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

白居易,字樂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生于河南新鄭。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

今天複習白居易的《長相思·汴水流》,原文如下: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

這首詞的大意是:汴水流也流,向着東南方一直流。彙入泗水,接着朝東南方一直流。最後流到江蘇揚州南面的瓜州渡口,進而流入長江,向更遠的地方流去。遠遠望去,江南的群山,此起彼伏,重重疊疊,凝聚着無限哀愁。

思念悠長,就像那東流水永無止歇。怨恨深遠,就像那一眼望不到邊的崇山峻嶺。思無窮,恨亦無窮,哪兒才是盡頭,良人呀,除非你歸來才會罷休。一輪皓月當空照,讓我倆緊緊偎傍,倚樓望月。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

白居易這首《長相思》,有其特定的相思對象,就是他最寵愛的侍妾樊素。樊素善歌《楊柳枝》,故又名柳枝。随着白居易年事已高,為了不耽誤樊素的青春,多次提出放歸樊素,無奈二人日久生情,難舍難分。後白居易得了痛風病,身體每況愈下,不得不痛下決心放歸樊素。但餘情未了,在《别柳枝》絕句中說:“兩枝楊柳小樓中,袅袅多年伴醉翁。明日放歸歸去後,世間應不要春風。”可見對于樊素的離去十分傷感。這首《長相思》詞也表達了相同的情感。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

白居易這首《長相思·汴水流》是一首典型的閨怨詞作。這是中唐時期比較正規成熟的詞作,先是以景抒情,以景融情;然後直抒胸臆,寫女子久盼丈夫不歸的怨恨。進而十分形象生動地描繪了一位深閨女子倚樓懷人的豐富的情感世界。全詞以“恨”寫“愛”,用淺易流暢的語言、和諧的音律,表現人物的相思之痛、離别之苦;特别是那一派流瀉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憂傷的氣氛,增強了藝術感染力,顯示出這首小詞言簡意富、詞淺味深的特點。

整體來看,這首詞是抒發“閨怨”的名篇,構思比較新穎奇巧。它寫一個閨中少婦,月夜倚樓眺望,思念久别未歸的丈夫,心中充滿無限深情。流水蜿蜒,低徊纏綿,群山綿延,情思悠長,愁山恨水,借景抒情,寓有情于無情之中,少婦的心也随着流水而追随丈夫的行蹤飄然遠去。“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句意拙直,不假藻飾,然而深刻有味,情真意真。“月明人倚樓”,采用畫龍點睛之筆,最後才點出主人公的身份,想水想山,含思含恨,都是人于明月下、倚樓時的心事,人仍未歸,恨亦難休。

2021年10月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