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篇文章帶你看懂太平天國運動

作者:你真的還好嗎

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鹹豐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間,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等組成的上司集團從廣西金田村率先發起的反對清朝封建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農民起義戰争,是19世紀中葉中國最大的一場大規模反清運動。1864年,随着太平天囯首都天京的(南京)陷落,标志着運動失敗。

曆史背景

一篇文章帶你看懂太平天國運動

鴉片戰争後的中國

鴉片戰争失敗以後,為支付對列強的巨額賠款,同時也為了彌補财政虧空,清政府加重了賦稅的征收科派。各級官吏在征收錢糧時往往浮收勒扣,橫征暴斂,農民的負擔更為沉重。

由于西方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的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然經濟逐漸解體。鴉片貿易在戰後進一步泛濫,導緻白銀外流、銀貴錢賤的現象更加嚴重,又額外增加了農民的負擔。

殘酷的壓迫和剝削,迫使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群衆走上反抗鬥争的道路。1842年至1850年間,全國各族人民的反清起義在百次以上。清政府調兵鎮壓,但群衆鬥争彼伏此起,醞釀着更大規模的反抗。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爆發的。

說起太平天國運動,必須先介紹下洪秀全。

一篇文章帶你看懂太平天國運動

洪秀全

出生于耕讀世家的他,7歲便開始上書塾,熟讀四書五經,不過他好像與科舉無緣,三次童生試皆以失敗告終。在1843年春天,他再次參加院試,結果又失敗了。這次他徹底對科舉失去信心。

在1836年他無意翻到基督徒梁發的《勸世良言》,詳讀之後被上面的基督教義所感動,便開始宜傳他所現解的基督教教義,并稱之為“拜上帝教”"。自稱為 上帝次子,耶穌弟弟。

他最初在廣東附近傳教,但并未取得很人成功,遂說動好友馮雲山改奉基督教,并向鄉親傳播教義。

金田起義

一篇文章帶你看懂太平天國運動

1850年夏,洪秀全釋出團營令,要求會衆到廣西桂平縣金田村團營編伍,同年年底,太平軍先後在思旺和蔡村江與清軍展開戰鬥,由此開始了與清廷的武裝對立,初以“太平”為号,後建國号“太平天國”,并實行公有财産制。

1851年1月11日(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洪秀全生日,拜上帝會衆萬人在金田村“恭祝萬壽”,後世人将這一天定為金田起義紀念日。3月23日,洪秀全在廣西武宣登基稱太平王,後改稱天王。

永安建制

一篇文章帶你看懂太平天國運動

分封諸王

一篇文章帶你看懂太平天國運動

封王

1851年秋,太平軍占廣西永安州(今蒙山縣)。12月在永安城分封諸王,封原中軍主将楊秀清為“左輔正軍師”東王,稱九千歲,原前軍主将蕭朝貴為“右弼又正軍師”西王,稱八千歲,原後軍主将馮雲山為“前導副軍師”南王,稱七千歲,原右軍主将韋昌輝為“後護又副軍師”北王,稱六千歲,原左軍主将石達開為翼王,原副将劉陸然為黑神王,并诏令諸王皆受東王節制。太平天國在南王馮雲山的構想基礎上建立了初期的官制、禮制、軍制,推行自創的曆法——“ 太平天曆”。

定都天京

一篇文章帶你看懂太平天國運動

天王府

1853年1月12日,太平軍攻克武昌。3月19日攻克江甯(今南京),兩江總督陸建瀛陣亡。1853年3月29日,洪秀全在楊秀清和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的跪迎歡呼聲中,進入金陵城,暫住藩習衙署,不久修繕兩江總督衙門,改作天王府,并宣布定都金陵,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了與清王朝相對峙的太平天國農民政權。

出師北伐

一篇文章帶你看懂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軍北伐

1853年5月8日,林鳳祥、李開芳等奉命率師兩萬餘人北伐。北伐軍雖然一度進至天津附近,因孤軍深入,被清軍圍困。1855年3月,林鳳祥在直隸東光縣連鎮受傷被俘,不久被押到北京處死。李開芳在山東茌平縣馮官屯被俘,6月在北京被處死。

西征及天京解圍

一篇文章帶你看懂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軍西征

1853年6月3日,胡以晃、賴漢英、曾天養、林啟榮等奉命督戰船千餘,溯江西征。先後攻下安慶、九江、武昌等地。為反擊太平天國,1853年3月底清欽差大臣向榮在金陵城外孝陵衛建“江南大營”。4月16日,清欽差大臣琦善在揚州城外建“江北大營”。1854年,西征軍在湖南遭遇建立立的湘軍抵抗,湘軍反攻至九江附近。1855年初,翼王石達開大破湘軍,複陷武昌。1856年4月5日,太平軍再克揚州,攻破“江北大營”。1856年(鹹豐六年)6月,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解天京三年之圍。清軍統帥向榮在8月9日自殺。

