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影分享——《輕松自由》

電影分享——《輕松自由》

​在免費電影裡偶遇了一部法國喜劇電影,沒想到成了驚喜的收獲,電影中文名叫《輕松自由》。

大緻内容是:一個博士畢業的男青年堅定地不找工作,隻想領着低保毫無目的地過上輕松自由的生活。

他的每日生活狀态基本是,看書看電影看眼及所物,和朋友打遊戲聊私密話題,做一些特立獨行的事情(例如,穿着内褲逛沒有人的博物館)。電影中反複出現的一個鏡頭——他在早高峰人流中逆向前進,待穿過人群,他還在原地。

有個很喜歡的情境是這樣的。

男主人公坐在公園椅子上發呆,旁白是——我正過着我夢想中的生活,安靜的坐在一個地方,看着其他事物變化,我在移動卻又是固定的,這是一種非常惬意的感覺。

我竟然有那麼一點能感受到他說的惬意,我也喜歡發呆。

但是,有位婦女發現男主人公好幾天都坐在同一個地方無所事事,于是開始指責他拿着大家交的稅卻不履行任何義務,為此報警以示憤怒,引來衆人的圍攻。男主人公滿臉寫着 “小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

這段刻畫十分诙諧幽默,同時也值得深思。

這是故事的前半段,我的感悟是:或許有些人就是對生活無欲無求,在别人看來是虛度人生,但何其不是一種幸運,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

并且,在我看來,任何人都沒有資格評判他人的生活方式,任何光明正大的生活狀态都應該被尊重。

甚至,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感謝這樣的存在呢,提醒着我們生活除了有實作目标的忙碌也可以有不思進取的悠閑。

是以,看前半段的時候我好像感覺到男主人公是真的在享受着輕松自由的生活。

但是,後半段的内容打翻了我的體會。

與男主人公合租的女生說了這樣一段話,我認為是整個電影的轉折點。

“我真的很喜歡你,第一次見面我就被你吸引了,我覺得你很自由很随性,都讓我有點嫉妒了,就連你對所有事物的漠不關心也在吸引着我。”

“但是,後來我發現,你并不開心,你在恐懼。”

“你喜歡夢想着你的生活,而非體驗生活,你什麼都沒做,那是因為這樣你就不會失敗,你認為不死的最好方法就是不生。”

“但這是不對的,你會和我們一樣死去,但是你會不開心地死,什麼都沒有嘗試過,甚至連開心也沒有體驗過,這是可悲的。”

“我曾經嫉妒你,我現在同情你。”

聽完這段話的我依然認為,或許女生錯了呢,他就是喜歡這種清心寡欲休閑度日的生活吧。

然而,故事的結局說明是我錯了。

男主人公在周圍人的影響下向現實妥協了,或者更準确的說是共生了。他有了欲望,他結婚生子,他找到真正輕松自由的生活。

這是一個合理且積極的結局。人不可能沒有欲望,而欲望在帶來一些不适和艱辛的同時,随之而來的可能是意想不到的喜悅。

人應該有點欲望,欲望是和現實接軌的暗号。這是我看完電影後最直接的感悟。

但同時我也感到遺憾。遺憾這世界似乎并不存在完全輕松自由的生活和無欲無求的人類,畢竟現實就是需要用不自由換取自由。

可是,如果真的存在這樣一群人呢,是不是也值得被稱頌。因為這是一群抵抗了地心引力的人,我們其他人都做不到不是嗎?

當然,也會有個好奇的疑問,這樣一群人可以獲得真正的快樂嗎?那種快樂是什麼感覺?反正以我的境界是體會不到了,将近半年與社會活動脫軌産生的空虛已經讓我難以忍受。每天都在總想做點啥和啥都沒有做的無奈和無力中掙紮

電影分享——《輕松自由》

很多時候,我确實挺佛系的,但無欲無求真的做不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