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作者:弧光未來影藝科技中心

100年前,電話亭首次出現在英國的街道上,它經常被當作我們的典型地标之一。然而,在電影中,它往往扮演着更加颠覆性的角色。作為非法談判的秘密空間或掩蓋談話的手段,螢幕上的電話亭是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這與吉爾斯·吉爾伯特·斯科特爵士設計K2的初衷大相徑庭。其明亮的朱紅色色調在1924年取代了1921年的原始設計,目的是在緊急情況下使電話亭脫穎而出。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這種新型電話亭的秘密用途的早期例子可以在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1929年的無聲驚悚片《訛詐》中找到。弗蘭克(約翰·朗登飾)揭露了艾麗絲(安妮·奧德拉飾)在謀殺現場她父親煙草店的電話亭裡留下的手套,然後向當局隐瞞了證據。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在《四海本色》(1950)中,哈瑞·法比安(理查德·威德馬克)一開始是個狡猾的騙子,利用女友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旁的電話亭騙她離開,以偷取一些現金。在影片的最後,當他被倫敦的摔跤黑社會追捕時,哈瑞在電話亭裡給菲戈勒(詹姆斯·海特)打了一個絕望的電話,但菲戈勒最終背叛了他。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同年,巴茲爾·迪爾登的作品《寒夜青燈》中有一個短暫的瞬間,電話亭被用作緊急用途,一名公衆在槍擊案發生後将逃跑車輛的牌照傳給了附近電話亭裡的一名男子。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電話謀殺案》是希區柯克的另一部電影,其中電話亭是其懸疑情節的關鍵。當湯尼(雷·米蘭德飾)計劃殺死他的妻子瑪戈(格蕾絲·凱利飾)時,他從一個裝有全長玻璃闆的電話亭給她打電話,這是他複雜計劃的一部分;他的罪行隐藏在衆目睽睽之下。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巴茲爾·迪爾登的驚悚片《受害者》中也使用了電話亭,大部分情節發生在倫敦的街頭,講述了同志者被敲詐的故事。次年,《不要和陌生男人說話》講述了一個警示故事:一個女孩被一個定期打到她的公共汽車站電話亭的匿名聲音所誘導。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近十年後,在邁克·霍奇斯的黑幫劇《找到卡特》(1971)中,傑克·卡特(邁克爾·凱恩飾)在家鄉的一個電話亭裡打了一個關鍵電話,這個紅色的地标在紐卡斯爾農村的背景下非常顯眼,就像他一樣。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伊普克雷斯檔案》(1965)令人震驚的電影攝影反映了其洗腦和間諜活動的令人費解的故事。哈裡·帕爾默(邁克爾·凱恩飾)和豪斯馬丁(奧利弗·麥克格裡維飾)的打鬥也不例外:我們透過附近電話亭的紅色玻璃觀察他們的混戰。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倒計時》(1969)還讓我們看到,科琳(克萊爾·蘇克裡夫飾)在給朋友韋恩(珍妮·艾加特飾)打了電話後,不知不覺地上了一個危險殺手的車裡。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在1970年的《迷幻演出》中,查斯(詹姆斯·福克斯飾)自衛殺死對手後的瘋狂恐慌,通過幽閉恐怖的高角度和電話亭中搖晃的手持錄影機得到了強調。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看似無害的電話亭也可能是欲望的入口。它們在公共空間中提供了一個綠洲,在那裡可以展示私人的自我。例如,在彼得·格林納威的短片《親愛的電話》(1976)中,紅色電話亭的靜态、紀錄片式的鏡頭與對不可能的電話經曆的詳細、親密的描述并列。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在大衛·裡恩執導的《深情的朋友》(1949)中,史蒂文(特瑞沃·霍華德飾)在電話亭裡與瑪麗(安·托德飾)重燃情愫。後來,他們關系的結束以他走進電話亭給他妻子打電話為标志。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另一個關于“禁忌”浪漫的故事,《碧水情瞳》(1964)講述了凱特(麗塔·塔欣厄姆飾)在當地電話亭裡接尤金(彼得·芬奇飾)的電話的故事。這是遠離她粗魯的室友巴巴(琳恩·雷德格瑞夫飾)的隐私時刻。

在電影的結尾,他們意識到他們的關系無法繼續下去。凱特準備和巴巴乘船從愛爾蘭去倫敦,是以她試着從附近的電話亭聯系尤金,但沒有成功。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在20世紀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一種罕見的K8模型被采用,在《葛萊哥裡的女友》(1980)中可以看到,卡羅爾(卡洛琳·格思裡飾)在電話亭裡換衣服。全高的玻璃窗凸顯了她的暴露癖。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紅色電話亭也被用來強調“英國特色”。例如,在《東就是東》(1999)中,汗家族秘密地聯系了與他們斷絕關系的兄弟,他拒絕巴基斯坦的傳統,而支援英國的價值觀。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在蘇格蘭偏遠的弗内斯村,《地方英雄》(1983)的紅色電話亭在蔚藍的海岸線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這個陳舊的展位是美國商人麥克(彼得·裡格特飾)與休斯敦辦公室聯系的唯一方式。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雖然《地方英雄》的電話亭是弗内斯整體古樸的一部分,但在1945年的《我走我路》中,邁克爾·鮑威爾和埃默裡克·普雷斯伯格在類似的環境中展示了一個與穆爾的自然美景不同的現代電話亭。

瀑布的聲音蓋過了她的電話,反映出瓊(溫迪·希勒飾)對這個與世隔絕的島嶼的愛超過了她的大都市生活。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GPO在農村地區安裝電話亭時,有時也會發生沖突。托基爾(羅傑·萊伍賽飾)解釋了他的島民同胞卡特裡奧納(帕梅拉·布朗飾)是如何拒絕在山頂上安裝電話亭的。

同樣,20世紀80年代BFI Player上的新聞片顯示,伍斯特郡的一個社群為保持電話亭的綠色以與周圍的鄉村環境相融合而鬥争。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電話亭也曾出現在許多喜劇場景中,最著名的莫過于《賊博士》(1955)中的竊賊們擠進電話亭來偷聽他們的搶劫。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比林斯蓋特的大不列颠》(1933)用一組三個電話亭,幽默地捕捉了勞工階級魚店老闆轉變為電影音樂制作人的過程。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20世紀80年代,老舊的電話亭成為笑話的焦點,公共電話亭看起來似乎越來越多的故障并且過時。在《分秒不差》(1986)中,約翰·克裡斯飾演的校長沮喪地敲打着本來就有問題的電話,而旁觀者大喊“他們又在破壞那些電話了!”

雖然《我與長指甲》(1987)的故事背景設定在20世紀60年代末,但Withnail(理查德·E·格蘭特飾)在電話亭裡給他的經紀人打電話,向接線員抱怨投币系統有問題。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2008年的青少年喜劇《野孩子》取笑了電話亭廣告的肮髒一面,當時波比(艾瑪·羅伯茨飾)和她的朋友将她的臉貼在一個應召女郎的海報上,以此來惡搞冷酷的女頭目哈裡特(喬治雅·金飾)。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電話亭與其說是一種有用的設施,不如說是一種旅遊的象征。它在國際熱門影片和時代作品中的使用,如《哈利·波特與鳳凰社》(2007)、《克裡斯托弗·羅賓》(2018)和《火箭人》(2019)等,都依賴于它作為公認的英國象征的地位。

影視中的電話亭:通往犯罪和欲望的大門

随着全國各地的電話亭越來越少,或被重新用于不同的用途,像這樣的電影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時間膠囊,讓我們瞥見了這個标志性的盒子并對其進行了令人難忘的颠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