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造型學科基礎部二十周年,這個展覽揭秘央美的獨門“功夫”

3月25日,“功夫——造型學科基礎部成立二十周年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啟幕。展覽分為德、素、彩、行、延、譜六個闆塊,呈現立德樹人、素描教學、色彩教學、生活實踐、延展課程、曆史譜系,展出曆年留系優秀作品百餘件,全方位地展現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科基礎部二十年來的教學成果,同時展出中央美術學院的院藏精品和曆年基礎部的教師作品。

“基礎”的厚土是幾代藝術家鑄成的

2001年,中央美術學院遷址望京花家地新校區,同年,在老校長靳尚誼等先生的倡導下,造型基礎部正式成立。二十年來,造型學科基礎部曆屆上司班子與全體教員堅持中央美術學院百年造型傳統,不斷探索與拓展造型基礎教學,并在“寬基礎”教學理念的引領下,形成了教學中的七門專業課——以素描、色彩為核心課程,以書法、線描、泥塑、解剖、透視為支撐課程,始終在夯實造型基礎和培養學生綜合素養上下功夫。

造型學科基礎部二十周年,這個展覽揭秘央美的獨門“功夫”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在開幕緻辭時表示:“圍繞着‘基礎’兩個字,有曆史時期的意涵,更有不斷拓展的新的意義。今天我們通過造型學科基礎部20周年的展覽,為的是進一步認識基礎的價值、意義和發展方向。在中央美術學院的幾代美術名家,都是以基礎教學作為重要的使命工作。他們從當初留在中央美院擔任教師開始,就高度重視基礎,在基礎教學上注入巨大心力,由此不斷夯實基礎建設。今天講的造型學科,在改革開放之前,甚至在21世紀之前,就是中央美術學院幾乎全部學科專業。是以,基礎的厚土是幾代藝術家鑄成的。它確定了中央美術學院作為國家最高美術學府,在中國高等美術教育上始終站在前沿,保持引領地位。央美的驕傲、自豪在哪裡?央美的基礎教學、央美學生的基礎能力、基本功力,就是最重要的證據。”

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科基礎部主任白曉剛則表示:“回溯百年美院造型積澱的深厚傳統,我們更加清晰地看到一條貫穿始終的學脈,也看到中央美院造型基礎的高度在一代代藝術家和藝術教育家身上展現出的對傳統的自信,對學術的自信,和對文化的自信。一代代基礎部教師也在教學實踐中不停探究“何為基礎”,立足時代深研‘基礎為何’。基礎始終是我們面對的大課題。”

課裡課外,練手修心

素描是造型的基礎,是通向藝術世界的樸素而艱辛的必經之路。在“素”這個闆塊,集中呈現了造型學院師生的一批優秀的素描習作。

造型學科基礎部二十周年,這個展覽揭秘央美的獨門“功夫”

盧征遠 《大衛石膏》 110×70cm 紙本鉛筆 2001年 指導教師:袁元

造型學科基礎部二十周年,這個展覽揭秘央美的獨門“功夫”

徐紫迪 《女青年全身像》 77×107cm 紙本鉛筆 2008年 指導教師:王少倫

如何把一個造型表現得很“耐看”,如何通過“眼、腦、心、手、口”五部分的循環,達到對造型本質上的認識和了解,這屬于從事視覺藝術的基本能力,就像競技體育當中百折不撓的體能訓練。在基礎部的老師們看來,素描解決的是能力問題,而不是風格問題。他們就像是一個個領路人,向學生們展示中央美術學院教學的基本理念。

“功夫就是這種紮實的基礎,通過手頭的這種慢功夫的磨練,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修心的過程。”基礎部的一位老師這樣說。

色彩課也是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科基礎部課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彩”的闆塊,展出的油畫作品展現了央美師生對色彩的獨特體悟和精深研究。

央美造型學科基礎部教授李榮林指出,造型基礎部成立20年來,總結并梳理了美院在色彩教學上的傳統,同時根據新時期的人才培養特點和新時代的審美要求,逐漸形成了屬于造型基礎部的色彩教學模式。通過對客觀對象的寫生,包括人像、靜物、風景、人體等,使學生認識色彩規律,能夠較高水準地結合色彩與造型。

造型學科基礎部二十周年,這個展覽揭秘央美的獨門“功夫”

郭淑玲 《女青年全身像》 150×130cm 布面油畫 2007年 指導教師:康蕾

造型學科基礎部二十周年,這個展覽揭秘央美的獨門“功夫”