天京事變

太平天國前期,軍政大事由軍師負責,洪秀全退居幕後少理朝政,大權落在東王楊秀清手上。1856年太平軍攻破清軍向榮的“江南大營”,解天京三年之圍後,東王楊秀清見當時太平天國形勢大好,便另有圖謀。楊假裝“天父下凡”迫天王将自己由“九千歲”封為“萬歲”。北王韋昌輝在這時請求天王誅殺東王,天王不肯。後來,陳承瑢向天王告密,謂東王有弑君篡位之企圖,天王密诏北王、翼王及燕王秦日綱鏟除東王。一直與楊秀清有沖突的韋昌輝在9月1日到天京,與秦日綱在夜間入城,2日淩晨偷襲東王府,楊秀清及其家人被殺,東王幕府部屬、他們的家人及其他軍民共2萬多人亦被殺,史稱“天京事變”。翼王石達開抵天京後,責備韋昌輝濫殺,二人不歡而散。石達開當夜逃出金陵城外。其後在天王洪秀全的密令下,韋昌輝盡殺翼王府中家屬。石達開在安徽舉兵靖難,上書天王,請殺北王以平民憤。天王見全體軍民都支援石達開,遂下诏誅韋。11月,石達開奉诏回京,被洪秀全尊為“義王”,合朝同舉“提理政務”。他不計私怨,追究屠殺責任時隻懲首惡,不咎部屬,北王親族也得到保護和重用,人心迅速安定下來。盡管武昌在石達開回京後不久即因糧盡援絕而陷落,但在石達開的部署下,太平軍穩守要隘,伺機反攻,陳玉成、李秀成、楊輔清、石鎮吉等後起之秀開始走上一線,獨當一面,内讧造成的被動局面逐漸得到扭轉。天京事變後,太平天國合朝推薦石達開主持朝政,但洪秀全卻忌憚石達開的聲望才能,不肯授予他“軍師”的地位,隻封他為“聖神電通軍主将義王”,局勢稍見好轉後,又對他産生謀害之意。且洪秀全又以其兄長洪仁發制肘他。為免再次爆發内讧,石達開被迫率數千人逃出天京,前往安慶。最後在四川紫打地與清兵戰鬥,戰敗被清兵誘降,被押返成都淩遲處死。天京事變使三王被殺,翼王遠走,是太平天國的轉折點。

石達開遠征

一篇文章帶你看懂太平天國運動

石達開

一篇文章帶你看懂太平天國運動

石達開東征

1857年9月,洪秀全迫于形勢的惡化,遣使請石達開回京,石達開上奏表示不會回京,但會調陳玉成、李秀成、韋俊等将領回援,并以“通軍主将”身份繼續為太平天國作戰。洪秀全诏準了這一方案,天京官方遂承認石達開此後的作戰是太平天國的遠征活動。此後,石達開先後轉戰于天京外圍的閩、浙、贛等省,牽制大量清軍,支援天京、安徽戰場。1859年年春,石達開入湖南,發動“寶慶會戰”,欲取上遊之勢,再下趨湖北,配合安徽太平軍作戰,并伺機分兵入川。彼時湘軍正計劃分兵三路進攻安慶,聞石達開長驅直入湖南腹地,軍心全線動搖,隻得将因勢利導,全力援湘。面對湘軍的重兵馳援,石達開孤軍作戰,未能攻克寶慶,被迫退入廣西休整。1861年年9月,石達開自桂南北上,為北渡長江,奪取成都,建立四川根據地,轉戰蜀、黔、滇三省,先後四進四川,并于1863年4月渡過金沙江,突破長江防線。但為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漲水所阻,陷入重圍,多次突圍不成。時任四川總督的駱秉章遣使入太平軍中談判。經協定,太平軍自行遣散四千人,剩餘兩千武士保留武器随行,在石達開被押往成都後,清軍背信棄義,兩千太平軍被屠戮。1863年6月27日,石達開在四川成都被淩遲,餘部堅持戰鬥。

太平軍東征和清軍反擊

一篇文章帶你看懂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軍東征

1860年2-5月,李秀成在第二次擊破清軍江南大營後,乘勝攻下江蘇南部多個地方。同年9月,太平天國部署第二次西征,以陳玉成、李秀成軍為江北江南兩支主力,目的為進攻清軍後方以援救安慶。

1861年上半年,北路的陳玉成因英國官員幹預而不敢進攻武漢;南路的李秀成進至湖北東南部,在附近地方招兵30萬人,李知道其他太平軍吃敗仗後,放棄進攻武漢三鎮,改向東進軍,攻下浙江大部份地區。

1861年9月,安慶失守。

1862年1月,李秀成率軍攻上海,清軍和洋人聯合抵抗,太平軍久攻仍未能占領上海。此戰引起控制上海的西方列強不滿,太平天國影響歐美各國在華利益,西方各國對太平天國運動轉向反對。5月,陳玉成在壽州被叛徒苗沛霖逮捕,押送清軍勝保。同年6月陳玉成被清軍處死。

1862年(同治元年)6月,洪秀全指令李秀成回援天京,李集結二十萬人兵力,10月起大戰湘軍四十多天,未能取勝。12月,李秀成奉命北渡長江。同年李鴻章攻江蘇南部,左宗棠攻浙江。

1863年12月4日,蘇州守将譚紹光被部下殺死,蘇州失守

天京陷落與敗亡

1863年12月21日,天京外圍要塞盡失,并苦缺糧食,忠王李秀成建議“讓城别走”,洪秀全不準。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多日以野草充饑後病逝,幼天王洪天貴福繼位。

湘軍攻破天京後太平軍放火燒城,湘軍在大肆搶劫後也到處縱火。

李秀成、洪仁玕護送幼天王突圍。李秀成讓好馬給幼主,混亂中與幼主失散,于同月22日在南京城外方山被俘,于8月7日被曾國藩處死。

10月9日,洪仁玕在江西石城(今江西石城縣木蘭鄉新河村古嶺組)兵敗被俘,11月23日在南昌被殺。

10月25日,幼天王洪天貴福在江西石城荒山山洞被搜俘,11月18日在南昌被淩遲處死

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戰争太平天國運動至此結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