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有過去的男人》 阿基·考裡斯馬基/2002

作者:尉遲上九
《沒有過去的男人》 阿基·考裡斯馬基/2002

電影《沒有過去的男人》正式版海報

最近看到之前宣布退休棄影從文的阿基·考裡斯馬基(Aki Kaurismaki)重出江湖的消息,作為死忠粉的我超級激動,繼2011年的《勒阿弗爾 》(Le Havre )後,預計在明年可以看到他闊别已久的新作《希望的另一面》(Pakolainen),題材上聚焦的依舊是他一直熱衷的底層人物和移民問題,重點放在了現在歐洲有點焦頭爛額的局勢上,阿基算是個比較小衆的電影導演,也不在乎票房和名利那點事,一直用心的創造着他那獨一無二的影像小天地,不曲高和寡,也不晦澀深奧,而是在通俗易懂的劇情和耐人尋味的意境中流露出對艱苦群眾的一絲溫情和關切,對社會腐朽體系的反思和披露,相信隻要有幸看完他一部電影就會徹底的迷上和淪陷。

阿基的每部作品都帶有自身非常鮮明的特色和風格,會欲罷不能的被其中味道十足的調性給俘獲,電影《沒有過去的男人》算是阿基的代表作,可以從中發現阿基偏愛融入的所有元素,獨到的氛圍、熟悉的演員、帶感的音樂、别緻的場景,劇情構思也很有意思,值得反複細嚼慢咽,當年這片還收獲了戛納電影節的評審團大獎和最佳女主角獎,不少人都不太适應或者說難以了解阿基對于演員有點另類的塑造,每個人都好似木偶一樣,面無表情,寡言少語,克制冷靜,有違傳統演員外向流露的表現力,而是盡可能的削弱演員的演迹,更加在乎的是一種和情景融為一體的個人狀态,這和布列松( Robert Bresson)賦予演員的模特理念有點如出一轍。

《沒有過去的男人》 阿基·考裡斯馬基/2002

阿基的禦用演員,本片的男女主演卡蒂·奧廷甯(Kati Outinen)和馬庫·佩爾托拉(Markku Peltola)。

前後和阿基一共合作了十二部作品的芬蘭女演員卡蒂·奧廷甯(Kati Outinen),沒有火辣出挑的身材,也沒有主流審美标準裡的漂亮臉蛋,但她有着讓人過目難忘的氣質和輪廓分明的印象,帶點執拗而堅韌的個性,她在和阿基合作的電影裡從青春少女一直演到了走入暮年的婦人。在這部電影中卡蒂依舊延續着以往一貫的表現模式, 飾演一位好心的救助站員工,和馬庫·佩爾托拉(Markku Peltola)擦出了愛的火花,雖然表現得十分内斂和沉穩,但還是能讓人體會到其中不經意間的動人和浪漫(一見傾心、掃落葉、送回家等)。相信很多熟知阿基的影迷都難忘片中出現的那張馬蒂·佩龍帕(Matti Pellonpää)醒目的挂像,這無疑是阿基有意而為之,緬懷逝去的老友和搭檔,令人惋惜的是馬庫和馬蒂這兩位和阿基合作最多次的禦用男演員以後都不會再出現在他的電影裡了。

千萬不要以為阿基完全是任由演員随性的發揮,全程隻要繃緊情緒,點支煙,木讷狀,被一種寂寥而苦澀的味道環繞,就能輕松完事,其實無論是台詞、走位或狀态,阿基都有一套特别的法則和超高的标準,卡蒂曾也表示過阿基有着非常嚴謹和苛刻的職業态度,就像精心打造一件藝術品般認真和投入,台詞占全片的比例很少,全程沒有一句廢話,點到即止,意味深長,穿插着阿基式淡定自若的冷幽默,透着機智和聰明,片中一開始荒誕的起死回生,妙語連珠的回擊,加上“漢尼拔”這個響亮的名字,都是典型的例子,值得提一句的是這條被誤認性别的“漢尼拔”還獲得了當年戛納的特别獎,狗也是阿基電影裡經常出現的角色,不嫌家貧的狗狗表現出的單純和忠誠和人類的自私與勢利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貌似用在狗狗身上更靠譜。

