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婚燕爾,新娘子為何要“三天回門”?古代家長的做法太智慧了

作者:公子乂

新婚燕爾,新娘子為何要“三天回門”?古代家長的做法太智慧了!壓箱底的現代含義大家都懂,舊時的“壓箱底”,有多少人見過?

新婚燕爾,新娘子為何要“三天回門”?古代家長的做法太智慧了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青年男女到了适婚年齡,組建自己的幸福小家庭,是人生之常。男婚女嫁是人生成長過程中的重大事件之一,是以,從古至今的婚禮都注重儀式感。其間,還流傳下許多約定俗成的婚姻習俗,比如,合卺酒、鬧洞房、三天回門,還有陪嫁的壓箱底,這些看似毫不相幹的“碎事”,其實蘊藏着古人的大智慧的——他們給予新婚的,是一組生動形象的“新婚課”。

古婚俗,拜完天地後,一對新人得喝合卺酒。什麼是合卺酒呢?合卺酒,即古人的“交杯酒”。

新婚燕爾,新娘子為何要“三天回門”?古代家長的做法太智慧了

古人的交杯酒為何叫合卺酒呢?這得要先弄清楚“卺”字是啥。卺,讀作jǐn,古代結婚時用作酒器的一種瓢。這種瓢的原材料為瓠瓜,俗稱苦葫蘆,味苦不可食,多用來做瓢。在古代,結婚時人們用它作盛酒器;合卺,始于周朝,為舊時夫妻結婚的一種儀式。古人結婚儀式上,會把一個匏瓜剖成兩個瓢,而又以線連柄,新郎新娘各拿一瓢飲酒,同飲一卺,象征婚姻将兩人連為一體。喝了合卺酒就是一家人了,是以,古人成婚又稱合卺。

新婚燕爾,新娘子為何要“三天回門”?古代家長的做法太智慧了

新人喝合卺酒的習俗,在有些地方又演變為喝“團圓酒”,時間一般在正式婚宴結束後,後廚再專門為新人準備一桌酒席,由族中能說會道的已婚女子來主持,每給新娘子夾道菜,還不忘送上一句美好的祝福。比如,在我們老家,就有這樣的喊頭:“吃個菜蔸,來個小秃(小秃,意指男孩兒。來個小秃,就是生個兒子)”“吃個菜杆,來個小嵬(小嵬,指的也是男孩兒)”這樣的“團圓酒”,是有着極強的暗示性的,那就是,既為人婦,接下來就是要承擔起為夫家延續香火的重任。

新婚燕爾,新娘子為何要“三天回門”?古代家長的做法太智慧了

喝完團圓酒後,下一個環節就是鬧洞房了。老家有句俗話,叫“新人房中無老少”,說的是,鬧新房時,是不受傳統禮節限制的,無論長輩還是晚輩,都可以放開了給新人開玩笑。這樣,一是讓新娘子能對夫家的親人有個感性了解,增加感情互動,另外一個,就是鬧新房中的主題,與喝團圓酒時的内容是一樣的,仍是以夫妻生活相關的。這樣的鬧,目的是讓新娘慢慢适應新環境,在與衆人的調笑中,放下羞澀,為晚間的千金不換的“春宵一刻”作好準備。

新婚燕爾,新娘子為何要“三天回門”?古代家長的做法太智慧了

衆人鬧完了,瘋累了,便陸續散去,新房才徹底屬于一對新人。那麼,新婚之夜的高潮就适時而至。

新婚過後,一般的地方都有三天回門的習俗。回門又稱歸甯,是新婚夫婦真正意義上第一次回娘家省親,夫婦二人雙雙對對,參拜女方父母,自然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禮節.這時的新郎見到嶽父嶽母,就應改口為爸爸、媽媽,為整個婚禮正式收尾。嶽家還要設宴款待新女婿,有的女方親戚還要鬧女婿。

新婚燕爾,新娘子為何要“三天回門”?古代家長的做法太智慧了

古人之是以選擇小夫妻新婚三天回門,是因為,那時的新婚男女,在婚前是沒有交往的,積攢了很久的激情,在新婚之夜突然暴發,新娘子的身體有時會承受不了傷痛的,是以,這時得給她一個休息、緩沖的時間,回到娘家是最好的休息,因為,古代的婚俗中,出嫁女歸甯,在娘家是不能與夫君同房的,這樣,她就可以安安靜靜地睡個好覺了。

新婚燕爾,新娘子為何要“三天回門”?古代家長的做法太智慧了

​另外,三天回門,也是給新娘子與母親或娘家嫂子們一個私密交流的時間,主要話題,是新娘子這兩天的夫妻生活是否和諧,如果兩人的相處出了問題,娘家的已婚婦人給出建議與解決辦法。畢竟,那時的人都很封建,這種私密之事,在女子未出嫁前,是很難開口交流的。

新婚燕爾,新娘子為何要“三天回門”?古代家長的做法太智慧了

為了彌補夫妻生活指南缺失的這一短闆,古人還想了一個歪招,那就是在女子出嫁時,娘家會陪嫁一份“壓箱底”。所謂壓箱底,中國古代有一種為新婚夫妻進行啟蒙教育的實用工具。它或是一種瓷器,有的比拳頭還小一些,外形多作水果狀,有蓋,内藏一對呈交合狀的男女;也或是一些畫片,上面描繪的也是男女之事。平時,人們把它放在箱底以辟邪,等到女兒出嫁前,母親就會把“壓箱底”取出來,揭開蓋以示女,讓她體會“夫妻之道”。

新婚燕爾,新娘子為何要“三天回門”?古代家長的做法太智慧了

《紅樓夢》中寫道,丫環傻大姐在大觀園假山上撿到“兩個妖精打架”的香囊就屬此類。因為古代傳統文化認為,閨閣之樂極其隐私,不足為外人道,否則便傷風敗俗,未出嫁的女子更不宜觀看。是以這些東西雖普遍流傳,卻總是秘不可宣,以至于丫環撿到一個繡春囊竟引發軒然大波,造成賈府主子抄檢大觀園的行動。

而現代人所說的“壓箱底”,一般是指看家的寶貝,或者壓在箱底的值得珍惜或珍藏的有一定意義的物件,又比喻把看家的本領都用上了。

新婚燕爾,新娘子為何要“三天回門”?古代家長的做法太智慧了

在結婚這件事上,古人可謂是煞費苦心,從合卺酒、鬧洞房、三天回門,到陪嫁的壓箱底,無一不包含着巨大的愛心與善意。隻是,随着時代的發展,人們觀念的更新,有些事情,人們在婚前就已經輕車熟路了,新婚就變得沒有那麼神秘與恐怖了,是以,作長輩的再不需要如此大費周折了,這些陳規舊習才逐漸被現代人所抛棄。

(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