脆炸,比如脆炸大蝦、脆炸鮮奶。
這8種糊是可以靈活運用的,比如帶魚,喜歡吃酥炸的就可以用第8種酥炸糊,還可以用第2種全蛋糊,煎刀魚可以用拍粉糊,還可以拍粉拖蛋糊,主要看個人做菜的風格。
老師傅教你8個實用挂糊技巧,炸東西外酥裡嫩,詳細配方告訴你。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每天都會分享美食菜單與烹調技巧,歡迎大家關注。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幫忙點贊、評論、轉發和收藏,對我來說是創作的動力噢。
參考文獻:
戴桂寶,王聖果.烹饪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54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