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你怎麼想,反正我特别喜歡恐怖故事,越可怕越好。頭皮發緊、汗毛倒豎那種快感無法言表,爽得穿透毛孔。
有一個故事叫《屍變》。
四個人夜投客棧——這個開頭不錯吧,又是夜裡,又是客棧,恐怖片的基本元素有了。此處應該有一個開門的聲音:吱呀——
不巧的是,已經客滿,隻剩一間不适合住宿的房間——因為和停屍房連通。店主的兒媳婦剛死,還沒有下葬,暫時安置在那裡。
四人奔波至半夜,已經疲倦不堪,可能也覺得這麼多人在一起陽氣壯,怕什麼呢,幹脆就住下了。
于是,這邊四個活人并排躺在炕上;那邊一個死人躺在靈床上,覆寫着紙被,靈前點着一支昏暗的燈。畫面很詭異。
其中三個,頭一沾枕頭就着,鼾聲大作。第四個人卻迷迷糊糊,總是睡不着。——後面我們叫他小四吧。
昏昏沉沉之中,小四忽然聽到一陣“嚯啦啦”的翻紙的聲音,勉強擡起眼皮一看,我靠!詐屍了!隻見女屍掀起紙被,下了靈床,慢慢的,慢慢的,向他們這邊過來——自己腦補一下,死屍行走,大概是僵硬的,那麼一颠一颠……
小四膽子是真壯,沒給吓得尖叫,反能憋着氣息,偷偷觀看。
隻見女屍走到這邊,俯身看看,然後對着頭一個人吹氣,呼呼吹一陣,又轉頭吹第二個。
小四心裡暗叫不妙,知道很快輪到自己了,急中生智,悄悄拉起被子,蓋住頭面,大氣不敢喘。
——之後應該畫面全黑。因為小四是縮在被子底下的,什麼也看不見,全是靠聽的。
女屍到他這吹氣,便全部吹在被子上,小四沒有中招。
但是女屍沒有發覺,吹過就轉身回去了。——大抵做了鬼,感覺會變遲鈍,這符合恐怖片的正常設定。
又是一陣蓋紙被的“嚯啦啦”的聲音。
每一秒都很難熬。小四偷偷掀開被角,看到女屍已經躺好,一動不動,就好像剛才的一切都沒有發生。可是小四暗中用腳探了探那三人,個個僵硬得像木樁,心知都已死透了。
小四想逃跑。這時候才想跑,也真是壯士了。可是,突然!那女屍又翻身而起,奔小四而來。
然後又呼呼吹上一陣,小四照舊躲在被子下面。
女屍再次回去躺下,這下小四不遲疑了,竄起來就跑。
他跑,女屍就追。奔出客棧,荒野狂飙。
——這一段是動作場面。
小四體力漸漸不支,眼前出現一座小廟,木魚聲隐隐傳來。
小四抖擻精神,撲過去瘋了似的打門。
這時,廟門——紋絲不動。和尚給他吓壞了,大半夜的,從哪來個神經病啊!堅決不開門。
女屍已到近前,小四再也沒勁跑了,隻好躲到廟門前一顆大樹之後與之周旋。
女屍張開雙臂,猛撲過來,咯嚓一聲,雙手抓住樹幹。
小四終于嗷的一聲,昏死過去。
等他醒來時,天已大亮。隻見那女屍抱着樹僵立不動,手爪深深地插入樹幹之中,好幾個人上去一起拽,費了好大力氣這才拔出來。
《聊齋志異》裡面,很多故事都有深刻的寄寓。但是這一篇似乎沒有。它就是純粹的恐怖刺激的趣味。
故事不長,建議讀原文,比玉山轉述的要好玩得多。
一開始就彌漫着滲人的氣味,故事全程緊繃,刺激點一個接着一個;中間似乎要峰回路轉,卻虛晃一槍,把人物推入絕境;然後在必死之境以一個很扯但是又完全合理的理由,手起刀落啪的一下截斷。
這樣的故事看着好過瘾啊。
有人說恐怖故事是惡趣味。
惡趣味又怎麼着,看故事就單純圖個爽不行嗎?我就是喜歡,給我來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