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公共汽車還要長的史前兩栖類鳄魚的模仿者

<h1></h1>

比公共汽車還要長的史前兩栖類

比公共汽車還要長的史前兩栖類鳄魚的模仿者

圖注:鋸齒螈和人類的體型對比,圖檔來自網絡

上一期介紹了生活在白垩紀南極圈内的大型兩栖動物——科爾鳄,這一期小盜龍帶大家繼續探尋史前巨型兩栖類的足迹,這次的大家夥是兩栖類中出現過的最大的物種:鋸齒螈。

巴西的破碎頭骨

比公共汽車還要長的史前兩栖類鳄魚的模仿者

圖注:鋸齒螈的化石,圖檔來自網絡

1948年,巴西古生物學家L·I·普萊斯(L.I. Price)描述了來自巴西東北部的一組化石,其中頭骨化石的碎片就有0.5米長。根據化石頭骨表現出來的特征,普萊斯将這種動物命名為鋸齒螈(Prionosuchus),模式種名為普氏鋸齒螈(P. plummeri)。

普萊斯通過化石對鋸齒螈進行了複原,他得到了一隻長約2米的兩栖動物,它看上去并不是特别大。就在大家開始忽略鋸齒螈的時候,人們發現了更多鋸齒螈的化石,其中就包括編号為BMNH R12005的巨大标本。與普萊斯研究的化石相比,BMNH R12005至少要大三倍,僅僅是頭骨就有1.6米長,這具化石代表了一隻長9米的巨大怪物!

<h1>鳄魚的模仿者</h1>

比公共汽車還要長的史前兩栖類鳄魚的模仿者

圖注:鋸齒螈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檔來自網絡

比公共汽車還要長的史前兩栖類鳄魚的模仿者

圖注:遊泳姿态中的鋸齒螈,圖檔來自網絡

鋸齒螈體長可達9米,體重約3噸,這是人類目前已知體型最大的兩栖動物啦。從外形上看,鋸齒螈并不像常見的兩栖動物,反而與今天的鳄類非常相似。鋸齒螈長有細長的嘴巴,嘴裡長滿了尖銳的牙齒,這種牙齒非常适合刺穿并固定住滑溜溜的魚類。鋸齒螈長嘴巴之後的腦袋相對較偏較寬,一雙眼睛長在腦袋上面,便于觀察頭頂上的動靜。

比公共汽車還要長的史前兩栖類鳄魚的模仿者

圖注:俯視鋸齒螈,你會發現其具有兩栖動物和鳄類的特征,圖檔來自網絡

鋸齒螈的身體很長,身後的尾巴上進化出了鳍,有力的尾鳍幫助其在水中快速前進。與身體相比,鋸齒螈的四肢卻很短,四肢的作用是保證其能夠登上陸地,不過它在陸地上的行走速度很慢。

特殊的外形讓鋸齒螈看上去更像是一條大鳄魚,不過它才是最早擁有鳄類結構的生物,與其說是鋸齒螈模仿了鳄類,倒不如說是鳄類模仿了鋸齒螈。

海陸間的霸王

比公共汽車還要長的史前兩栖類鳄魚的模仿者

圖注:鋸齒螈生存時代的地球,紅色标記就是其生活的地區,圖檔來自網絡

比公共汽車還要長的史前兩栖類鳄魚的模仿者

圖注:捕魚中的鋸齒螈,圖檔來自網絡

鋸齒螈的化石來自巴西東北部巴納伊巴盆地(Parnaiba Basin) 的普塔組(Pedrado Fogo Formation),該地層代表了距今2.7億年前二疊紀晚期的熱帶瀉湖和淺海環境。二疊紀晚期的巴西溫暖而潮濕,陸地上生長着茂密的森林,河流和淺海之中生活着不同種類的鲨魚、古鳕、肺魚和其他兩栖動物,鋸齒螈就以這些動物為食。别看鋸齒螈在陸地上緩慢而笨拙,入水之後卻變成另外一番模樣,能夠靈活而迅速的遊泳,抓住獵物并不困難。

比公共汽車還要長的史前兩栖類鳄魚的模仿者

圖注:鋸齒螈生活的環境類似于上圖,圖檔來自網絡

鋸齒螈也許不僅僅滿足于在水中捕獵,它們也會來到河流和湖泊的淺灘,伏擊那些靠近水邊的動物。當大意的動物來到水邊時,鋸齒螈會突然從水下沖出來,将獵物拖入水中淹死,和今天的鳄類一樣。

比公共汽車還要長的史前兩栖類鳄魚的模仿者

圖注:鋸齒螈的體型巨大,甚至比今天最大鳄類還要大,圖檔來自網絡

比公共汽車還要長的史前兩栖類鳄魚的模仿者

圖注:巨大的鋸齒螈是兩栖動物家族中的巅峰之作,圖檔來自網絡

鋸齒螈是二疊紀南美洲淡水和鹹水兩個世界交界處的頂級掠食者,它也是第一個證明鳄類外形可以在陸地和水中完美切換的物種,之後的植龍類和鳄類都進化出類似的身體形态。鋸齒螈是兩栖動物進化的巅峰之作,它的出現讓兩栖動物第一次跻身于超級掠食者的行列。

參考資料:

1.L.I. Price, 1948, Um anfibio Labirinthodonte da formacao Pedra de Fogo, Estado do Maranhao: Ministerio da Agricultura, Departamento Nacional da Producao ineral Divisao de Geologia e Mineralogia, Boletim n. 124, p. 7-32.

2.Cox, C.B., and Hutchinson, P. (1991). "Fishes and amphibians from the Late Permian Pedra de Fogo Formation of Northern Brazil" Palaeontology, 34(3): 561-573.

3.Levy, D.L., &amp; Heald, R. (2015). "Biological Scal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Amphibians." Cold Spring Harbor Perspectives in Biology, a019166.

比公共汽車還要長的史前兩栖類鳄魚的模仿者

圖注:奇翼龍無疑是外形最奇特的恐龍,圖檔來自網絡

下期預告:

長久以來,大家都有一個誤解,那就是将翼龍當成是恐龍。其實翼龍并不是恐龍,它們是生活在中生代能夠飛行的爬行動物。在中國發現的一種恐龍讓人們變得疑惑不解,這種恐龍盡管有标準的恐龍的結構,但是前肢上卻長有翼膜,它就是奇翼龍。如果翼龍和恐龍有奸情,那麼奇翼龍就是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