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
在桂平市石龍鎮安旺村平安屯,
一場色彩斑斓的鄉村狂歡正在上演。
此次
“貴港記憶 遇見非遺”大型直播公益行
聚焦桂平石龍蝴蝶舞

桂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産石龍鎮民俗平安蝴蝶舞,也叫舞蝴蝶,是桂平市石龍鎮安旺村流傳下來慶豐收、祝升平的一種富有壯族特色的模具舞蹈,距今已有數百年曆史。每逢喜慶或重大民間節日,如元旦、春節、三月三等,村民們都會進行平安蝴蝶舞表演,增添喜慶氣氛。
演員們正在為蝴蝶舞的表演做準備工作。
舞台前坐滿翹首以盼的村民。
舞台上,
鑼鼓聲聲,歌聲陣陣,
一曲傳統蝴蝶舞翩翩而起。
一雄一雌兩隻蝴蝶,
被演員擔着的鮮花吸引,
揮翅追逐。
參與平安蝴蝶舞表演的演員都是當地村民,他們自編、自演,展現最原生态的風情面貌。
平安蝴蝶舞
起源于明朝天啟年間,故事内容取材于《梁山伯與祝英台》,由其祖先陳明威公攜族人建立,經後人加工、提煉、修改、融合而成。平安蝴蝶舞,鼓以動之、鑼以潤之、花以引之、歌以悅之。傳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
蝴蝶舞還與現代舞結合,
給觀衆呈現出不一樣的精彩!
看,蝴蝶舞的蝴蝶道具,多麼精緻美麗~
蝴蝶舞的蝴蝶模具以竹篾紮架,糊紙彩繪制作而成,通過各種程式與動作表現蝴蝶的生活情趣。據了解,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蝴蝶,還有一隻年月更久遠的“古董”蝴蝶陳列在石龍民族中學。
随着時代的變遷,模具也愈加精緻。
當地村民說,平安蝴蝶舞,是大家美好願望的寄托。逢年過節,當地都會表演蝴蝶舞,村民們圍坐在一起,欣賞表演,拉拉家常。
蝴蝶舞在一片歡樂的氣氛中結束了,
但村民們的熱情不減。
“貴港記憶 遇見非遺” 大型直播公益行活動,是貴港市宣傳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活動載體,也是我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開展增強“四力”教育實踐以及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的一項實踐。
據悉,活動由貴港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文廣體旅局主辦;貴港日報社承辦。從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共直播報道了14期,通過圖檔、文字、視訊等多種形式立體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家鄉非遺、認識家鄉非遺、珍愛家鄉非遺、傳承家鄉非遺。
貴港市委網信辦指導 貴港日報/貴港新聞網出品
内容來源 ▍原創 石龍鎮人民政府
圖檔來源 ▍謝靜翔 陸興藝 韋廣金 熊耀章 彭薏 閉悅明 李嘉儀 黃倩倩
視訊剪輯 ▍彭薏
采 編 ▍黃倩倩
校 對 ▍見習生:張耀元 梁小露
值班編輯 ▍龐丹婷
值班主任 ▍覃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