《沒有過去的男人》 阿基·考裡斯馬基/2002

導演阿基·考裡斯馬基(Aki Kaurismaki)年輕時的照片,帥了我一臉。

沒有過去的男人》屬于阿基的“芬蘭三部曲”,他的電影整體呈現出的形象和味道都富有一種北歐式的冷峻和深沉,在色調的處理上獨具匠心,經久不衰的冷色調占據主導,還會附上一層耐看的灰調,随着情節走向的需要偶爾會冒出格外搶眼而感到意外欣喜的暖意,帶有一絲不切實際卻非常美妙的意味,阿基很會利用陰影和明暗的投射(反差)效果來渲染氛圍和加強層次,構圖以及場景上的布置,阿基毫不馬虎,十分仔細,自然簡單卻又不失精巧和雅緻,福利站也好,還是當地的小酒吧,就連廢品站廢棄箱,裝飾和陳設上都非常講究,瞬間變得很有格調和味道,要是有耐心的話可以試着細細的品味他的每一幀畫面,都透着一種百看不厭的質感和美感。

阿基是我見過最有品味的導演之一,特别是在配樂的選取上堪稱頂牛逼的一流,而他對音樂的癡迷和超高的欣賞水準,足以讓百無聊賴的耳朵立馬起勁,這片在我看來睜着眼看一遍或是閉着眼看一遍都絕不會和失望挂上鈎,後者的享受還得歸功于持續不斷響起的經典配樂,好聽到起飛,阿基的電影總有股難以抵禦而讓人無限沉迷的神奇力量,音樂就是生成這股吸引力的最大功臣,這片融合了許多音樂類型,爵士樂和古典樂,少不了他最為鐘意的昔日經典複古的流行樂(搖滾不死),超級帶感的有《Do the shake》、《Thunder and lightning》、《My heart must do the crying》、《Stay》,首首耐聽,非常過瘾,魅力盡顯,也不乏悠揚感傷的曲調,和情境達成完美共識,音樂永遠都是阿基電影裡不可或缺的調劑品,它往往能更加生動貼切的反應出人物的狀态和境況,為單調的氛圍推波助瀾。

《沒有過去的男人》 阿基·考裡斯馬基/2002

電影劇照,對男主出手相助的貧窮夫妻。

很多時候歌詞也成了看似單薄的台詞的一種豐富和補充,簡單直白,富有文學性,客觀的将情感巧妙地表達出來,為片中身處困境的小人物排憂解難,在這片裡阿基甚至想到了給陳舊的福利社樂隊重整的點子,看到他們演奏《Paha Vaanii》時,秒變粉絲,陶醉在他們充滿感染力的歌聲中,道具上阿基也費了不少心思,絕版新潮的點唱機和老式的收音機,這些點綴的融入,把他對音樂的喜愛和興趣展現得淋漓盡緻,音樂一首接一首的挑逗着感官的靈敏反應,實在太享受,其實一開始看到像是被寂寥和煩惱纏身而抽着煙的馬庫,傷感憂愁的純配樂一響就徹底沒轍了,阿基對于音樂的認識和欣賞真是讓人深表佩服。每看完一部阿基的電影都會有想要收一張OST的沖動,配樂永遠都是他電影裡最大的亮點之一。

回望以往阿基電影中的角色幾乎全是生活在底層階級的邊緣人物,深陷窮困和潦倒的處境中,不斷地遭受挫折和磨難,他們被憂愁、苦悶和煩惱所籠罩,常常煙不離手,憂郁迷茫,壓抑孤獨,前面提過他們從不表露内心的情感,阿基往往通過這一舉動用以表現或者說宣洩人物苦悶落寞的狀态,酒吧和咖啡館也是阿基熱衷的場景,和煙搭在一起更有味道,這可能也和他本人嗜煙如命的愛好脫不了幹系,在阿基的電影裡你總能從一些客觀細節的輔助中體會到他的用意,帶有一絲落魄和憂傷的意味。阿基對處在底層的貧困人民總是投有非常深切的關注和關懷,同時也會相對照的表現出一些人性的劣根性,以及對國家不公政策采取一定的客觀表現,天無絕人之路,不約而同地是片中身陷絕境的人們到了最後總會收獲一絲美好而欣慰的希望,像是《我聘請了職業殺手》/1990、《浮雲世事》/1996和《天堂孤影》/1986,但也有徹底陷入絕望和黑暗的《火柴廠女工》/1990。

