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離譜的券商分析師:股票大漲4倍後瘋狂唱多,慘遭董秘“打臉”

作者:銳眼财經

今年以來A股市場交易持續火熱,特别是近兩個月,截至到今天已經連續26個交易日成交量過萬億,說明股票市場交易十分活躍。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一些“外行教内行做事”的現象,而作為賣方分析師的券商機構釋出的“神預測”也越來越多。

前有中信證券高喊貴州茅台年内上3000元被啪啪打臉,再有國信證券“大膽”預測甯德時代2060年營收将達到1714億,這是券商機構單方面唱獨角戲的。

除了唱獨角戲外,還有互動的。

前段時間A股半導體大漲,某基金經理在微信群裡直怼中芯國際某高管不懂晶片,這事還搞崩了當時漲勢不錯的晶片股。

到今天,這個圈子裡的互動方式又有新花樣了,中信建投某分析師在朋友圈分享對上市公司巨星科技(002444.sz)的業績預測研報,巨星科技的董秘直呼“業績預測太激進公司做不到”。

面對剛執業2年的分析師,董秘直呼公司做不到

8月23日晚間,巨星科技釋出半年報,上半年實作營收44.50億、同比增長16.44%,實作歸母淨利潤7.28億、同比增長15.26%,但扣非淨利潤卻出現了下滑。

離譜的券商分析師:股票大漲4倍後瘋狂唱多,慘遭董秘“打臉”

(巨星科技半年報截圖)

8月24日,中信建投立即跟進釋出了一篇題為《巨星科技(002444):自有品牌、動力工具和跨境電商三個次元均表現出色》的研報。

離譜的券商分析師:股票大漲4倍後瘋狂唱多,慘遭董秘“打臉”

研報顯示,預計2021年北美工具需求将持續高景氣,疊加歐洲需求複蘇和供給格局優化,公司将把握市場機遇,同時通過内生外延發展自有品牌,借助跨境電商助力自有品牌占比提升,預計2021-2023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别為16.98、21.64、26.69 億元,同比增長25.74%、27.45%、23.34%,對應21.37、16.77、13.60倍PE,維持“買入”評級。

針對這份業績預測,巨星科技董秘直接在中信建投某分析師朋友圈下面回複“業績預測太激進了,公司做不到啊。”

離譜的券商分析師:股票大漲4倍後瘋狂唱多,慘遭董秘“打臉”

(圖檔來自網絡)

這事還是挺新鮮的,賣方機構使勁鼓吹、推薦,公司内部人士竟然跑出來潑涼水、說喪氣話,這跟以往的劇本都不太一樣啊!

釋出這份具有争議性研報的是中信建投的呂娟,通過中國證券業協會從業人員查詢系統查詢發現,在中信建投執業的這個呂娟的執業崗位為證券投資咨詢(分析師),登記日期顯示為2019年8月5日,也就是說這位分析師在中信建投執業剛滿兩年。

離譜的券商分析師:股票大漲4倍後瘋狂唱多,慘遭董秘“打臉”

(中國證券業協會官網截圖)

由于這件事已在網上廣泛傳播,或許迫于輿論壓力,中信建投方面好像已經把這份研報删除了。微信群裡的連結打開已顯示删除,專門收錄研究報告的慧博軟體平台也顯示已經删除。

2年大漲近4倍,還要吹?

巨星科技是一家主要做五金工具的公司,主要産品包括手工具、動力工具、雷射測量儀、存儲箱櫃四大類,主要用于家庭住宅維護、建築工程、車輛維修養護、地圖測量測繪等領域,屬于通用制造、工業機械行業,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自2010年7月上市以來,巨星科技的業績可謂一路穩步增長,隻是業績增速有所變動,2009年淨利潤為2.15億,2020年達到13.5億,年複合增速20%。

離譜的券商分析師:股票大漲4倍後瘋狂唱多,慘遭董秘“打臉”

(巨星科技淨利潤,來源:同花順網站)

但公司股價表現則具有比較明顯的周期波動,上市當年漲80%,2011年初-2012年7月跌超66%,2012年7月-2015年6月暴漲7倍,然後2015年6月-2018年10月又暴跌超73%,從2018年10月-今年2月高位最大漲幅近5倍,從去年4月至今年2月高位漲幅也有近4倍,但目前已經較高位跌去20%,最新市值393億!

離譜的券商分析師:股票大漲4倍後瘋狂唱多,慘遭董秘“打臉”

(巨星科技曆史股價走勢截圖)

自上市以來,巨星科技業績增長5倍,股價上漲12倍,說明公司股價并未完全脫離業績而随意炒作,股價還是有一定業績支撐的,但未來股價還能不能上漲就得看未來公司業績增長如何了。

這個問題又回到巨星科技董秘與中信建投分析師的互動話題上來了,分析師認為未來三年公司業績增幅可以達到25.74%、27.45%、23.34%,但董秘卻說公司做不到。

是董秘謙虛呢還是事實呢?銳眼哥覺得,董秘說做不到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曆史公司業績複合增速也就20%,而随着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這個增速也會逐漸降低,更何況公司去年的業績雖然增長了50.85%,但今年還能增長50%嗎?或者能增長分析師預測的25.74%嗎?

從半年報來看的确是有一定難度的,半年報業績增速不僅低于20%,而且扣非淨利潤還是下滑的,單季度資料也顯示公司業績增速已經連續3個季度持續下滑!

隻能說一句,外行大膽、内行謹慎。

如何看待券商研報?

最後再來聊一下如何看待券商研報這個問題,針對這個問題,其實很多人心裡都有非常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堅決不信!

因為,從曆史來看這些研報的推薦根本不靠譜,當券商機構頻繁釋出研報推薦某家公司的時候,往往就是公司股價的一個階段高點,這個現象在A股幾乎是100%的機率。

有些人因為看了研報推薦而買入,反而遭遇大虧,這樣的事多了,大家對券商的研報也就逐漸免疫。特别是近來出現的各種稀奇古怪的研報,更多隻是當個笑料罷了,沒人相信!

其實,研報這個東西,聽上去很高大上,是一種很嚴謹、很正兒八經的東西,分析師發出來就是大幾十頁的那種,實際上裡面真正有用的東西不多,特别是分析師的預測最沒用,這就跟算命一樣,估計比算命還不靠譜,算命還講究個五行八卦啥的,券商預測業績、股價這事,多數都是一拍腦門決定的。

而研報裡面可取的東西,除了對中長線投資者有用之外,對短線投資者也沒啥用處。銳眼哥認為,機構研報裡面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分析師對公司商業邏輯、市場佔有率、競争格局、技術壁壘等的分析及相關資料,一聽這顯然是“價值投資者”的菜。

其實,中短線投資者看看也無妨,至少了解你買賣的公司品質如何、行業地位如何等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國内券商機構釋出的研報幾乎沒有明顯唱空的。這或許也是為啥唱多研報發多了,股價反而下跌的原因吧,你越是唱多、看漲,投資者心裡反而越慌!

是以,從這次巨星科技董秘與中信建投分析師在朋友圈的一個小小“互動”事件,可以看出,券商研報這種東西裡面确實存在一些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投資者應該謹慎相信研報裡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