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秘的人類大腦——盤點和人類大腦有關的“重口味”博物館“陋室”藏嬌的秘魯人腦博物館“恐怖”的日本大腦收藏館面向大衆的人腦主題展

作者:宇宙小百科

在這個自命天才随處可見的時代,如果你問我們誰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相信愛因斯坦可愛而嚴肅的臉龐仍會在大多數男人、女人和孩子的腦海中閃現。

神秘的人類大腦——盤點和人類大腦有關的“重口味”博物館“陋室”藏嬌的秘魯人腦博物館“恐怖”的日本大腦收藏館面向大衆的人腦主題展

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因大動脈瘤破裂在紐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醫院去世,但他的大腦一直儲存至今。這位天才的一些腦組織切片在英國倫敦的穆特博物館和韋爾科姆收藏館展出。許多醫學研究人員和公衆都争先恐後地想看看這位偉人的大腦。除了對天才大腦的好奇,人們也開始關注大腦的生理功能和運作模式。

神秘的人類大腦——盤點和人類大腦有關的“重口味”博物館“陋室”藏嬌的秘魯人腦博物館“恐怖”的日本大腦收藏館面向大衆的人腦主題展

大腦是人體最神奇的器官之一。通過大腦的最高調節,人們可以對外部環境做出特定的反應,可以想象複雜的世界,可以制定計劃和設定目标。人腦重約1.4公斤。在一秒鐘内,大腦中的每個神經元可以發出多達1000個微弱的電信号(電壓不到1号電池的十分之一),這些信号在神經元之間以閃電般的速度傳輸,最高可達400公裡/小時。大腦中神經元之間的連接配接數可能超過100萬億,大腦的正常運作依賴于這些複雜的聯系。除了它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式,它的工作方式令人驚訝。此前的研究表明,比如計程車司機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記憶很多路标和街道,是以負責長期記憶存儲和檢索的海馬區體積明顯大于普通人。

神秘的人類大腦——盤點和人類大腦有關的“重口味”博物館“陋室”藏嬌的秘魯人腦博物館“恐怖”的日本大腦收藏館面向大衆的人腦主題展

然而,這樣的大腦展示可能會讓你昏昏欲睡,于是一個讓人好奇的人腦博物館應運而生。與其他博物館不同,人腦博物館的藏品大多來自醫務工作者多年的藏品。是以,福爾馬林的氣味不可避免地萦繞在博物館裡。在進入博物館之前,人們一定要有足夠的勇氣去欣賞這些珍品。

<h1 class="pgc-h-arrow-right">“陋室”藏嬌的秘魯人腦博物館</h1>

世界上最大的開放式人腦博物館位于秘魯首都利馬。它由秘魯國家神經科學研究所資助。在這間簡陋的小房間裡,有3000多個大腦标本,其中死于瘋牛病的病人的大腦最受遊客歡迎。博物館的館長是神經病理學家戴安娜·裡瓦斯。

神秘的人類大腦——盤點和人類大腦有關的“重口味”博物館“陋室”藏嬌的秘魯人腦博物館“恐怖”的日本大腦收藏館面向大衆的人腦主題展

裡瓦斯說,自1947年以來,秘魯神經學研究所一直在收集死亡病人的大腦進行科學研究。經過五六十年的積累,現在有這麼多的大腦樣本。博物館的展品包括死于癌症、老年癡呆症、心力衰竭和瘋牛病的病人的大腦标本。同時,由于秘魯旋毛蟲病死亡人數衆多,展品中還包括了此類死亡患者的大腦樣本。

神秘的人類大腦——盤點和人類大腦有關的“重口味”博物館“陋室”藏嬌的秘魯人腦博物館“恐怖”的日本大腦收藏館面向大衆的人腦主題展

除了患病的大腦,還有異常胎兒的大腦标本。同時,還有一個屍檢室,裡瓦斯每年都要進行100多個屍檢,這樣她就更容易把新的标本放在架子上,供公衆觀看。博物館也被稱為醫務人員的必去之地之一。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來這裡參觀研究。裡瓦斯說,她最大的樂趣是向遊客介紹各種腦部疾病,希望遊客參觀後能珍惜和關心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博物館解說隻需提前預約,成人入場券僅需1張秘魯新索爾(折合人民币2元),絕對物有所值。

