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吉林省委、省人民政府正式釋出《吉林省冰雪産業高品質發展規劃(2021—2035年)》,這是全國完成的第一個省級冰雪産業高品質發展規劃,也是推動吉林省冰雪産業高品質發展的藍圖性檔案。接下來,我們不妨通過四個問題來解讀一下《吉林省冰雪産業高品質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編制冰雪産業高品質發展規劃?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時指出“綠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态和發展生态旅遊相得益彰”,2020年7月視察吉林時再次強調“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要推動冰雪旅遊、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等加快發展”。
今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特别指出,“推動我國冰雪運動跨越式發展是實作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的重要組成部分”“冰雪産業是一個大産業,也是一個朝陽産業”。為我國北方高寒地區,特别是吉林省指明了一條充分發揮冰雪資源優勢的綠色發展之路。
吉林省具有發展冰雪産業的獨特優勢。吉林省位于世界冰雪黃金緯度帶,世界三大粉雪基地,降雪期長、雪量豐沛,尤其是大長白山地區山嶺綿延、湖澤密布、粉雪靜風,具備國際級雪場深度開發潛力。
目前,吉林省已經建成46個滑雪場,雪道總數347條,雪道總長度298公裡,雪道總面積1032公頃(居全國之第一位)。其中,“萬科松花湖”“吉林北大湖”“萬達長白山”三個大型滑雪度假區,接待床位數量、纜車數量、雪道總面積和每年雪季滑雪人次,均位列全國前三。
吉林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援冰雪産業發展的政策檔案,推動了全國滑雪産業從單一滑雪到休閑度假的更新發展,冰雪産業特别是冰雪旅遊位居全國第一梯隊前列,形成了“中國冰雪産業發展看吉林”的市場認可度。
北京冬奧會将推動吉林冰雪産業飛躍式發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就像是一個彈射器,可以推動我國冰雪運動和冰雪産業飛躍式發展。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不是一錘子買賣,不能辦過之後就成了‘寂靜的山林’”。後冬奧時代,中國将進入冰雪産業黃金發展時期,冰雪經濟将會爆發式增長。在這個時期編制規劃,正是抓住了北京冬奧會前的視窗期,抓住了全球冰雪産業重心進一步東移的趨勢,更是瞄準了後冬奧時代冰雪經濟飛躍式發展黃金機遇期,順應居民消費更新趨勢,推動冰雪經濟在更大範圍合作,形成“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廣闊市場空間。
第二個問題:吉林省冰雪産業高品質發展規劃确定的宏偉藍圖是什麼?
《規劃》共6章29節,以高品質發展為主線,深入闡明未來一段時期吉林省冰雪産業發展的指導方針、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标、發展方向,堅持“生态優先、綠色發展”,明确建構“一心、三廊、兩區、三組團、兩環線、多點支撐”冰雪産業空間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冰雪産業在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及區域協同發展格局中的作用,創新建構綜合保障體系,探索将“冰天雪地”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實作路徑。
《規劃》明确提出吉林冰雪産業發展的戰略定位是: 中國寒地冰雪經濟高品質發展示範區。通過建構品質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模式,推進氣候資源統籌開發,助力東北振興經濟結構轉型,服務“一帶一路”開放合作,承擔引領後冬奧時代中國冰雪産業高品質發展重任,走出一條在國内可複制、可推廣、可借鑒的寒地冰雪經濟成功發展之路。
根據吉林省“十四五規劃”,吉林要實作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迫切需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打造發展新動能、新引擎。為此,吉林省提出用5到10年時間,旅遊産業總收入達到萬億級規模,其中發展冰雪産業是重要一環、關鍵一環。為此,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省冰雪産業高品質發展體系初步建立,産業總規模達到2500億,成為世界知名的國際冰雪旅遊勝地、“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重要承載區; 到2035年,冰雪産業消費鍊供應鍊轉型更新,向價值鍊的中高端靠攏,國際産業合作深化,成為寒地冰雪經濟高品質發展示範區。
第三個問題:吉林省如何構築冰雪産業高品質發展體系?
