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不用交“過夜會”的喲!
上世紀70、80年代,是香港動作電影的盛世。此間湧現出來的國術班子相當多,動作明星更是數不勝數,有如以劉家良為首的“劉家班”,以洪金寶為首的“洪家班”、以成龍為首的“成家班”等。當然,說到功夫明星,自然是李小龍最具影響力。正是他,開辟了香港動作電影的黃金時代。

譚道良
除了李小龍之外,今天咱們要說的這位動作明星,曾經也紅透了半邊天。他便是以一招“壁虎功”名震影壇的——譚道良。
<h1 class="pgc-h-arrow-right">1</h1>
提起譚道良其人,而今的90和00後對其知之寥寥。但如果喜歡看老電影的,卻有不一樣了,尤其年近四十或已超過這個年齡段的老影迷,更是不可能不認識這位曾經享譽影壇的“腿王”。
1947年,譚道良出生于南韓,身份是南韓華僑,他的青少年時期都是在那裡長大。
7歲那年,父母将他送到武館學習跆拳道,這一練就是10個春秋,因為平時非常刻苦,17歲的時候就成了一名年輕有為的跆拳道教練。
彼時的南韓,喜歡跆拳道的人比較多,每年都會多次舉行跆拳道賽事。20那年,為了驗證自己的跆拳道到了什麼段位,也為了證明自己,譚道良參加了該年度南韓舉行的跆拳道比賽,一番過五關斬六将之後,拿下了冠軍。
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裡,譚道良再接再厲,又連着拿了兩次跆拳道冠軍。年紀輕輕便在國術界 斬獲這麼多殊榮,譚道良的功夫可見一斑。
據悉,當年蔣經國曾出訪南韓,當得知一個華人竟然有此國術造詣,便邀請譚道良前來表演跆拳道,受邀而來的他,向蔣經國展示了一番功夫之後,深得其欣賞。蔣經國回到台灣後,又邀請他前往發展。
自此,譚道良從南韓輾轉到寶島,于1970年創辦了"中華民國跆拳道委員會",那一年,他隻有23歲。
屆時,台灣在奧運會中拿到了“跆拳道冠軍”,和譚道良的悉心教導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
<h1 class="pgc-h-arrow-right">2</h1>
譚道良之是以進入影壇,其實一開始隻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
當時的香港動作電影,因李小龍而紅,卻也因他而帶來了“煩惱”。因為市場需求量極大,演員和作品已經到了供不應求的地步。
《潮州怒漢》海報
當時,電影公司正在籌拍一部名為《潮州怒漢》的動作電影,因人才稀缺,苦苦找不到合适的男主角。經過幾番深思後,導演王星磊将目光鎖定在正當台灣國軍教練的譚道良身上。
幹着穩定的工作,拿着豐厚的酬勞,而且還是為台灣軍隊效力,頂着莫大榮耀的譚道良自然不願意當“戲子”,但經過王星磊的一番誠意感動後,他這才抱着試一試的心态參與了拍攝。
作為一個毫無演戲經驗的新人,譚道良來到劇組後便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奚落”,給他冷眼的,是原本定為女主的甄珍,當時她已經是家喻戶曉的當紅花旦,一聽要和一個新人搭檔拍戲,立即向劇組表示極度不樂意。
影照
不得已之下,導演隻好換下傲氣的甄珍,而讓同樣是新人的林鳳嬌和譚道良擔綱主演。
令甄珍倍感後悔的是,《潮州怒漢》一經上映後便取得了高達297萬港币的驚人票房成績,直逼李小龍主演的《唐山大兄》的300餘萬。
自此,譚道良和演藝圈結下了不解之緣,幾乎是一夜爆紅。
紅了之後的譚道良,接片約接到手軟,此間主演的《南北腿王》、《少林門》等電影,至今仍不失為動作電影佳作。
《南北腿王》海報
成龍和洪金寶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國際功夫巨星,但曾經的他們,都做過映襯譚道良的“綠葉”。
當時,成龍還隻是個“龍虎武師”,說白了就是個幹苦力的替身。在電影《少林門》中,他便擔任過譚道良的武打替身。
<h1 class="pgc-h-arrow-right">3</h1>
70年代,譚道良無疑是一顆閃耀亞洲的動作明星。因為片約太多,他隻能遊走于各大劇場,多年後據他本人透露,最忙的一年,每天幾乎要趕拍8部左右的戲,最誇張的時候竟然達到27天沒睡好覺。
動作片中的功夫與實戰時所用到的截然不同。在影視劇中,每個動作明星都有自己的招牌,華麗而優美。有如李小龍耍得虎虎生風的雙節棍、盧惠光的一字馬、黎強權的“空中三連踢”等。
譚道良最讓人公認的,是他在右腳紋絲不動的情況下,竟然還能用左腿連續攻擊對手,平衡性和協調性極高,非常具有觀賞性與人體美感。當他出腿的時候,不但伸得非常直,且還踢的相當高,側踢時腿繃得直直的,形成了豎立的一字馬,動作簡直完美到爆!
1975年,譚道良參拍了嘉禾推出的《密宗聖手》。在這部電影中,便有著名功夫女星茅瑛傾力加盟,除此之外,陣容裡還有七小福中的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元華等人,隻不過當時他們還隻是名不見經傳的“龍套”,成了陪襯紅花的綠葉。
當時看這部電影,頓時被此中的精彩打鬥給迷住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重溫一下,必然會勾起曾經的記憶。
次年,由知名導演王楠執導的《南拳北腿活閻王》,相信看過的朋友都會認定是譚道良的代表作。此中和他一起合演的王道,那可是南拳的形象代言人,王道擅長拳法,而譚道良擅長腿法,配合得簡直天衣無縫,煞是精彩。
據悉,當年星爺自導自演《功夫》時,一開始設定的“火雲邪神”一角原定是找譚道良擔演,沒想到卻被他拒絕了,據說他是因為看了劇本後覺得有損“傳統功夫”的形象,不得已之下周星馳這才找了功夫巨星梁小龍出演。
不過說真的,雖然梁小龍老先生将“火雲邪神”演成了經典,但譚道良為了保住國術形象而拒星爺于門外的這點傲骨,還是非常值得敬佩的。
1982年,譚道良在拍攝完自己的最後一部影片《最後一口氣》後,便結束了演藝生涯,自此移居米國開辦了個人跆拳道館,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譚道良老前輩的演藝生涯中,前前後後拍了40餘部動作電影,雖說并非每一部都是絕頂之作,但在流量為王的當下,“特效”幾乎取代了曾經拳拳到肉的真功夫,要想再看到曾今那種一招一式皆完美的動作片,或許隻有翻看老電影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