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畫業界的繁榮,卻反過來壓榨了日本動畫制作者的生産力,也降低了大部分動畫企劃的制作品質。與此同時,底層動畫制作人的薪酬待遇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依舊難以追上日本社會的底層公司職員。
這已經是日本動畫業界的老生常談了,但如果把目光轉移到其他方面,比如說聲優,他們也理應從日本動畫數量的暴增中獲得了更多的出鏡機會,那他們的收入環境有所改善嗎?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随着日本動畫行業規模的擴大,日本對動畫制作人員的需求量也幾乎成比例地增長,畢竟動畫制作中底層員工的生産力從以前開始就被壓榨得所剩不多了。想要提高産能唯有增加人手,再加上人才增長遠遠跟不上業界規模的擴張,外包就成了必然的趨勢,而大量下放到國外的外包又反過來限制了日本本土人員的酬勞。
但聲優行業則不太一樣,由于聲優等級制度的存在,就算是頂級聲優為動畫配音,除了極少數幾位規格外的元老級聲優外,他們的酬勞都不會貴得離譜。另一方面,聲優行業從底層人員的數量到需求來說,都遠沒有動畫制作方面那麼緊繃,從底層到頂級聲優都尚有餘量。
簡單來說,很多聲優還在愁着沒工作,這也是你會聽到有人說請日本聲優比國産聲優更劃算的原因。
誇張一點說,動畫制作裡的底層職位中割動畫,幾乎是一個“有手就行”的職位,隻要不是繪畫天賦差到天怒人怨的地步,經過學習後怎麼也能到動畫公司裡追夢——别人還生怕你不來呢。
但聲優不一樣,從萌生了“想成為聲優”的想法開始,面前就隻剩下一條獨木橋,放眼望去橋上還全擠滿了人。對于如今的聲優來說,這條獨木橋的起點名為聲優養成所。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也就是日本動畫崛起之後,聲優再次成為炙手可熱的職業,聲優養成所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從聲優事務所自己建立的養成所,到與演藝有關的院校、再到獨立的聲優養成所,都是此後誕生新人聲優的主要來源。
但在育成難度和産能需求的差別下,新人聲優和新人動畫師的差別可不是一星半點,更何況聲優養成所隻是一個教育訓練機構,甚至不能提供什麼資格證,這意味着前者從養成所畢業後還不一定能成功進入聲優事務所。
兩者唯一相近的,可能就隻有剛開始工作時候的工資了,這一點在與日本動畫業界有關的作品《白箱》中就有提及。
但更多想要成為聲優的人,都倒在了聲優養成所這一步,大體上和各種興趣班體驗一日遊沒有什麼差別。而那些從聲優養成所畢業的,也隻有一成左右會選擇從事聲優工作,并找到願意接納自己的聲優事務所。
聲優事務所就是聲優生涯的第二條獨木橋,日本的知名聲優杉田智和,就曾因為新人時期所屬事務所解散而差點退出聲優行業。或許正是這些經曆,才讓部分聲優在成名後選擇自己建立事務所。
如果說聲優養成所是教育訓練機構,那麼聲優事務所就是中介公司。
很多動畫公司都不會給中割動畫人員提供基本工資,聲優事務所也不會為新人聲優提供固定酬勞,大體上就是一個隻介紹工作,卻不幹涉生活也不提供規劃的經紀人。
當事務所接到工作委托,就會安排旗下的聲優進行試鏡。至于能不能成,甚至是能不能拿到試鏡的機會,都要取決于新人聲優自己。是以“混個臉熟”對于新人聲優來說也是一條必經之路。
新人聲優的收入本身是有保障的,但前提是要得到工作,并且被成認為“聲優”。
對于聲優而言的出道,并非以平常說的“第一次配音”為準,而是被日本俳優聯合成認為一名活躍聲優,并列入聲優等級排行的最底層之中,才算是正式出道。
這時候聲優的每集動畫酬勞,才有了15000日元的最低保障,至于能拿到多少個15000日元,還得看新人聲優本身能抓住多少機會。
但這個保證聲優收入的等級制度,也反過來限制了頂級聲優的收入,總的來說就是澇的澇不死,旱的卻真旱死了。
為了得到更多的機會,聲優養成所和聲優事務所都會拼了命地往日本首都圈裡擠,這對于新人聲優而言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畢竟首都圈的生活費之高是有目共睹的。如今的後宮王松岡祯丞,就是典型的聲優養成所打勞工。
另一方面,在日本俳優聯合的聲優等級評定上,聲優的活躍年份占據了很大的比重,該項可以視為聲優的“工齡”,但又遠沒有工齡那麼好混,因為隻是給路人ABCD配音可還稱不上是“活躍”。
這個制度也不能說是不近人情,畢竟一名聲優要是隻給路人ACBD配音也能一路晉升,那他最後的結局可能就是連路人都配不成了,因為這種随便來個新人都能配的角色,必然是隻挑最便宜得不挑最好的。
15000日元,對于手遊玩家來說就是“一單半”的概念,新人聲優就算能加入每周固定出鏡一次的動畫企劃,一個月下來也不過是60000日元,最後還要扣除掉事務所的手續費和納稅的部分。
如此計算下來,這位新人聲優的收入,其實還不到天天爆肝的中割動畫師的一半,而後者尚且還隻能在業界福利機構提供的廉價出租屋裡天天吃生蛋拌飯度日。
和國内相對缺失的産業鍊相比,日本雖然有了明确的聲優追夢方法,新人聲優也有穩定可期的晉升路線,但基于聲優超長的工作壽命,長年下來也形成了極其穩固的階級,這種階級無疑會讓新人寸步難行。
其中最明顯的展現,就是近年來幾乎看不到新人聲優的崛起,除了手機遊戲這種産量高且台詞量大的企劃外,在諸如TV動畫這些傳統的領域裡,Cast表上永遠都是那麼一群老熟人。
每一位新人聲優都在竭盡全力,為的僅僅是更加接近夢想一步。
文: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