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遷西夜話〗激情年代(6).四級大複式教學

作者:淡雅如如

來 源:遷西縣文史資料第9輯《往事回眸》(孫法仲主編,百花文藝出版社2011.7出版)

撰 稿:郭振吉

撰稿時間:2009.06

〖遷西夜話〗激情年代(6).四級大複式教學

網絡圖檔

四級複式,就是一個教室内有四個年級的學生,由一個教師上課,并開齊所有課程。

建國初期,由于人們飽受沒文化之苦,求知欲非常強。适齡兒童、二十左右的小夥子、大閨女、小媳婦,都積極要求學文化,學生來源非常廣泛。當時教學條件差,師資力量極為匮乏,有專用教室的村寥寥無幾,多數村都是借用私人舊房或草棚。

我們麻達峪村1945年拆掉清泉寺的佛殿,建了3間瓦房做學校,方圓十幾裡的學生都來就讀。解放後才由原來的“私塾制”改為“全日制”,分年級上課,并開設音樂、體育、美術、勞動等課程。但各村仍然隻派一名教師,一般人很難勝任。

解放初,劉密任麻達峪國小教師。當時,四個年級的學生擠在一起,劉老師科學安排課程:第一節,一、三年級算術,二、四年級寫作業;上半節給一年級講課,其他3個年級寫作業;下半節給三年級講課,其他3個年級寫作業。第二節,二、四年級算術,一、三年級做作業。第三節,一、三年級上國文,二、四年級寫作業。第四節,二、四年級上國文,一、三年級寫作業。下午上書法等副課。課下15分鐘還要搞遊戲,如踢毽子、丢手帕、碰球、玩拼音紙牌等。一周之内,除國語、算術課之外,還要設書法、珠算、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

劉老師可算是全能。他會做廣播操,會跳東北舞,還會排練節目、教音樂課。《國歌》《歌唱祖國》和《抗美援朝歌》,我是上國小時跟他學會的。他還會教簡筆畫,我跟他學會了“一筆鳥”和“一筆五角星”。他寫得一手好字,學生練書法,他負責打仿影。從早到晚忙個不停,早晨5點起床,晚上12點以後才休息,從不耽誤學生一節課。批改作業、備課,都是利用晚上的時間。雖然家在本村,但他一般都是在學校住宿。早晨看早自習,中午看晌,三次放學還要護送學生回家,吃完飯又是第一個到校。

〖遷西夜話〗激情年代(6).四級大複式教學

劉密。先任本村國小教師,後又任太平寨區政府文教幹部(攝于1955年)

當時我校歸太平寨二區管轄,廟嶺頭片為八中心。八中心會考我校成績總是第一名,國小畢業後考入高小的學生大都名列前茅。3年後,劉老師調太平寨區政府當文教幹部去了。到現在我還想念他和他教我們讀書的那段快樂時光。

溫馨提示:尊重原創 遠離抄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