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級喜歡小動物的人,心地肯定善良。
這話隻對了一半,喜歡小動物的人,對其寵愛的小動物肯定仁慈善良,但對寵物的食物鍊動物,就談不上不仁慈善良了。
筆者曾目睹貴鋼花鳥市場一養紅隼的玩家,對自己的紅隼寵愛無比,每日逗弄觀賞,紅隼要吃肉,于是這位“仁兄”購買了大量的活麻雀,丢給紅隼撕咬。
厚此必會薄彼,貓要吃魚,狗要啃骨頭,貪愛飼養某種小動物,必然要犧牲其他動物的生命來供養自己的寵物。
有人過于癡愛小動物,對人都不一定善良了。
春秋時期衛國第十八任國君衛懿公,酷愛養鶴,到了如癡如呆的地步,橫征暴斂建造各種鶴園。衛懿公出遊,寵物鶴要乘豪車一起陪遊,衛懿公還賜給鶴官位和俸祿,百姓藜藿不繼,野菜都不夠吃了。
《道德經》中有一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
從人的私愛出發了解這句話,必要咒罵老天麻木不仁,造了可愛的貓狗,又何必創造毒蛇猛獸,春天生長萬物,到了冬天又一律蕭殺。
看看那些癡愛某種動物的人,也就了解天地為何要“不仁”了。
假如天地也跟我們人類一樣,“仁心”泛濫,偏愛某些動物,那麼地球上的其他動植物就要遭殃了。
翺翔在南明河邊的白鹭,婀娜多姿,翩翩起舞,遊人争相拍照,都希望滿天飛舞的盡是白鹭,但天地偏不能讓白鹭生得太多。
白鹭是掠食性猛禽,一隻白鹭可以輕松滅絕一千平方米池塘裡的魚蝦蟹蛙。
同樣,毛茸茸的小貓,人見人愛,小區裡隻要敞養了四五隻貓咪,整個小區就見不到鳥兒的蹤影了。
呆萌萌的寵物狗,最讓主人憐愛,倘若戶戶養狗,人人不拴狗,小區也就無法居住了。
何謂真正的仁慈之心?《論語》裡解釋得很清楚,博施濟衆才能算仁。
可是連孔子也感歎,博施濟衆,不偏不倚,公私兼顧,使得天下平衡,連堯舜也難做到啊。
我們這些平凡之人放不下愛恨憎惡,厚愛某種小動物,無可非議。
不把自己的私愛自诩為善良,不鄙薄寵物之外的生物,就難能可貴了。
文/漫畫 周滔
編輯 胡銳
編審 田旻佳 施昱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