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南患者“出院後”溺亡,家屬向醫院索賠70萬,法院判決伸張正義

現如今的司法實踐中,很容易被“誰受傷誰有理,誰還手誰倒黴”的思維影響。這種思想大多出現在一些不懂法,或者法律意識淡薄的人身上,本着訛詐無成本的想法, 無論事故意外的責任在哪一方,都找人索賠。

河南患者“出院後”溺亡,家屬向醫院索賠70萬,法院判決伸張正義

最後釀造的後果就是,人性淡薄,社會越來越冷淡,遇到跌倒在地的老人,沒有人敢去攙扶,遇到落水掙紮的孩子,沒有人敢去救援。是以為了徹底擺脫這種風氣,法律必須對碰瓷訛詐者嚴懲不貸,同時也要還所有無責任者一個清白。

河南省内鄉縣中級人民法院于9月10日開庭審理了一起糾紛案,案件中的雙方是内鄉縣某醫院一級醫院裡的病人王某。據悉2020年6月,王某不慎摔倒,被家屬送到醫院就醫,經過醫生的診斷後發現,王某因為脊髓損傷,造成了癱瘓。

為了進行治療,王某當天交了1300元醫藥費。但是在治療的第二日,王某就在朋友的陪同下私自離開醫院,并溺亡在當地附近的河道中。經過警方的調查發現,王某屬于自殺溺亡,死前還留下來遺言,不希望自己的病連累家人。

可王某的家人卻認為,王某的死醫院要負全部責任。因為醫院對王某看管不嚴,導緻其私自離開醫院,最後溺水身亡。可醫院卻認為,王某出院前已經辦理了出院手續,且醫院在王某出院前對其進行了勸誡。

河南患者“出院後”溺亡,家屬向醫院索賠70萬,法院判決伸張正義

但王某依舊要求出院,并在朋友的陪同下離開醫院,是以醫院自王某辦理出院手續後,便與王某沒有關系,是以王某的死和醫院并無相關責任。雙方争執不下,最後王某的家人将醫院方告上法庭,索賠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等總計費用70萬元。

對此法院是如何判決的呢?法院經過審理認為,王某本身已經成年,且屬于完全民事責任人,辦理出院手續後,就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王某的死屬于自殺,和醫院并無因果關系,是以醫院并不需要為王某的死承擔責任。

最後法院駁回了王某家屬的上訴和索賠要求,宣判法院無責。我國法律講究因果關系,如果醫院方和王某的死有因果關系,那麼醫院自然要為其負責,但很顯然王某的死和醫院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根據我國《民法總則》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河南患者“出院後”溺亡,家屬向醫院索賠70萬,法院判決伸張正義

被認定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依法要對自己的行為承擔民事責任。是以王某需要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他為了不連累家人而選擇自殺,這是他自己的選擇, 并沒有人逼迫其自殺,是以王某自殺的責任在其本身。

作為醫院,雖然也有自己的安全保障義務,但是法律所規定的的保障義務,隻對和醫院打成合同的患者生效。自王某簽訂出院手續時,他就和醫院解除了合同,是以醫院并沒有對他的安全保障義務,雙方也沒有了法律上的任何利害關系。

綜上所述,王某的死與醫院無關,而王某的家人利用王某的死,對醫院進行訛詐索賠,其行為甚至涉嫌構成敲詐勒索罪和詐騙罪。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被害人使用實施恐吓、威脅或要挾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進而構成犯罪。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隐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為,構成詐騙罪。

河南患者“出院後”溺亡,家屬向醫院索賠70萬,法院判決伸張正義

這兩項罪名都是刑事犯罪,詐騙公私财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财産。

而構成敲詐勒索罪的,可以根據下列不同情形在相應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點:

達到數額較大起點的,或者兩年内三次敲詐勒索的,可以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點。達到數額巨大起點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可以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點。達到數額特别巨大起點或者有其他特别嚴重情節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點。

除此之外,如果王某的家人有鬧事,或者打砸醫院,破壞醫院正常營業的行為,也有可能構成尋釁滋事罪。尋釁滋事罪是指行為人實施肆意挑釁,随意毆打、騷擾他人或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财物等行為,或者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了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損害結果,進而構成的犯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河南患者“出院後”溺亡,家屬向醫院索賠70萬,法院判決伸張正義

綜上所述,“誰受傷誰有理”的說法,在法律中并不存在,法律講究的是證據和因果關系,并不是誰會鬧誰就有理。如果不分是非,認定誰受傷誰有理,誰還手誰遭殃,那麼不僅社會會受到影響,人心也會被荼毒。

是以我國各地法院在審理類似案件時,堅決講究證據和因果關系,杜絕不良風氣的誕生。也正是如此,才有了類似河南内鄉縣法院作出的合理判決。隻有如此才能夠從根源上斷絕訛詐勒索事件的發生,還人民大衆一個公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