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準 加強檢民“連心橋”

作者:蚌埠檢察

馬麗紅 牛少侃 張新乾 田立江 闫建茹 賈伏謙

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準 加強檢民“連心橋”

河北省甯晉縣檢察院檢察長張迎濱(右)在轄區藥房了解相關食品藥品安全情況。 牛少侃/攝

  群衆“微心願”全部已實作

  河北省甯晉縣檢察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積極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邢台市委、市政府部署開展的“訪萬家幫萬企解萬難”活動為抓手,持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8月下旬,該院以助力實作“微心願”為切入點,在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迎濱的帶領下,全體班子成員主動扛起責任,俯下身子深入一線,通過走訪脫貧戶、失業人員、孤寡老人等困難家庭和轄區民營企業,認真傾聽群眾呼聲,切實辦好民生實事。

  自啟動“訪萬家幫萬企解萬難”活動以來,該院先後走訪50戶困難家庭和6家民營企業。每到一戶,走訪人員均詳細了解住房、收入、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基本生産生活情況,在做好解讀各項惠民政策的同時,耐心細緻地提供法律服務,答疑解惑。在與群衆親切交談過程中,詳細記錄合理訴求,對收集到的12條“微心願”,分門别類建立工作台賬,逐一解決并銷号,確定群衆“微心願”全部落實到位。

  今後,該院将常态化開展“訪萬家幫萬企解萬難”活動,着力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準上下功夫,以紮實的工作舉措解決好群衆“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增強人民群衆對檢察機關的滿意度,進一步加強檢民之間的“連心橋”。 (馬麗紅)

  “木蘭有約”開啟普法新模式

  9月30日晚,河北省甯晉縣檢察院聯合縣法院、警察局、團縣委、婦聯等5家機關,首次嘗試使用網絡直播方式為廣大網友上了一堂特殊的“木蘭有約”法治宣講課。

  直播開始後,在主持人的介紹下,法官張政缺、檢察官闫建茹、警官曹蕾先後走進“甯晉檢察”抖音直播間,分别從民法典婚姻家庭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電信詐騙犯罪類型和作案手法三方面切入,用淺顯易懂、幽默風趣的語言為廣大網友線上釋法說理,讓大家聽得進、學得懂、記得住。

  當直播進入尾聲時,為提高直播互動效果,進一步增強直播的針對性,“木蘭有約”講師團通過走訪調查等方式,對直播開始前精選出的群衆最為關注的法律問題進行現場答疑解惑,引發廣大網友一緻稱贊:“講得好”“漲知識”“确實挺好,接近現實”。

  整個直播過程近2000名網友線上觀看,“木蘭有約+直播”新模式打破了以往“擺個攤、發個單”的傳統普法宣傳方式,既滿足了人們的現實需求,又取得了良好的普法實效。

  據了解,“甯晉檢察”抖音号作為甯晉縣政法系統推出的第一個官方抖音賬号,目前已釋出多部短視訊,内容全部為該院幹警原創,出鏡人員均為90後青年幹警,推出僅一個月時間播放量便達到13W+。下一步,該院将持續利用“甯晉檢察”為檢察普法注入新鮮血液,将一線檢察人員辦案小故事、普法專章、法治宣傳視訊等通過抖音平台展示出去,更好地聯系和服務群衆,傾聽百姓心聲,拓寬“我為群衆辦實事”管道。 (牛少侃)

  保護石拱橋不讓文物成回憶

  甯晉南關石拱橋位于河北省甯晉縣鳳凰鎮南關村,坐落于洨河之上,曆經百年風雨,是該縣的市級文物保護機關。河北省甯晉縣檢察院在履職時發現,這座已存在百年的古橋正慢慢被人們遺忘,該橋附近區域無文物保護機關的标志說明,橋面鋪設的石闆大部分被損壞,欄杆連接配接處多處出現縫隙,欄闆被車撞壞後僅用彩鋼瓦進行簡單加強,機動車輛随意從橋上經過,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塌陷,狀況堪憂。

  針對這種情況,該院幹警第一時間進行調查核實,并走訪周圍居民,查閱相關古籍資料,了解古橋情況。今年1月12日,該院向文物保護部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積極履行對文物保護的監管職責,依法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收到檢察建議後,認為檢察機關所提建議正确,随即對南關橋進行修繕和維護,同時向縣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作專項報告。縣政府在提供資金支援的同時,還出台了《關于進一步做好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作的通知》,明确各文物保護機關的保護職責,并建立了文物保護管理長效機制,形成政府主導、文物部門主管、相關部門共管、各鄉鎮履職的文物保護安全綜合管理工作新格局。

