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 呂麗 威海報道
打撈救援、賽事安保、馳援武漢……在一次又一次的接力、一場又一場的奔赴中,年僅29歲、獲評“文登好人”的陳方超不斷地展示着一個新時代年輕人的擔當與力量。10月27日,記者見到了正在文登藍天救援隊參加教育訓練的陳方超。談及自己加入藍天救援隊的初心,陳方超說要從2018年的那天說起。
一場救援改變他的人生“軌迹”
2018年的6月7日淩晨4時許,特巡警大隊接110指令,在文登昆嵛路抱龍河有人溺水,需要救助。當時還是文登警察局特巡警大隊的一名巡邏員的陳方超接到指令立即趕赴現場,到達現場發現落水女子已落水近10分鐘,不見了蹤影。陳方超立即穿上救生衣,攜帶救生圈,向事故地點遊去,但由于水太深天太黑,他在事故地點打撈半個小時都沒有結果。現場民警立即報告指揮中心,請求協調藍天救援隊打撈。當天值了一宿夜班并參與打撈工作的陳方超,下班後又傳回現場協助藍天救援隊打撈。經過兩個多小時摸排,經藍天救援隊聲納搜尋,最終發現了溺水者的遺體。陳方超見識到了藍天救援隊在水域救援中展現出的快速高效和專業性,也更加渴望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去救助别人。這次救援後,陳方超毅然申請加入了藍天救援隊。自此,陳方超開啟了自己全新的人生“軌迹”,不斷在救援的道路上貢獻自己的“正能量”。

每一場救援都是對生命的敬畏
2019年7月的一天,陳方超駕車帶朋友外出遊玩,在途經威海市文登區高村鎮坤龍水庫時聽到有人在呼救,他急忙将車輛停靠路邊,跑到水庫檢視情況。這時陳方超發現有人在水裡浮浮沉沉,不停地揮手求救。陳方超立馬向水庫邊跑去,顧不上脫掉自己的衣物便跳入水中。陳方超一邊遊一邊提醒已經遊在前面的兩人。
坤龍水庫的水底是呈梯形水溝狀,水下水草叢生。稍不注意,視線便會被飄蕩的水草遮擋,并且也可能會被水草纏住手腳,救援難度非常大。陳方超憑借着自己以往的救援經驗,冷靜地指揮其他兩名人員一起施救。在陳方超與溺水者的兩名同伴經過三次努力後,最終将溺水者托出水面。随後,他們合力将溺水者救上岸并進行了緊急救護。很快溺水者在陳方超的救護之下,轉危為安。看到溺水者生命體征恢複穩定,溺水者的同伴在旁喜極而泣,陳方超默默地駕車駛離了現場。這是陳方超在沒有隊友和救援物資的情況下,成功救回的第一人。接下來的幾天裡,陳方超沉浸在巨大的喜悅裡,挽救一個鮮活的生命,意味着保住了一個完整的家庭。
2019年9月7日淩晨,藍天救援隊接轄區派出所電話,有人在鹽機紅綠燈橋北面溺水,請求文登藍天救援隊協助進行救援打撈。陳方超接到救援隊出勤指令後,與隊友們迅速集結。淩晨裡的事發現場一片漆黑,還下着大雨,救援條件十分惡劣。陳方超與同伴緊急調配,準備好了救援用的救生艇、聲呐、壓縮空氣瓶等救援物資後,開始在黑漆漆的河面上冒雨打撈。經過反複的聲呐探測,最終确認了溺水者的遇難位置。陳方超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一次打撈遇難者的遺體。在無盡的黑暗裡,在未知的水域裡反複搜尋,陳方超頂着巨大的心理壓力。“當時其實心裡很害怕,但不管怎麼樣也要把人找到,讓逝者安息。”在陳方超當日的救援日志裡,寫滿了他對這位逝者的惋惜之情。35歲的年輕生命定格在了這個雨夜,也給了陳方超很大的觸動。自此,陳方超加大了平時的體能訓練力度,他希望在今後的救援中,自己能夠更加堅定有力。
将初心和使命寫在“一線”
參加藍天救援隊以後,陳方超在認真完成本職工作之外,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積極參加溺水打撈等救援活動和賽事安保活動,累計參與公益溺水打撈40餘起。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熱血方剛的陳方超,總會沖在需要他的最前線。
2020年2月,新冠疫情來襲,陳方超和隊友第一時間到達文登防疫一線幫助文登各社群、機關進行消殺防疫。在完成了當地消殺防疫的工作後,陳方超積極響應山東省藍天救援隊的統一調集,啟程奔赴武漢一線,成為山東省第一批奔赴武漢抗擊疫情的藍天救援志願者。
因為常年有着救援以及集訓的經驗,到達武漢黃陂區的一處疫情防控捐贈物資聯合應急倉庫之後,面對相對艱苦的環境,陳方超快速适應,迅速投身工作。這個倉庫總面積7300平方米,臨近武漢天河機場,主要承擔相關機構馳援武漢物資的接收、登記、運輸和發放工作,最終確定救濟物資能高效準确地配送到前線。文登藍天救援隊在山東省支援武漢隊伍中屬于第一梯隊,陳方超也是山東省志願隊伍裡面年紀最小的一名黨員。陳方超對能夠作為黨員先鋒隊,投身抗擊疫情,感到非常榮幸。在工作中他總是搶重活、累活、髒活幹,而且絕對服從指令,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任勞任怨,無論是在半夜還是臨時緊急任務的時候,陳方超都是沖鋒在前。經過12天的辛苦奮戰,陳方超圓滿完成任務,安全傳回文登。
陳方超的隊友趙琳霖透露,陳方超近兩年來,義務捐血達2000ml,他的舉動帶動了身邊同僚、隊友紛紛加入無償捐血中來。用趙琳霖的話來說,哪裡有需要哪裡就能看到陳方超的身影。
(陳方超救援日志截圖)
通過陳方超的救援日志,可以見到,加入藍天救援隊的三年裡他記錄下的成功挽救生命的巨大喜悅和無力挽救生命的無限遺憾。在字裡行間可以感受到陳方超對生命的珍重,對救助他人的熱切。對于陳方超來說,他也早已習慣了“說走就走”的救援,車上、家中,都備着裝滿救援用品的背包。“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到更多的人。”在陳方超心裡,他希望自己的每一次奮力救援,奔赴的都是“生”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