<h1 class="pgc-h-arrow-right">“恐怖”的日本大腦收藏館</h1>

神秘的人類大腦——盤點和人類大腦有關的“重口味”博物館“陋室”藏嬌的秘魯人腦博物館“恐怖”的日本大腦收藏館面向大衆的人腦主題展

除了醫學工作者對人腦感興趣外,還有對人腦有強烈好奇心的普通人。日本有一個獨特的私人民辦名人大腦收藏館。如果參觀秘魯利馬的人腦博物館需要勇氣,那麼參觀這座民間人腦博物館需要200%的勇氣,因為在進入展覽館之前,你必須先看一部恐怖片。如果你認為如果你堅持看恐怖片,然後你可以欣賞展品,那你就錯了。恐怖之旅才剛剛開始。帶着一顆不安的心,參觀者将被帶到另一個嚴峻而可怕的境地——解剖實驗室。一進實驗室,你就會感覺到福爾馬林的味道。布局具有日本恐怖片的特點:解剖後的大腦放在工作台上,前面是殘肢、斷臂和紋身的皮膚,後面是福爾馬林屍體池。這種來自視覺和嗅覺的強烈沖擊,對心髒的挑戰不亞于瘋狂的過山車!策展人佐藤說,以前有個女孩怕暈過去,最後留下精神分裂症後遺症,是以在這個收藏工作的人一定要大膽,要有碩士以上學曆。目前,這個博物館大多數都是男性都在工作。

神秘的人類大腦——盤點和人類大腦有關的“重口味”博物館“陋室”藏嬌的秘魯人腦博物館“恐怖”的日本大腦收藏館面向大衆的人腦主題展

該博物館建于1913年,主要收集和研究名人的大腦。在過去的100年裡,收集了181位名人的大腦,其中包括幾個日本政客,如桂太郎、三木武夫、田中角榮、小淵惠三的大腦,以及現代日本名人、科學家和藝術家的大腦。博物館的目的是探索人腦的進化過程,研究不同種族、性别和不同智力水準群體之間人腦的異同。

目前,博物館的研究人員比較了男性和女性大腦的解剖結構,發現大腦自然分為性别。例如,隻有男性的左腦有調節語言功能的黃棕色或紅棕色斑點,而女性的大腦兩側都有這樣的斑點。是以,女性的語言天賦高于男性。

神秘的人類大腦——盤點和人類大腦有關的“重口味”博物館“陋室”藏嬌的秘魯人腦博物館“恐怖”的日本大腦收藏館面向大衆的人腦主題展

此外,研究結果顯示,黃、黑、白三種人的平均腦重量幾乎相同,這推翻了白人天生就比黃種人和黑人聰明的錯誤論斷。圖書館的研究還顯示,偉人的大腦通常比普通人重。愛因斯坦的大腦又長又大,品質為1680克。日本人大腦的平均重量是1300克。博物館裡日本名人最重的大腦可以達到1645克。同時,他們還發現,許多罪犯的大腦比普通人重。研究人員認為,這些歹徒的大腦可能也有一些特殊的能力,但他們沒有得到适當的利用,發展成扭曲。但是大腦品質和人類智力之間的關系并不是絕對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面向大衆的人腦主題展</h1>

除了專門的人腦博物館外,世界上許多綜合性的大型博物館也開始舉辦以人腦為主題的展覽。曾經,紐約自然曆史博物館舉辦了一個名為“大腦之謎”的展覽。展覽内容包括大腦的進化史、組織結構和運作,以及大腦如何協調感官、處理情緒和思考。

神秘的人類大腦——盤點和人類大腦有關的“重口味”博物館“陋室”藏嬌的秘魯人腦博物館“恐怖”的日本大腦收藏館面向大衆的人腦主題展

借助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展覽技術,通過富有想象力的藝術作品和生動的腦部掃描圖像,讓參觀者更加直覺、生動地了解大腦在千百萬年來的進化,以及大腦中分子、化學和電信号的活動,大腦進階認知功能的實作過程,以及大腦可塑性的發展過程。展覽既不太專業,也不可怕,是以适合各個年齡段的遊客。”通過展覽,參觀者将對大腦産生敬畏之情,從展覽内容中了解大腦的結構、化學作用、演化和發展過程,展覽策劃人和遺傳學家羅伯德薩爾說,一些治療老年癡呆症和帕金森病的新技術也在展出。

醫生可以通過腦部手術将電極植入患者的大腦,并利用微電流刺激來調節大腦中神經細胞的活動。到目前為止,已有超過8萬名帕金森病患者接受了這種腦深部電極植入術。同時,展覽也提出了一些倫理問題,比如這樣的治療方法是否可以用來改善健康人的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