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泡沫中狂歡的日子不多了,做好破滅的準備

“去化成為房企第一要務,雖然房地産市場經曆了短暫的複蘇階段,但是如今市場熱度正在穩步回落。”

這是易居老總丁祖昱在近期文章中的言論,雖然隻有短短的一句話,但是我們從中可以解讀出兩層意思:首先,現階段商品房成交量呈現下行趨勢,截止到9月,全國百城商品住宅庫存量達到了60169萬平,環比漲幅4%,也就是說很多房子都沒有賣掉;其次,去化周期延長,例如北京、廣州超過1年,太原、大連、沈陽等城市更是超過了2年——這意味着對于房企來說,如何盡快賣掉房子就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在泡沫中狂歡的日子不多了,做好破滅的準備

事實上,在2021年中期業績投資人會議上,房産大佬孫宏斌對下半年房地産市場用了兩個字形容:慘烈。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第一是部分房企迫于資金壓力,為了盡快降低負債,紛紛開始降價賣房,然而,這樣做并不利于市場長久發展,特别是等到行情好了之後,仍然會選擇擡高價格;第二是調控力度不減,購房者對漲價預期逐漸失去信心,銷售量開始下滑,壓力就更大了。

對此,筆者認為資金是房企生存的重要基礎,而截止到2021年上半年,房企資金來源結構中,個人按揭和銀行貸款是房企獲得資金的重要方式,占比約30%。同時相比較銀行貸款,通過賣房獲得資金不僅沒有利息,而且速度也更快,特别是在央行收緊貸款的大環境下,不論是大中型銀行還是小型銀行及農商行,對房地産貸款占比均提出了上限,最高為39.5%,而最低則隻有28%。

在泡沫中狂歡的日子不多了,做好破滅的準備

專家建議:月薪低于7000元不建議買房。購房者:資料要結合實際情況。

不可否認,除了用來居住之外,買房更多是為了相應的配套資源,例如小孩上學、子女結婚都需要用到房子,而現實情況是對于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買房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就以國家統計局的資料為例,9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額為15748億元,銷售面積為16139萬平方米,經過計算可知每平單價為9757元,也就是說一套房子的總價在百萬左右,除了首付之外,每個月至少要承擔房貸約3500元。

說到這,看起來财經專家葉檀的看法還是有道理的,除去房貸之外,還有車貸和日常基本開銷,如果月薪低于7000元,想要維持生活确實有難度。可是,筆者認為資料計算終歸要結合現實,在很多情況下,買房是很多家庭的必經之路。

在泡沫中狂歡的日子不多了,做好破滅的準備

然而,也有專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房價并不高。例如據統計,目前全國房價收入比為12.9,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在沒有任何開銷的情況下,購房者大約需要12.9年就可以在城市購買一套房子,可能有人會說,這個時間并不長,是以國内房價不高,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很顯然,答案是否定的,按照國際慣例,當房價收入比在3到6之間為合理水準,而根據機構統計顯示,在對全國100個大中城市為樣本的統計中,大部分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分布于10到20區間,其中最高的達到了41.6,從中就能看出各個城市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如果再把日常開銷也計算在内,買房時間或進一步延長。

在泡沫中狂歡的日子不多了,做好破滅的準備

其實從第一次房改開始,房子就成為商品在市場上流通,随着時間的推移,為了抵消通脹影響,很多人就把目光放在了房子上面,紛紛把閑置資金擁有投資房産,可是這樣做不僅間接推動了房價,還導緻了房屋空置率過高的情況,例如根據西南财經大學的預測,國内房屋空置率保守估計在20%以上,其中三四線城市因為人口外流,是以房屋空置率可能更高。

而這點也能從央行統計的資料中看出,在以全國3萬餘戶城鎮家庭為樣本的調查發現,其中41.5%的家庭擁有兩套及以上住房,這意味着除了用于居住的一套住房之外,至少還有一套住房處于空置狀态,而這也間接推動了樓市泡沫變化。

在泡沫中狂歡的日子不多了,做好破滅的準備

為了穩定房地産市場,與此同時解決泡沫問題,近期也有消息稱,房産稅的試點工作即将開始,時間為五年,這也意味着對于持有多套房的人來說,每年持有房産的成本勢必會增加,這點值得關注。說到這,筆者還想起了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的一句話,在泡沫中狂歡的日子不多了,做好破滅準備。

歡迎關注@無錫樓市百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