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物專欄 || 被遺忘的“貓小樂”,和他的“衰小孩

作者:三國志冷知識君

現在搜尋【貓小樂】,跳出來的第一個關聯搜尋,居然是“貓小樂怎麼不畫了”。

其實,不是不畫了,而是我們不再關注了。

人物專欄 || 被遺忘的“貓小樂”,和他的“衰小孩

貓小樂,原名陳樂,生于吉林通化,現定居于山東青島。畢業于四平師範學院中文系。曾做過機關幹部、教師、打工仔、街頭藝人,在2000年時,開啟了自己的漫畫生涯,代表作《阿衰online》、《貓三狗四》。2011年,以1700萬元的十年版稅總收入,榮登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漫畫作家富豪榜”第4位。

人物專欄 || 被遺忘的“貓小樂”,和他的“衰小孩

百度百科的資料上,并沒有注明貓小樂的出生年份,但“豆瓣讀書”的作者簡介裡還是有寫明,貓小樂出生于1974年,今年已經45歲了——是不是意外地年輕?畢竟咱們都是從小看他的書長大的,如今已經過去十多年了。估計也是被粉絲們說多了“從小看到大”,貓叔自己也發微網誌吐槽,自稱有一顆43歲年輕的心,還是十分“不服老”的。

人物專欄 || 被遺忘的“貓小樂”,和他的“衰小孩

隻把自己說年輕了一歲,這個國内著名的幽默漫畫家,居然意外的“嚴謹”。這點,從他的微網誌就可見一斑——每一條博文的文案,都是标點符号齊全。即使現在很多人,都習慣了網絡發文時,句子末尾不帶标點,貓小樂也還堅持着自己的習慣,标點齊全。看多了他的微網誌,居然會産生“工工整整”的印象。不過,這可能也和他畢業于中文系有關。

人物專欄 || 被遺忘的“貓小樂”,和他的“衰小孩

但嚴謹并不代表被拘束,貓小樂還是勇于跳出架構,做新的嘗試的。比如會在微網誌上批判自己看不過眼的事,比如勇于嘗試去做新形勢的漫畫(利用數位相機和電腦制作并自編自演的真人漫畫、以及漫畫作者間,就不同的話題,以漫畫的形式進行辯論《漫畫K掐掐》創意),比如嘗試新的繪圖工具,又或是發展新的個人愛好。

人物專欄 || 被遺忘的“貓小樂”,和他的“衰小孩
人物專欄 || 被遺忘的“貓小樂”,和他的“衰小孩

貓小樂的代表作《阿衰》,從2003年開始連載,至今已有16年了,目前單行本已出版到第60冊。曾幾何時,這位國内幽默漫畫大師筆下的“阿衰”,陪伴我們走過了國小、中學的旅程。

人物專欄 || 被遺忘的“貓小樂”,和他的“衰小孩

阿衰長相一般、學習一般、與0分有着特别的緣分、愛吃臭豆腐、還攤上個愛欺負他的女同桌“大臉妹”。他就像是每一個班上都有的,成績吊車尾,卻時常奇思妙想的同學。他不像那些有着光環的漫畫主角,離我們那麼遙遠。我們能在這個“衰小孩”身上找到親切感。

那曾經被我們喜愛的《阿衰》,又為何會漸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

人物專欄 || 被遺忘的“貓小樂”,和他的“衰小孩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阿衰》連載于03年,那會手機和電腦還沒那麼智能,網絡也沒那麼發達,一個月30M的流量還未必用得完。人們看漫畫的途徑,最多還是通過書籍,而當時連載于《漫畫派對》的《阿衰》,以其幽默搞笑的劇情,Q版的畫風獲得了孩子們的喜愛。幾乎各大書店、學校小賣部,都能看見《阿衰》的身影,以至于《阿衰》成了當時老師沒收得最多的漫畫書之一。

人物專欄 || 被遺忘的“貓小樂”,和他的“衰小孩

據出版社統計,貓小樂漫畫叢書的正版和盜版比例達到了1:1,貓小樂無奈地說,如果不是盜版,他的版稅收入将是現在的2倍。這也反映出在紙媒盛行的年代,《阿衰》在國内的火爆程度。然而科技的發展是迅速的,随着網絡與智能裝置的普及,人們擷取資訊的方式變得多元,紙媒不再鼎盛,而貓小樂的作品,包括《阿衰》在内,都沒能很好地推到線上。

