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奢香夫人:勝得十萬雄兵的女政治家,貴州人心中的女神

作者:蘭姐說曆史

奢香,彜族的名字叫“舍茲”,元末明初人。她出身名門,自幼聰明,好學深思,17 歲時就嫁給了貴州宣慰使、水西彜族默部首領隴贊·霭翠,人稱奢香夫人。她于洪武29年(1396年)去世,時年35歲,明朝皇帝朱元璋得知奢香夫人去世的消息,立即派使團前去參加了奢香的葬禮,并加封奢香夫人為“大明順德夫人”。可見,奢香夫人在朝廷中的地位之高。

奢香夫人:勝得十萬雄兵的女政治家,貴州人心中的女神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奢香夫人的老公隴贊·霭翠因病去世,他們的兒子年幼還不懂事,不能承襲父職,當彜族部落的首領,無奈之下,隻好由奢香代襲貴州宣慰使一職。奢香夫人當政時,清醒地認識到水西地區對于整個國家統一、政治穩定的重大意義。面對大明朝皇親國戚馬烨的險惡陰謀,她不以私憤害公忠,忍辱負重地盡忠于國家而不率領48 部起來與馬烨進行軍事鬥争,避免了大明朝的國家分裂、民族受難,有着高瞻遠矚的政治智慧和戰略眼光。

奢香夫人:勝得十萬雄兵的女政治家,貴州人心中的女神

奢香夫人任職貴州宣慰使一職時,她身先士卒,組織引領貴州境内各族人民群衆,鑿大山開大道、修建了無數驿路,很快就把雲南、貴州、湖南、四川、廣西五個省的分管地域,用大路和驿站聯并起來,編織成了可以連通全國的驿路網絡,使貴州的戰略地位更加突出。奢香夫人是個有大智慧的人,她還利用彜族各部的宗族姻親關系及自己的社會威望,主動出訪貴州、雲南等地,把很多少數民族緊緊地團結在一起。

奢香夫人:勝得十萬雄兵的女政治家,貴州人心中的女神

奢香夫人同時積極引進先進生産技術,大力推進高效生産, 她還對彜族文字的使用與傳播進行革新,奢香夫人打破了傳統禁忌的堅冰,把彜族文字推向世界,使彜文有規模地出現在多種載體上,比如書刊、石刻等。奢香夫人還将彜族文字的使用範圍擴大,從傳統的傳經記史的功用,擴大到一般的記賬、契約、記錄歌謠、親朋好友的書信往來等日常生活中,這是奢香夫人對彜族文化所作的巨大貢獻。

奢香夫人:勝得十萬雄兵的女政治家,貴州人心中的女神

奢香夫人還把彜族文化的影響,延伸和輻射到周邊各省份的彜區,比如烏撒地區,四川的永甯宣撫司地區,也就是現在的古蔺、叙永一帶,雲南的烏蒙一帶,也就是現在的雲南昭通市,東川、會澤一帶,今雲南省宣威、沾益一帶。為了學習和引進漢族文化,促進彜漢文化的交流,奢香夫人還帶頭派人到京師入太學,積極主動地學習漢族文化。

奢香夫人:勝得十萬雄兵的女政治家,貴州人心中的女神

奢香夫人在彜族和漢族文化交流上的貢獻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對後世有着深遠的影響。這種貢獻是奢香夫人留給社會的最珍貴的曆史文化遺産,值得我們永遠去珍惜,去深入發掘研究,并且将其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