  現在的南關橋,又恢複到人們記憶中的模樣了。與此同時,該院還建議文物保護部門加強對文物保護的監管力度,切實提升監管能力,不斷建立健全督查機制。在檢察機關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對全縣文物保護機關進行了排查梳理,對61處文物保護機關登記造冊,進行統一管理,有效保護文物安全,真正實作了“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張新乾)

  社群矯正跨省執行 彰顯未檢“溫情”

  近日,河北省甯晉縣檢察院辦理了一起故意殺人案,因被害人屈某(聶某繼父)不同意女兒聶某與被告人何某結婚,被告人孫某(聶某生母)夥同聶某、何某将屈某灌醉後擡入車内,用酒精點燃汽車緻使屈某被燒死。

  本案中,孫某被法院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同樣身為被告人的聶某因案發時系未成年人,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需要執行社群矯正。案發後,聶某未被采取強制措施,被臨時安置在縣民政局下屬民政事業服務中心,執行社群矯正首先應解決其監護人問題。

  聶某母親孫某因服刑已無法實際履行監護職責,其繼父親屬也因本案事發後無人願意照顧聶某。甯晉縣檢察院充分發揮未檢業務統一集中辦理優勢,主動聯系公安機關尋找其他親屬承擔未成年人監護職責。經多方聯系,聶某姐姐餘某表示願意承擔監護職責。後經檢察機關多方協調溝通,入獄服刑的孫某書面同意變更聶某的監護權給大女兒餘某。由于餘某長期在山東省濰坊市生活,并希望帶妹妹離開本地到濰坊共同生活,是以需将社群矯正執行地變更到濰坊。

  為便于聶某社群矯正順利執行,甯晉縣檢察院積極與邢台市中級法院、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司法局協調,最終邢台市中級法院将聶某社群矯正執行地由河北省甯晉縣變更為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

  “檢察官真是幫了我們的大忙,為我妹妹做了很多超出檢察工作之外的工作,多虧了檢察官一次次耐心講解和積極協調,我才能順利把她接到身邊來。”餘某感激地對檢察官說。(田立江 闫建茹)

  突出嚴查“人機分離” 堅決糾治“隐形脫管”

  近期,河北省甯晉縣檢察院在開展社群矯正監督中發現,社群矯正對象中存在“人機分離”現象,已經形成“隐形脫管”,社群矯正工作存在較大風險。

  目前,社群矯正對象監管主要采取“手機定位+圖像聲音複核簽到”相結合的方式,實時掌握社群矯正對象軌迹,防止出現擅自脫區甚至脫管。實際操作中,需要社群矯正對象辦理手機定位業務後,下載下傳簽到App,這樣司法局從業人員就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實時掌控社群矯正對象的具體位置,并通過簽到App不定時抽查,做到人員不脫管、不失控。

  “人機分離”是指社群矯正對象未全時攜帶定位手機的現象。其不攜帶定位手機的目的是為了逃避監管,友善不請假外出暫時脫區;實作方式是使用兩部手機,将簽到App安裝在定位手機之外的手機上,然後将定位手機放置在家中或者由其他人攜帶,自己僅攜帶簽到手機,進而實作定位不脫區,随時能簽到,脫區又無人知的目的。“人機分離”易導緻實時監控措施失去效果。涉及人員主要是中青年人群,一些人法律意識淡薄,容易發生違規違法行為,甚至有人不請假外出就是為了從事違法行為。

  針對這一突出問題,甯晉縣檢察院采取三項措施進行治理。一是與縣司法局進行深入溝通,講清楚“人機分離”行為的危害性,以及監管失職的嚴重後果;二是利用集中學習等時機進行專項檢察,查手機定位與人員位置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兩部手機,定位手機是否經常使用;三是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司法局嚴厲懲治“人機分離”人員,同時加強對定位簽到手機的檢查,發現一個嚴肅處理一個,有效杜絕類似情形再次發生。

  通過開展專項檢察,發現兩名“人機分離”人員,一名不請假外出到外地跑長途運輸,另一名不請假外出到外地參加賭博,司法局對二人均給予了警告處分。目前,司法局高度重視“人機分離”現象,專題研究布置相關防範措施,下大力氣整治這一問題,確定人員不失控,使社群矯正監管工作有序開展。 (賈伏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