人物專欄 || 被遺忘的“貓小樂”,和他的“衰小孩

紙媒時代,因為平台有限,給漫畫家們展示的機會不多,而随着網絡發展,線上媒體開始活躍之後,每個人都有機會讓大家看到自己的作品,創作氛圍活躍起來。也是以湧出一大批網絡漫畫家,風格各異,讀者選擇多了,注意力被分散,自然不會對一部作品太過專一。

人物專欄 || 被遺忘的“貓小樂”,和他的“衰小孩

其次,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們太早接觸《阿衰》了。如果是在聯考結束後,才接觸到這部漫畫,那或許我們現在也還是它的忠實粉絲。然而大多數人,都是在國小,亦或是中學接觸到它的,經過高中三年繁忙的學業,我們逐漸淡忘了它。現在,它仍然會是我們珍貴的回憶,但我們卻不會那麼堅持去追連載了。

人物專欄 || 被遺忘的“貓小樂”,和他的“衰小孩
人物專欄 || 被遺忘的“貓小樂”,和他的“衰小孩

再者,長大之後的我們,會想看更有深度一些的漫畫,也不容易被一些小段子打動,我們的要求變高了。甚至會有讀者認為,《阿衰》當中的梗,有些惡俗,或是認為《阿衰》故事性不強,為了搞笑而強行搞笑,連載這麼多年,有些後繼無力的感覺。

人物專欄 || 被遺忘的“貓小樂”,和他的“衰小孩

然而《阿衰》真的隻是一部孩子們才看的下去的作品嗎?不。《阿衰》傳遞出來的價值觀其實一直都蠻正向的。雖然阿衰搞過不少“破壞”,但他的出發點總不會是壞的。記得有一段劇情,是阿衰回鄉下陪奶奶。奶奶在田裡幹活,阿衰在家發現外面開始下雨了,就跑去給奶奶送傘。有次奶奶生病了,阿衰還決心做點好的食物,給奶奶補身體。

人物專欄 || 被遺忘的“貓小樂”,和他的“衰小孩

那《阿衰》裡的笑梗都那麼惡俗嗎?也沒有。看過《阿衰》後,你會發現,裡面很多小劇情都來源于生活。比如下面這段,大家可能都有同感,那就是——奶奶總是怕孫子吃不飽。經過貓小樂誇張化的表達,笑點就出來了。有些時候,我們需要一些誇張或藝術性的表達,去給予讀者視覺上的沖擊力,快速建構人物形象,讓讀者便于了解。至于這樣是否惡俗,仁者見仁吧。

人物專欄 || 被遺忘的“貓小樂”,和他的“衰小孩

貓小樂能走上漫畫家這條路,和他自己的執着,以及妻子的支援分不開。在百度百科的資訊裡,我們可以看到,他畢業于中文系,也做過很多工作,是個半路出家的漫畫家。早些年,他雖然展現出一定的美術天賦,但家裡人還是希望他從事更為穩定的工作,畢竟在長一輩的人眼裡,藝術家總是“死了才出名”。靠畫畫,要怎麼養活自己和家人?

人物專欄 || 被遺忘的“貓小樂”,和他的“衰小孩

在經曆了公務員、人民教師、廣告公司職工等一系列工作之後,貓小樂知道了自己不想做什麼。在 26歲那年,應開插畫工作室的朋友邀請,貓小樂奔赴吉林開始學習畫漫畫,成為了工作室裡最大的學徒。說是學習,其實就是根據老闆給他的一本漫畫書、一本文稿及參考資料,自己摸索着完成老闆給的插畫任務。

人物專欄 || 被遺忘的“貓小樂”,和他的“衰小孩

從這開始,貓小樂開啟了他的漫畫之路,剛開始隻是畫插畫,因為剛剛起步,還需要去各媒體處毛遂自薦。即使一副插圖隻有20元的稿費,他也毫不馬虎,認真對待每一份插畫工作,漸漸地,找他畫插畫的人越來越多,收入也逐漸上漲。

人物專欄 || 被遺忘的“貓小樂”,和他的“衰小孩

2001年,《漫畫Party》創刊之際,雜志主編親自到青島向貓小樂約稿,希望為他開設專欄,并給予他很大的創作空間。這次約稿,也是貓小樂人生的重大轉折,阿衰也由此誕生,成為《漫畫Party》的人氣主打作品。直至今日,阿衰也已擁有自己的身份證,以及諸多的周邊産品了。

人物專欄 || 被遺忘的“貓小樂”,和他的“衰小孩

好了,今天的專欄到這裡就結束了,讓我們祝願貓小樂老師,能順利完成他畫100冊《阿衰》的小目标!加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