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死後他的孫子颛顼成為中央天帝。颛顼為人妄自尊大,他不僅絲毫不愛惜人類,同時還采用強權壓制其他天神,于是水神共工便聯合了許多對颛顼不滿的天神,組成一支軍隊突襲颛顼的所在地--天國京都。
颛顼聽到這個消息,一面召集四方諸侯前來支援,另一面親率兵馬前去迎戰。
一場殘酷的戰争開始了,雙方從天上殺到凡間,又從凡間殺回天庭,随着時間的過去,前來支援的諸侯越來越多,共工的部衆則越來越少,共工手持巨斧一路沖殺,等來到位于西北方的不周山下時,他的身邊僅剩下13個人。他舉目望去,隻見不周山頂,頂天立地擋住了去路,絕望之餘共工朝着不周山拼命撞去。隻聽一陣巨響,不周山竟被他攔腰折斷。頃刻之間整個天地都劇烈的抖動起來。
原來不周山是天地之間的支柱,支柱斷了,整個宇宙也随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西北的天空因失去支撐而向下傾斜,原來挂在北方的太陽,月亮和星星都掙脫了束縛,朝西邊劃去,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東升日落的規律,另一方面東南大地塌陷下去,大江大河全都奔騰向東,形成了今天百川入海的情景。
共工撞倒了不周山,引發了一場千古未有的浩劫,西方的天空塌了一個黑乎乎的大洞,大地上出現了一道道巨大的裂縫,山林裡燃起了熊熊大火,洪水從地底下噴湧而出,吞沒了人類的家園,那些龍蛇猛獸也趁機四處橫行吞食人畜。一時之間整個大地上一片哀嚎,人類陷入了巨大的災難之中。
天神女娲看到她親手創造的人類遭受這樣的苦難,十分悲傷。她決心把人類從這場災難中拯救出來。
她首先找來藤條,山棕,荊棘,海藻,抽出它們的纖維,又拔下自己的秀發,搓成了一條長長的繩子。然後女娲把繩子的一端固定在大地周邊的山峰上,再将另一端緊緊地固定在大海底部最為穩固的礁石上,就這樣大地終于不再搖晃了。下一步就是把天上那個巨大的窟窿補起來。為此女娲踏遍了群山,終于在一條大河邊找到了五色石塊。她架起一口大鍋,将五色石放入鍋中,而她則守在鍋邊,攪動着鍋裡的石頭。現在這位美麗的女神臉上布滿塵灰,眼睛裡全是血絲,終于49天後,這些石頭變成了粘稠的石漿,女娲挑起這些石漿。修補起天上的那個大洞。又過了49天,天終于補好了。傳說,如今西方天空中的五彩雲霞就是女娲補天的地方,随後女娲又收集起大量的蘆葦,将它們燒成灰,堵住四處奔流的洪水,使它們重新沿着既定的軌道流向大海。
災難終于過去了,從此人們在大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幸福的生活着。
回味思考
故事通過女娲曆經千難萬險,修補蒼天的經過。曲折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與大自然鬥争的曆程,歌頌了他們身上所展現的勇敢,堅強,無畏的精神。同時也抒發出他們渴望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理想。

進而彰顯出人類力量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