《沒有過去的男人》 阿基·考裡斯馬基/2002

電影劇照,阿基又玩了一回荒誕的起死回生。

憑借“無産階級三部曲”,阿基對于民主和平等待遇的看重可想而知,甚至帶有社會主義傾向,他的電影裡不乏對于政治的批判和諷刺,在這部電影中阿基索性剝奪了男主的所有身份,從遭人搶奪傷害為起點,失憶後一片空白的男主也就成了沒法以階級定位的人,消除以各種借口(地域、貧富、民族等)對于人們劃分的标準,這也是阿基一直通過各種具有隐喻性的情節構思想要表達的意願,沒有名字、工作、家庭,但面對一無所有的男主,貧窮的群眾反倒出手相助,救了他的窮困夫婦為他慷慨解囊,餐館老闆的好心,幫他偷電以及指路的流浪漢,還有看着刻薄自私實際挺有心的警察,互相幫忙,看着很窩心也很溫暖,男主硬是将一個破敗不堪髒不拉幾的廢棄箱改造了成一個像模像樣格外有情調的小窩,過起了自給自足的生活。

但男主的身份一直都是他難以逾越的鴻溝,隻能在福利社打雜,找不到一份薪資更高的體面工作,還要被下崗再職機構的上級惡言對待,中間有一段也是阿基常會在影片中涉及到的社會問題,跑銀行準備開數字賬戶的男主遇上了搶劫,這或許是我見過最為冷靜和淡定的搶劫現場了,有種吊詭的滑稽感,伴着随後真相的揭露,讓人意識到體制的腐敗和機構的惟利是圖,生活在這種環境中,反應出無辜薄弱群眾的無奈和被動,講義氣的搶匪的表現和意圖無疑也是個對無情現實強有力的諷刺,人生來就不平等,外界主觀的劃分和定位更是加劇了這種區分,就像片中受牽連的男主被關進警局後的一段,面對他身份的空白,警官的排外心理和看人低的眼光,通過強勢的言辭、以及在硬邦邦漏洞百出的刻闆條例中得到了充分展現,而阿基也透過搶匪邀請的律師利用唇槍舌戰給予了漂亮的回擊,階級、身份、貧富的劃分形成的不公政策和對待,造成的種種後果和不良的社會影響相信往後在阿基電影裡還會有所涉及和反思。

《沒有過去的男人》 阿基·考裡斯馬基/2002

電影劇照,阿基式獨有的動人愛情。

簡單點看這片其實就是部很單純的愛情片,甚至帶有一種迪斯尼式接地氣的童話色彩,失憶男主和好心女主一見鐘情,男主為女主做飯和兩人接吻的一段,那間看似簡陋的小屋一時變得很有情調和樂趣,在阿基的電影裡愛情都是很純粹的存在,有時可能是痛苦的來源,但也是幸福的所在,是維系着家庭的牽絆,是能夠繼續生存的救命稻草,阿基的電影常常遵循着峰回路轉的老套路,化憂為喜,絕處逢生,最後面對重拾身份要回到以往生活軌迹裡的男主,善解人意的卡蒂選擇了理性的放手,而現實卻很暖心的成全了他們,因禍得福,男主不僅告别了痛苦的過去,還收獲了一份珍貴的感情,最後在美妙的音樂中,兩人走到了一起。

透過這部電影,再次讓我們看到了阿基鏡頭裡平凡群眾的淳樸和善良,他們懂得苦中作樂,有着不屈不撓的韌性,面對無常的人生和命運的玩笑、生活的不易和環境的打壓,他們沒有屈服而是更加團結、學會積極的面對生活,而阿基一直以來對底層人民真心實意的關切和同情,令人十分動容。在一些被奉為大腕級和大師級的導演身上,我們總能找到一絲兩者間的趣味相投和類似風格,但阿基就是阿基,是影壇裡最低調而特别的一道風景,他的電影擁有最鮮明且獨特的個性和格調,可以讓人無可救藥的為之深深着迷。

《沒有過去的男人》 阿基·考裡斯馬基/2002

PS:往後我會把一些偏冷門的大愛老片陸續的收錄到我在豆瓣閱讀的專欄《這些電影值得被銘記》https://read.douban.com/column/3409249/?icn=from-author-page裡,歡迎感興趣的童鞋關注和訂閱。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