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宏偉
牢記初心使命 争取更大光榮 一把手訪談 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着力完善住房市場和住房保障“兩個體系”,完善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推動廣州住房工作從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轉變。“十四五”期間計劃籌集各類住房131萬套,其中,商品住房65萬套、保障性住房66萬套。完成保障房項目建設年度任務,做好首批共有産權住房銷售工作,力争完成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7萬套(間)的年度計劃。 ——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宏偉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思想深刻、振奮人心,是一篇光輝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展現了深遠的戰略思維、強烈的曆史擔當、真摯的為民情懷,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邁進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作為廣州城市建設的主力,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将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建構新發展格局,從黨史中汲取勇氣和力量,弘揚擔當精神,聚焦城市更新重點工作、加快完善住房“兩個體系”、持續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推動建築業現代化綠色化發展、打造高素質專業化住建鐵軍、努力開啟廣州城市建設新征程。 加快完善住房市場和住房保障“兩個體系” 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幹部将自覺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緊密結合“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城市更新、住房管理、建築行業管理、重大項目建設等中心工作,着力解決廣州住房城鄉建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衆急難愁盼問題,要把梳理出來的“我為群衆辦實事”重點項目辦實、辦細、辦好,辦到群衆心坎上,切實增強人民群衆的幸福感。 在推進住房發展方面,廣州市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建立健全多主體供給、多管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推動住房工作從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轉變。“十三五”以來,廣州市共籌建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不含租賃補貼)7.82萬套,其中公租房完成0.81萬套、棚戶區改造住房7.01萬套,超額完成“十三五”期間籌建4.95萬套的目标,累計新增發放租賃補貼10716戶,超額完成0.8萬戶的目标。 我們制定了《廣州住房發展“十四五”規劃》和《進一步加強住房保障工作的意見》,并且正在同步研究制訂商品住房配建政策性住房管理辦法等系列配套檔案,系統建構廣州住房工作“1+1+N”政策體系。“十四五”期間計劃籌集各類住房131萬套,其中,商品住房65萬套、保障性住房66萬套。完成中央财政支援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任務,結合城市更新重點增加小戶型、交通便利的租賃住房,在全市推廣城中村租賃住房第三方代管模式,提升租住品質。完成保障房項目建設年度任務,做好首批共有産權住房銷售工作,力争完成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7萬套(間)的年度計劃。 我們将繼續突出住房的民生屬性,完善房地産長效機制,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強化地價、房價關聯,加強市場監測分析,不斷健全調控政策體系,持續開展房地産市場專項整治行動,推動房地産市場平穩運作。 把城市作為“有機生命體”,全力推動城市更新 面對新形勢、新使命、新任務,廣州以城市更新為突破口,以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為着力點,在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中主動擔當、積極探索,在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上走在前列,加快實作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 我們堅持以“産城融合、職住平衡、文化傳承、生态宜居、交通便捷、生活便利”為發展目标。把城市作為“有機生命體”,把城市文明傳承和根脈延續貫穿城市更新全過程,擦亮廣州嶺南文化中心和紅色英雄城市品牌。全面落實城市更新“1+1+N”政策體系,統籌推進城市更新九項重點工作。加快出台城市更新條例,印發廣州城市更新“十四五”規劃。創新老舊小區改造實施路徑,通過有機更新、培育規模化營運實施主體等方式,引入社會資本參與老舊小區改造,完善後續管養和物業管理。 下一步,按照“儲備一批、審批一批、建設一批”原則,加強“三舊”改造、“三園”轉型、“三亂”整治等重點工作的橫向對接,不搞大拆大建,更加注重産業導入和公建配套完善,紮實推進城市有機更新,讓城市真正成為人民群衆宜居宜業的幸福樂園,讓廣州這座老城市煥發出蓬勃生機活力。 全力保障重點項目建設高品質高效率完成 全力保障重點項目建設高品質高效率完成。加快推進機場三期項目建設,進一步研究空鐵聯乘構想,力争T3交通樞紐軌道交通預留工程與T3航站樓同步建設、同步建成。高水準推進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二期建設,力争2022年6月底實作學校全面建成。進一步統籌加快推進廣州國際會議中心、廣交會展館四期等重要公共服務設施和場館建設。 推動建築業轉型更新,大力發展綠色建築。啟動實施建築行業碳達峰行動,提出廣州市建築領域實作碳達峰目标的具體技術路徑及配套政策,完成《廣州市建築領域碳達峰行動方案》編制工作。編印綠色建築發展專項規劃,明确新時期廣州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的發展方向、工作重點及目标任務等。 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強化建設階段的建築工程品質、安全、消防、人防融合監管模式落地,推進驗收階段的規劃、用地、消防、人防、品質、檔案6個手續合并為1個手續辦理,指導各區嚴格執行聯合驗收新模式。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全傑 通訊員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