《規劃》提出要建構更加有機、協調的“4+X”産業體系,具體是以冰雪旅遊、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為核心,以冰雪科技、冰雪人才、冰雪商貿、冰雪金融、冰雪交通等為支撐。
其中4個核心産業的關系是:以冰雪旅遊為“總牽引”,以冰雪運動為“重要推動力”,以冰雪文化“鑄魂”,以冰雪裝備“強體”。
在冰雪旅遊方面,吉林省“西冰東雪”産業格局已經形成,長吉都市冰雪運動和休閑度假産業集聚區、大長白山冰雪生态度假産業集聚區已初具規模,以查幹湖等為核心的冰經濟效益逐漸顯現。我們将打造國際冰雪旅遊消費中心,堅持高品質、集約化發展,推動全省滑雪場“控量提質”,加快建立或提升一批滑雪度假綜合體、冰雪小鎮,培育若幹世界一流的滑雪度假綜合體和四季旅遊目的地,提升中小型滑雪場發展水準,培育1—2家接待量超100萬人次、5家超50萬人次、10家超20萬人次的滑雪場,發展更多冬季綜合性康養項目、冰主題文旅項目、冰雪鄉村旅遊點等。到2025年,冬季旅遊接待人次達到1.2億,冰雪文化旅遊總收入達到2200億元。
在冰雪運動方面,吉林省擁有冰雪運動國家級特色學校302所、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15所,每年澆冰場400塊以上,近800萬人次參與近300項系列冰雪活動,培養了周洋、李堅柔、武大靖等一批奧運冠軍。我們将引進更多國際冰雪賽事,打造本土冰雪賽事品牌,促進冰雪運動專業化、品牌化、融合化發展。提高冰雪賽事場地場館建設水準,發展多樣化群衆體育活動、冰雪專項戶外活動,推進“全民健身實施計劃”,推動冰雪運動從事業型向産業型轉型。到2025年,全省冰雪體育産業總規模達到240億,滑雪場數量達到100座。打造一批國際國内冰雪賽事品牌和專業隊伍。到2035年,全省實作全民參與冰雪運動。冰雪競技運動水準全國領先,成為世界級冰雪運動高地。
在冰雪文化方面,吉林不僅有長白山和查幹湖,不僅有松花江和鴨綠江、圖們江等,還有冰雪的“詩和遠方”。未來,我們将推進冰雪絲路文化核心區建設,挖掘冰雪文化價值,打造系列冰雪文化主題IP,講好吉林省冰雪故事。
在冰雪裝備方面,今年9月10日,中國一汽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聯合向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傳遞國産雪車。它的傳遞,實作了國産雪車“零”的突破,宣告我國雪車裝備長期以來由國外品牌壟斷的曆史從此結束。我們将加快推動重型冰雪裝備、輕型冰雪器材與智能型裝備協同發展,不斷促進冰雪裝備本土化,積極發展冰雪裝備制造業及其生産性服務業,培育核心技術,打造東北亞冰雪裝備制造業高地。重點是三個“突破”:一是在創新能力上突破;二是在引進高端裝備及個人器材上突破;三是在平台承載能力上突破。重點支援長春、吉林、遼源等3個冰雪裝備産業園區建設,引導人才、資金、政策等要素資源集聚,提升産業協同能力。
第四個問題:吉林省發展冰雪産業如何實作區内外關聯?
《規劃》提出:深化實施東北振興戰略,建設中國寒地冰雪經濟協同發展區。目前,吉林省正會同遼甯、黑龍江和内蒙古編制《東北全域旅遊發展規劃》,考慮要實作東北區域中跨省區冰雪旅遊合作,共同打造東北冰雪旅遊精品線路,共同承辦申辦重大國際性冰雪賽事,培育東北原創冰雪賽事品牌。還将共同開展東北冰雪文化挖掘和提升工程,夯實中國冰雪文化自信的底蘊和根基。
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提升農業農村發展品質和發展水準。目前,我們正在全力實施鄉村旅遊“十百千萬”工程,打造特色民宿叢集、“非遺”村落、觀光農業等鄉村旅遊精品點和精品線路,我們将積極推進“冰雪+鄉村旅遊+休閑農業”融合發展,建立國家級冰雪特色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
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服務及助力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林省政府與北京冬奧組委、北京市政府、天津市政府簽訂合作架構協定,将冰雪合作作為重要内容。下一步,我們将建構“京張吉”冰雪圈,打造産業聯盟,依托“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建設“京張吉”體育文化旅遊圈。
建設中國(長白山脈—阿爾泰山脈)冰雪經濟高品質發展試驗區。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打造向北開放的重要視窗和東北亞地區合作中心樞紐。實施長吉圖戰略,提升區域互聯互通水準,全面深化國際冰雪合作,推進冰雪絲路建設,把吉林建設成為國内國際雙循環的重要交彙點。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