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7劇版紅樓與89影版紅樓的對比

作者:黃瓜花
87劇版紅樓與89影版紅樓的對比

最近劇荒,隐約記得小時候看過一版紅樓夢,由劉曉慶出演的王熙鳳,便去翻找來看。誰知這一看,竟讓我驚喜連連,以下隻說影版比劇版表現出色的部分,其他不多贅述。

87劇版紅樓與89影版紅樓的對比

首先,第一女主角的人選上,陶慧敏比陳曉旭更适合飾演的林黛玉,無論是長相還是氣質,陳曉旭雖比陶慧敏更多了一絲我見猶憐的柔弱之美,但陶慧敏卻比陳曉旭多了聰慧和沉穩的閨秀之美。無可挑剔的五官、風流婉轉的體态,即使在傅藝偉、陳紅、何晴、何賽飛這樣的頂級美女包圍下,依然美得耀眼奪目,不愧是紅樓夢第一美貌的女主角。

87劇版紅樓與89影版紅樓的對比

襲人這個角色,劇版中袁玫飾演的形象比較敦厚,不容易把她與晴雯的死聯系起來,第一次看的時候,直到晴雯慘死,我也沒看出是襲人使的壞;但影版襲人則細眼薄唇,眉眼中透着權謀心術,一副外和内奸的面相。為了給自己的姨太太之路掃平障礙,内狐媚寶玉,外巴結王夫人,培養建立麝月秋紋等小團體跟班,最終成功驅逐自己的第一威脅對象—晴雯。晴雯并不糊塗,機靈聰慧遠超襲人,對襲人麝月秋紋等人的小動作看破說破,卻也不過認為那些霄小之輩,不值一提,亦不屑反擊,想來,除了過度自信,她倒是個灑脫的,并不把自己的命運捆綁在寶玉身上。直到臨死,方知自己并不如想象中堅強,倒真不如像襲人一樣,先抓個眼前的靠山,為以後計謀。

在群體形象的刻畫重點上,影版把表面和氣實則艱險的家族關系表現得更直白,如薛寶钗借口看寶玉的玉,使用美色勾引寶玉,唆使丫頭之口點明金玉良緣的隐喻,薛姨媽留寶玉吃飯為自家女兒輔路,這一系列動作從一開始就凸現出薛家的狼子野心,這些小招式被冰雪聰明的林黛玉一眼識破,并毫不留情的譏諷。這一段,一下子就将三人的感情糾葛與家族利益的沖突立起來了。這對三角關系,倒頗類襲人與晴雯的關系,紅學家們說晴雯是黛玉的影子不無道理。

還有一段,就是臘月裡全家團圓看戲的時候,在影版中賈母瞥到林黛玉大庭廣衆之下親手喂賈寶玉喝自己杯裡的酒,心中不快,借譏諷鳳求鸾作者來批評林黛玉的輕浮。我記得看書的時候,書中一個字也未提到賈母的心理狀态,在賈母長篇大論批評才子佳人的荒謬時,作者絲毫沒有描述黛玉的情狀。是以當湘雲毫無心機地說出戲子的模樣像黛玉,黛玉哭鬧不休,我始終以為是林黛玉耍小性兒。看了影版,才知道賈母批評在前,黛玉尴尬羞惱在後,史湘雲同我一樣無辜,哪裡知道這裡一來一去的厲害呢。此時的我,一下子就體會到了林黛玉詩中所謂的“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處境。

87劇版紅樓與89影版紅樓的對比

在劇版裡元春的表現比較中規中矩,而影版的元春雖隻有兩次短短的露面,卻讓我對這個被皇權和家族利益架空的弱女産生了深深的同情。在省親的那幾分鐘裡,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場景,随着一句“娘娘該回宮了”,元春瞬間噙滿淚水卻隻能站起即走,片刻不敢停留,真如無常索命。第二次露面便是死前,一句話也說不出,隻喊了聲“奶奶、媽媽”便一命嗚呼了。如果真的得了皇帝的寵愛,怎會與家人生隔至此?!

寶黛愛情的重頭戲葬花一段,影版拍得美輪美奂。看着二人情侬我侬的投入玩耍,為花兒悲哭,不禁感慨。同樣的場景,若是寶钗,且不說不會有葬花的起念,隻怕見到寶玉葬花都不禁又氣又笑地來一句:“無聊!”倒不是覺得寶钗不好或低俗,做為一個從小就随父兄在商界四處飄零營生家的女兒,生來孝順善良,能體會家族生意的不易,通達人情世故,是以腳踏實地往來逐利為本是很順理成章的觀念,不如此倒不正常了。她的務實與寶玉的清雅根本就是兩個世界的價值觀、審美觀。這樣形同神異的兩人,根本不具備共同生活的情感基礎。而寶黛則同為孩子心性詩人情懷,對人與事同感同受、同哭同笑,兩人日後即使凍死餓死,也是你埋花骨我祭仙,心滿意足離紅塵。宛如浮生六記中的沈複夫婦,把日常貧寒的小日子過得詩情畫意,後來雖陳芸先逝、兒女失散、家道窘困,但在沈複追憶亡妻的文中可看到,兩人始終伉俪情深,此生相偎心意足矣。

以上影版因篇幅所限,情節上僅突然重點人物的重點劇情,顯化原書中較為隐晦表達的觀點,夾雜着紅學家們的意見,帶有較強的主觀立場。尤其是對寶黛愛情主線造成沖突沖突的相關人員,更是濃墨重筆進行了表現。而電視劇版從容一些,展現了更多的旁枝人物和細節。不過作為紅迷,面對殘缺不全、充滿隐喻伏筆的原著,隻能将紅學家們的觀點及各個版本通看一遍,這個細細咂味比較領悟的過程,才樂在其中吧。以上淺讀淺述,各位紅迷們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