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吸血蜱蟲又到活躍期!采摘、釣魚、遛狗都可能“中招”

作者: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融媒體7月5日訊(記者劉睿徹 通訊員羅劍鋒 劉露)吸血蜱蟲又到活躍期。5日獲悉,市金銀潭醫院(原市醫療救治中心)一周内接診7例被蜱蟲“偷襲 ”的患者,發病多與戶外活動及接觸寵物有關。醫生将取出的蜱蟲制成了标本。

吸血蜱蟲又到活躍期!采摘、釣魚、遛狗都可能“中招”

最大的一隻吸血蜱蟲。劉露 攝

記者看到,裝在試管瓶内的蜱蟲共有5隻,最大的有無名指指甲殼大,圓滾滾的,顯得很肥,最小的還沒有芝麻粒大。據悉,患者中招各不相同。

吸血蜱蟲又到活躍期!采摘、釣魚、遛狗都可能“中招”

醫生取出的蜱蟲。劉露 攝

吸血蜱蟲又到活躍期!采摘、釣魚、遛狗都可能“中招”

蜱蟲從試管中取出,大小不一。劉露 攝

62歲的宋先生是名釣魚愛好者,他的防護意識很強,釣魚時還穿着長袖長褲,但還是被兩隻蜱蟲叮咬。宋先生發現後,自己拔掉了蜱蟲。他了解一些蜱蟲的知識,知道如果蜱蟲去除不幹淨,留在身體裡,日後還可能發病。

于是被咬三天後,宋先生不放心,到該院感染科檢查,所幸相關檢查都是正常的,醫生叮囑他還要觀察一段時間,如果發燒就趕緊到醫院來。

3歲的女寶寶玲玲被家人帶到橫店摘蓮蓬,回家後晚上洗澡,媽媽發現她胳膊上有個綠豆大的黑東西,第一反應就是蜱蟲。家人立即帶玲玲去了醫院,醫生用酒精塗擦後,用鑷子拔出還活着的蜱蟲。

35歲的周女士被蜱蟲叮咬後到該院取出了蜱蟲。她很是不解,自己工作忙,根本沒時間到野外活動。醫生問她有沒有接觸過長毛寵物,周女士這才想起家裡養了一隻牧羊犬,她時常傍晚時帶狗到小區活動,很可能蜱蟲通過狗傳播到她身上。

據了解,蜱蟲活躍期在4—10月,由于夏季着裝少,肢體暴露在外,更容易成為蜱蟲襲擊目标。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報道的蜱蟲多發期往往在七八月。

市金銀潭醫院感染科主任文丹甯解釋,攜帶病毒的蜱蟲叮咬人體,會将病毒傳入人體緻病,嚴重的會使患者多髒器功能衰竭死亡,好在攜帶毒素的蜱蟲不到10%。是以被蜱蟲叮咬後半月内未出現任何不适,如發燒、出疹等,市民可不用擔心。

吸血蜱蟲又到活躍期!采摘、釣魚、遛狗都可能“中招”

連結:

蜱蟲可能攜帶緻病病毒

蜱蟲雖然叫蟲,其實不屬于昆蟲,它有八條腿,是蜘蛛的親戚,屬于蛛型綱蜱螨亞綱的動物。已知的蜱蟲有800多種。

蜱蟲與很多疾病傳播都有關系。蜱蟲可以傳播萊姆病、斑疹熱、森林腦炎、出血熱等81種病毒性、31種細菌性和32種原蟲性疾病。不過大多數情況下,被蜱蟲咬了,和被蚊子叮了差不多,不會産生嚴重後果。

被蜱叮咬後最常見的是皮膚感染,因為蜱吸血的口器很複雜,上面長着倒刺,一旦不恰當的拔除正在吸血的蜱,很可能讓它的口器折斷在皮膚裡。

2010年,河南、湖北、安徽等地發生多起“蜱咬病”緻人死亡的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中國疾控中心後來确定,緻命蜱蟲攜帶了一種新型布尼亞病毒,這種病毒導緻的疾病被定名為發熱伴血小闆減少綜合征。

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治所專家田俊華介紹,湖北省目前共發現22個蜱蟲品種,主要分布在高山和丘陵地帶,包括幕阜山脈的黃石、陽新、大冶,還有大别山脈的黃陂、新洲、黃岡、随州、鹹甯、孝感、大悟。此外,蜱蟲在武漢市中心城區的華中農業大學、解放公園、武漢卷煙廠等區域有少量分布,密度很低不構成威脅。

蜱蟲攜帶的病毒分高緻病性和低緻病性兩類,新型布尼亞病毒是高緻病性病毒的一種,但專家強調,攜帶高緻病性病毒的蜱蟲所占比例極小。

建議市民拔出身體上不明蟲子不要随易扔掉,可以放進密封的塑膠袋或者瓶子,放冰箱冷藏。萬一出生症狀,可幫助專家更容易找到病因。

如何防範:

發現蜱蟲别捏、拽、撥

“被蜱蟲叮咬後,不一定會立刻感覺”,市金銀潭醫院感染科文丹甯主任解釋,蜱蟲叮咬皮膚後吸取血液,吸血時間的長短和蜱的種類有關,有的可在體表停留1日至數日,開始叮咬時不覺疼痛。

文丹甯說,蜱蟲雖然害人不淺,但也有自身的弱點。它不會跳不會飛,活動範圍受限,一般僅為數十米,主要“隐藏”在草地、樹林中,伺機攻擊“目标”,是以通常不會跑到家中來。蜱蟲還是多種脊椎動物體表的暫時性寄生蟲。像牧羊犬等毛發茂密的動物,也是蜱蟲極佳的隐藏點。

目前正值旅遊旺季,提醒市民深入草叢、樹林等地方時,要注意紮緊褲管,暴露在外的皮膚及時塗擦驅避劑(避蚊胺、避蚊酮等)。萬一被蜱叮咬,千萬别用手捏、拽、撥,正确的處理方法是趕緊找到最近的正規醫院,在叮咬處進行消毒,必要時進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後才可用鑷子将蜱蟲去除,注意蜱蟲口器裡的倒刺不能留在體内,如口器斷入皮膚内應手術取出。家中的寵物,避免帶入可能暗藏蜱蟲的地方。

【編輯:陳智 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