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聚焦中産家庭教育問題的電視劇《小舍得》強烈輸出雞娃焦慮的同時引發了熱議,甚至有人說它在“販賣焦慮”。值得注意的是,劇中為了孩子的學習成績焦慮得幾乎用盡一切手段全是媽媽,而爸爸相對而言更加“佛系”,主要是充當“緩和關系”的角色。這是因為媽媽們在家庭教育中一直承擔着大部分的責任,為孩子的方方面面而操心以至于變得焦慮。
但這樣的情況卻常常得不到我們的重視。家庭教育并不像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輕松,除此之外,媽媽們還必須在多種親密關系中遊刃有餘,這無疑是一種更大的壓力。壓力長期累積,就會形成焦慮。媽媽們不是超人,她們焦慮的背後有着複雜而多樣的原因,社會有責任關心每一位媽媽的處境。
《懂心理學的媽媽都很了不起》這本書緻力于幫助媽媽們解決日常生活中面對的複雜的“關系”的問題,以較平實的語言融入專業的心理學知識,讓問題變得清晰易懂。這本書的作者姜弦植作為一個心理咨詢師和心理學專欄作家,曾經多次在各種場合目睹過無數媽媽們的苦惱。我們在這本書中可以看到一個心理咨詢師的責任,他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敏銳地從三方面的關系切入,并且真誠地提出自己的建議。

盡管媽媽平時經常會面臨親子,夫妻和自我三種關系,自我關系必然是所有人際關系的基石。學會和自己相處,學會關注自己的感受才能更好的關注他人的感受,進而在真誠的溝通中建立起積極的關系,體驗更加幸福的生活。
處理好與自己的關系的關鍵是認識到除了自我以外的一切都是無法控制的。每當我們犯錯的時候,總是希望時光倒流,如果能回到過去,我們一定可以改變一切,彌補遺憾。實際上,越是這樣想,我們在自責中就會餡的越深。
作者在書裡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事實,由于種種條件的限制,即使是回到過去重來一次,我們依然會做出同樣的選擇,之前發生的後果也一樣會發生,什麼都不會改變。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抛棄“錯誤的控制感”,不再幻想着可以掌控過去和将來。因為我們隻有做好當下的自己,才能更好的掌控未來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