趙沛然 《靜物寫生》 100×100cm 布面油畫 2007年 指導教師:李榮林

“行”———學生走出課堂,深入生活、認識曆史、表達感受,是造型學科基礎部教學活動不可或缺的一環。

李榮林介紹,外光寫生是到戶外感受大自然的千變萬化與豐富的色彩。在兩周時間裡,培養學生對景物的選取與構圖組織能力、提高對色彩觀察的敏銳性。學生掌握外光表現的基本冷暖關系,尤其是對天、地、景等基本關系的觀察、尋找、把握;進一步培養學生準确地用色彩表現出不同的天氣所形成的色調,運用色彩表現大空間,對于畫面、不同物像有相應的個人表現方式。

此次展出的一組小幅寫生,正是學生們在戶外即景會心、目擊成畫的習作,筆觸樸實可愛,洋溢着自然清新優美的氣息。

造型學科基礎部二十周年,這個展覽揭秘央美的獨門“功夫”

黃藍 《寫生風景》 30×40cm 布面油畫 2010年 指導教師:餘陳、康蕾

造型學科基礎部二十周年,這個展覽揭秘央美的獨門“功夫”

黃勇鑫 《春季寫生》 布面油畫 27×20cm 2017年 指導教師:袁元

近年來,基礎部開展多項圍繞着主題創作、主題寫生所進行的考察與教學活動,此次展出的還包括在慶祝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之際,時任主任的張路江教授策劃,基礎部師生共同籌備參與,到四川阿壩州羌族自治州,紅軍長征曾走過的地方,尋訪、寫生紅軍當年在極為艱苦條件下的“長征食譜”,共計百件,均為學院美術館收藏。

基礎是内功,支援你以後練習各樣門派

展覽專門開辟一個闆塊,以“延”為主題,展示在素描和色彩之外,融入了解剖、泥塑、透視、書法、線描等的寬基礎課程體系。

在解剖課的學習當中,以幾何的理性思維認識人體,學習分析和深入表象剖析本質的能力;在泥塑課的學習中,以立體的空間思維了解造型,建立全方位的形體概念和空間認識;在透視學習中,以科學思維觀察世界,在感性視覺與理性認知之間建立橋梁,培養學生洞察力和建構力;在書法的學習中,以抽象思維建構畫面結構,尋找隐藏在黑白之間的抽象關系,體會東方藝術的精神品格;線上描學習中,以最概括的手段體會造型的語言,最樸素的方式感受中國傳統筆墨的意趣。

造型學科基礎部二十周年,這個展覽揭秘央美的獨門“功夫”

張均 《解剖課程練習》 104×76cm 紙本鉛筆 2005年 指導教師:格·伊·馬納謝羅夫、伊·米·克拉夫佐夫

造型學科基礎部二十周年,這個展覽揭秘央美的獨門“功夫”

歐陽嘉男 《男頭像》 玻璃鋼 2019年 指導教師:黑曉東

“造型基礎的功夫不止是招式,更多的是一種内功,它就是一種核心的能力,這種内功是能夠支援你以後練各種各樣招式門派的。”央美造型學科基礎部副主任盧征遠說。

談到“寬基礎”的教學理念,造型學科基礎部首任系主任文國璋表示,沒有各個學科融彙貫通的寬基礎,光會耍筆頭,即便練好了也沒有用武之地。

造型學科基礎部二十周年,這個展覽揭秘央美的獨門“功夫”

造型基礎部首任系主任文國璋、時任副系主任張路江在組織教學(2001年)

文國璋還是大學生的時候,受到同伴影響,讀了很多書。他說:“我跟我的學生們講,作家對生活的感受和觀察,完全可以給我們很寬、很深的影響。很多畫面其實在文學作品裡都有,你沒有看過這些作品,你隻看眼前那一點,沒有聯想能力,那不行。是以我很支援靳尚誼先生的決策,要寬基礎。包括從繪畫專業這個角度來講,你懂得雕塑,就能抓到造型的本質。你對雕塑語言沒有興趣,沒有基本的知識,那麼你的繪畫也是枯燥的。”

展覽同時展出了央美美術館的館藏經典作品,徐悲鴻、古元、吳作人、王式廓、葉淺予、李桦、靳尚誼、詹建俊、孫景波、喻紅、劉小東、蘇新平等曆代美院大家都有佳構呈現。

展覽持續至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