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必生龍種之薄姬,成就文帝

作者:軒轅薦

秦漢之際,頗多史事被冠以神異色彩,如高祖劉邦斬白蛇起事,老妪在芒砀山野哭,言赤帝子斬白帝子;劉季在芒砀山幽僻之地寄身避禍,随處遷移,蹤迹不定,卻被呂雉帶着娃直接找到,呂雉:“不瞞君說,君背父母,棄妻孥,潛身岩谷,隻能瞞過别人,怎能瞞過臣妾。不論君在何地,上面總有雲氣蓋着,妾善望雲氣... ...”

或許,劉季夫妻早有謀劃,各種聯合造勢,不愧是夫妻,默契萬分。

「史」必生龍種之薄姬,成就文帝

魏公子豹,妾薄氏“将來必生龍種,當為天子”

卻說魏公子豹,以魏國王室後人身份,被西楚霸王封為魏王,轄河東之地,都平陽。時河内有老妪許氏,具相人術,言無不中,世人稱為許婦。魏豹特召許婦前來,遍相家屬。待看到魏豹衆多妾室之薄氏女子,不勝驚谔道:“将來必生龍種,當為天子。”

魏豹驚喜萬分,當此亂世,妾能生龍種,豈不是自己也有機會問鼎至尊。因有了此念,漢王劉邦定三秦,魏豹降漢。劉邦在彭城戰敗後,魏豹又叛漢,他想着有子為帝,必須由自身先立基業,方可造成帝系。若盡管臣事漢王,如何獨立,如何贻謀,是以決議叛漢,負隅自雄。漢王遣韓信擊敗并俘虜魏豹,魏豹又随漢軍守荥陽,後再次受到楚軍圍攻。同守荥陽的周苛等人認為魏豹反複無常,是潛在的危險,遂殺魏豹。

「史」必生龍種之薄姬,成就文帝

《史記》外戚世家第十九

荥陽降魏豹後,漢王命将魏豹家眷,除老母年邁不能充役外,餘皆沒入為役。豹妾薄姬,身為罪人,充當賤役,被發往織室工作。一年有餘,未見漢王面。某夜,竟得了個夢兆,夢見蒼龍據腹,大驚而醒。默思此夢主何吉兇,一時也無從詳起。

遲至夜間,忽接内使宣召,叫她入侍。于是乎略略整妝,前去應命。及見過漢王,在旁侍立,卻是舊時好友、因未發迹時約定『先貴無相忘』,、先幸于漢王,此時薄姬落難,她二人非是『無相忘』,卻是反而譏笑于她。偏偏漢王心慘然,憐薄姬,是日召而幸之。

卻是一擊即中,薄姬一夜寵幸,便得懷胎,十月滿足,生得一男,取名劉恒。之後,薄姬很少再見劉邦,更别說再次寵幸,幾乎就是被遺忘了。

高祖劉邦在位時,劉肥、劉盈、劉如意等得寵得兒子甚多,劉恒八歲時,劉邦親征平定代地諸侯陳豨的叛亂後,冊封劉恒為代王,可見,這塊地本不是王侯封地,劉恒當時也不太受重視。

一年多後,高祖崩,劉盈即位,呂太後擅權。諸禦幸姬之屬,呂太後怒,皆幽之,不得出宮。而薄姬以希見故,得出,從子之代。【史記,外戚世家第十九,薄太後】

上段文言文意思比較直白易懂,直接引用,更有韻味。

「史」必生龍種之薄姬,成就文帝

代王在藩地十五年,因為薄姬的不受寵,代王本身也不被重視,幾乎也被呂太後遺忘,代地倒是被他治理得很是不錯。期間劉肥、劉如意等人,入朝的時候或被削減封地,或被謀害。等到後來呂太後去世,陳平周勃鏟除諸呂勢力,根據劉邦白馬之盟的誓約,找尋劉姓皇子,之前被劉盈、劉肥、如意等皇子耀眼星光覆寫的劉恒,成了最好的選擇。加之他在代地的治理頗有成效,更是助其堅定朝臣的信心。

于是,代王劉恒進京接收帝位,是為文帝。其母薄姬,曆經魏王豹的驚喜寵幸,視若正室,後又身為罪人,充當賤役,僥而被高祖寵幸一夜,生下劉恒,繼續幽居一隅,看戚夫人、呂後等各種争鬥。心中的萬丈波瀾,最終歸為與世無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

可憐了那魏豹,薄姬尚未懷胎,就做着自己兒子當皇帝的美夢,決意叛漢,負隅自雄,求福得禍,一敗塗地。

當秦末漢初,天下征戰已久,薄姬以自身經曆,悟到不争即是大争,提倡與民休息,影響到文帝,确實是當時時代的正确方向。于是有了漢初的文景之治,青史千古傳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