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蘇州有一個王生,。父親王三郎,是個走南闖北的行商,母親李氏。還有一個孤孀無子的嬸娘,幾口兒一同居住。王生自幼聰明乖巧,嬸母也很疼他。誰知禍不單行,七八歲時,父母相繼去世。從此嬸侄倆人相依為命。時光飛逝,轉眼間王生已是十八歲了。

一日,楊氏對他說道:“你如今也已成人,咱們不能坐吃山空?我身邊還有一些錢财,加上你父親剩下的,湊成千把兩銀子,你去外面做些買賣,也是個營生。”王生欣然道:“這個正是咱們家的本業。”王生帶着銀子與一幫行商的同行商量,說南京那邊好做生意,就先置辦了幾百兩銀子的蘇州貨物。挑了個日子,雇下一隻貨船,收拾好行李貨物,拜别了楊氏,到船上祭拜一番,就開始出發,一路無話。

不過一日時間,就到了京口,趁着東風過江。到了黃天蕩内,忽然起了一陣怪風,滿江白浪掀天,不知把船吹到一個什麼地方。天色已經漆黑,船上人四處張望,隻能看到周圍多是蘆葦,前後再無第二隻客船。王生和同船的同行正在慌張,忽然蘆葦裡一聲鑼響,劃出三四隻小船來。每條船上各有七八個人一擁的跳過船來。王生等喘做一塊,叩頭讨饒。那夥人一不說話二不殺人,隻是把船上的财物盡數搶走,最後叫了聲“聒噪”,雙槳齊發,快速消失在夜色中。滿船的人驚得魂飛魄散,目睜口呆。王生不覺的大哭起來,道:“我怎麼這麼倒黴啊!”就與同行的商量道:“如今盤纏行李都沒了,再到南京有什麼用啊?不如各自回家,再作打算吧。”卿卿哝哝了一會,天色漸漸明了。那時已經風平浪靜,撥轉船頭望鎮江而去。到了鎮江,王生上岸,到一個親戚家借了幾錢銀子做盤費,回到了家裡。

楊氏見他出去沒多久就傳回,而且衣衫零亂,面貌憂愁,心底已是猜了個八九分。隻見他走到面前,行了禮數,便哭倒在地。楊氏問他怎麼了,他把前事說了一遍。楊氏安慰他道:“兒啊,這也是你的命。又不是你虧了生意,何須如此煩惱?先安心在家休息兩日,再湊些本錢出去。”王生道:“以後還是隻在近處做些買賣吧,這樣也不用擔心遇到之前的事兒了。”楊氏道:“男子漢千裡經商,怎麼能說這麼喪氣的話!”在家待了一個多月,又和人商量說揚州布好賣。就拿着楊氏湊的幾百兩銀子到松江買了百來筒布,獨自買了一隻滿風梢的船,合了一個夥計,擇日起行。

到了常州,隻見前邊回來的船,都說道:“擠壞了!擠壞了!”忙問緣故,原來是糧船堵住了去往丹陽的水路。王生道:“怎這怎麼辦!”船家道:“在這兒等着也不是辦法,從孟河那邊過吧”王生道:“孟河水路不好走啊。”船家道:“走的慢也比在這兒堵着強吧,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通呢。”隻能聽從船家的建議走孟河水路了。果然是天青日白時節,出了孟河。才開心的道:“好了,好了。若在内河裡,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出來呢?”正在快活間,隻見船後頭水響,一隻三橹八槳船,也飛速趕來。看看至近,一撓鈎搭住,十來個強人手執快刀、鐵尺、金剛圈,跳了過來。原來孟河往東去,就是大海,白天也有強盜,隻有空船走得。今見是買賣船,又悔氣恰好撞着了,怎麼可能放過?船上财物又被搬了個精光。王生慌忙之中看去,認得就是前日黃天蕩裡一班人,大聲喊道:“大王!之前已經被你搶過一次,今天怎麼又遇上了?難道是我上輩子欠了你!”那領頭的一看,道:“果然如此,給他一些盤纏。”就把一個小小包裹扔了過來,放開了船,再次飛速離去。王生隻叫得苦,拾起包裹,打開看時,還有十來兩零碎銀子在内。噙着眼淚冷笑道:“起碼這次不用再借盤纏。”到了家中。楊氏見來得快,又一心驚。王生淚汪汪地走到面前,哭訴其故。難得楊氏是個開明之人,又眼裡識人,自道侄兒必有發迹之日,并無半點埋怨,隻是安慰他。

過了一段時日,楊氏又湊起銀子,催他出去,道:“兩次遇盜,多是命裡所招。命該失财,便是坐在家裡,也有上門打劫的。不可因為這,就丢了家傳的行業。”王生隻是害怕。楊氏道:“侄兒若是擔心,就去街上占蔔個前程。”尋了一個算命的先生,接連占蔔了到幾個地方做生意,都是下卦,隻有去南京是個上上卦。王生打點好行李貨物再次出發。

行了兩日,又到揚子江中。此日一帆順風,直抵龍江關口。然後天晚,來不及上岸了。怕再出現之前的情況,為了安心就靠着一隻巡哨号船邊拴好了船。到了三更,隻聽一聲鑼響,火把齊明,把他驚醒了起來。睜眼看去又是一夥強人,而自己的船也已不在原來的地方了。透過火光,王生認出了這夥人還是之前的那群人。王生大着膽子,扯住之前送他包裹的首領,跪下道:“大王!小人隻求一死!”大王道:“我們隻劫财,你走吧,為什麼還要糾纏?”王生哭道:“大王不知,小人幼無父母,全虧得嬸娘重托,出來為商。剛出來三次,不知是不是前世欠了大王,三次都讓大王奪了去,叫我何面目見嬸娘?又哪裡有那麼多錢還啊?就是大王不殺我,我也要跳江啦,決難回去再見恩嬸。”說得傷心,大哭不住。那大王是個有義氣的,覺得可憐。他便道:“我也不殺你,銀子也不能還你,我有我的道理。正好昨晚劫得一隻客船,都是打捆的苎麻,而且不少,我要他沒用,我取了你銀子,把這些與你做本錢去,咱們也兩清了。”王生喜出望外,稱謝不盡。那夥人便把苎麻亂抛過來,王生與船家慌忙放好,一眼望去,大概兩三百捆。強盜抛完了苎麻,再次快速離去。等到天亮,王生道:“這也是有人心的強盜,這些苎麻差不多也值千兩。我如果就是這樣去賣,有人認出,反為不美,不如回家改了樣式,再去别的地方賣。”

到了家裡,見過嬸嬸,又把前事一一說了。楊氏道:“雖沒了銀子,換了這麼多苎麻來,也不大虧。”便打開一捆來看,隻見一層一層。解到裡邊,捆心中一塊硬的,纏束甚緊。細細解開,乃是幾層綿紙,包着成錠的白金。随開第二捆,捆捆皆同。一船苎麻,共有五千兩有餘。想來可能是大客商為了防盜,把錢藏在苎麻裡掩人耳目。誰知被強盜不問好歹劫來,今日卻富了王生。那時楊氏與王生叫聲:“慚愧!”雖然受兩三次驚吓,卻平白地得此橫财,比本錢還多了,不勝之喜。自此以後,出去營運,遭遭順利。不上數年,遂成大富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