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密可可·香奈兒藏在“時裝”裡的傳奇人生

每個女人都喜歡香奈兒,可你知道香奈兒的來曆嗎?

100年前,當一個穿着破舊的女孩走出修道院時,她将一手開創稱霸全球的時尚帝國,這個女人就是傳奇女性加布裡埃·可可·香奈兒。

她設計出了簡單的服裝,讓19世紀的女人掙脫了緊身衣的束縛。

她的5号香水,讓夢露每晚睡前必用。

她與丘吉爾是朋友,他們時常一起釣魚。

她71歲時,複出時裝界,開創了新一輪的時尚。

是什麼讓她從一個極度貧窮的法國鄉下女孩成長為舉世矚目的高雅女子?

是什麼讓她一路逆襲,翻盤人生?

英國的索菲·柯林斯在《香奈兒傳》裡為你解密香奈兒堅韌而又傳奇的一生。告訴你,那些沒有打敗你的,終将使你更加強大,這是生命的堅韌,也是人生的滋味。

解密可可·香奈兒藏在“時裝”裡的傳奇人生

01生活,越苦難,越堅韌

1883年,在法國西部盧瓦爾河谷地區的索米爾,一個未婚先孕的洗衣女工在工作廠房裡誕下了一個女嬰。

女嬰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可可香奈兒,她的父親是一個流浪漢。

香奈兒12歲時,母親去世,她和其他的兩個姊妹被安置到一個女修道院的孤兒院裡,從此,她再沒有見過父親。

多年後,人們發現她品牌的的雙c标志和孤兒院玻璃上的圖形驚人地相似。甚至連孤兒院走廊地面上的圓環、十字架和五角星圖案都成了香奈兒品牌的設計元素。

沒有人會知道,幼時就慘遭遺棄的她是如何度過那段時光,又是如何在成年後治愈或從未治愈自己在童年的缺失。

但是,風吹草不折,弱極而生剛。

成年後的香奈兒孤身來到巴黎。為了謀生,身兼銷售員和裁縫的同時,她還在音樂咖啡館裡唱歌。

在那段時間裡,她遇見了巴勒松,一個年輕的富二代軍官。于是,“巴勒松、修道院裡接觸的最基礎的縫紉、上流社會的見聞、”在她那,就成了第一桶金。

1909年,26歲的香奈兒在巴勒松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裡開了一家帽子店,憑借着她對時尚理念天才般的直覺,開始了她不平凡的一生。

然而,正當她在商業上不斷取得成功的時候,香奈兒的私生活卻是一個又一個的打擊。

1919年,她最愛的坎佩爾在車禍中離世。次年,她唯一幸存的妹妹,安托瓦内特,死于西班牙流感。

這個時候,香奈兒生命中堅韌的底色再一次幫她扛住了所有。

她一路荊棘,一路打拼,直到1971年,87歲的香奈兒在她位于巴黎麗茲酒店的套房裡辭世,伊人長眠。

香奈兒的一生孤獨又果敢,越苦難,越堅韌。

解密可可·香奈兒藏在“時裝”裡的傳奇人生

02感情,越波折,越期待

在《香奈兒傳》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張圖,用5種顔色的線連接配接與她關系密切的人,黃色線是親人,藍色線是朋友,而桃紅色線是情人。

我數了一下,在這張圖中,桃紅色線連接配接到的人一共8個,8個人被連到,而她,卻一生未嫁。

香奈兒的第一個情人,艾提安·巴勒松,一個年輕的富二代軍官,相識在香奈兒情窦初開時,浪漫多金的巴勒松,帶着香奈兒從貧窮接觸到了上流社會。

正是在巴勒松的莊園裡,她見識到了法國貴族的生活,影響了她日後的品味,但是二人卻沒有成婚。

香奈兒的第二任,也是香奈兒書裡,電影裡,濃墨重彩的一筆,英國事業大亨家的風流公子亞瑟·鮑依·坎佩爾,他給了香奈兒莫大的支援,但沒有娶她。

書中說,香奈兒兩次失去坎佩爾,第一次是因為他娶了别人,第二次是因為他在車禍中喪生。

因為她失去了坎佩爾,是以她設計了小黑裙和珍珠項鍊,她讓全世界的女人一起跟她穿小黑裙祭奠她的的摯愛。

1925年開始與西敏公爵的戀情。第二代西敏公爵,昵稱“本德”,世人皆知的歐洲最富有的男人。他常伴香奈兒左右,對她的事業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關于拒絕西敏公爵的求婚,有句香奈兒的名言廣為流傳,“世上有太多的公爵夫人,而香奈兒卻隻有一個。”

老年的時候,香奈兒曾提到,要是她當時真的說過如此俗不可耐的話,西敏公爵一定會笑話她。

或許有人會覺得香奈兒的感情經曆太多,可是人和人本不同啊,對待感情的态度也如是。

愛情可以是“下輩子我還想嫁給你”

愛情也可以是“一輩子互相的忍耐,”

愛情更可以是“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香奈兒一生都堅持對愛的信念,越波折,越期待,強大又浪漫。

解密可可·香奈兒藏在“時裝”裡的傳奇人生

03事業,越挫敗,越頑強

1909年,香奈兒開始了自己的第一份事業,一家帽子店。為了搭配帽子,後來又相繼開了幾家服飾店。

一戰爆發之後,她看中了商機,扔掉了緊身衣,從男裝中擷取靈感,讓女人們從裙子中解放出來。

在那個滿是褶邊,蕾絲和讓人難受得透不過氣的束胸内衣的年代,香奈兒的設計順應了時代的發展,香奈兒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商業上的成功。

然而,1940年6月巴黎淪陷,香奈兒公司進階定制時裝店也停業,香奈兒隐退。

由于她引退,香奈兒品牌競争力大不如從前,在當時,時尚界早已被迪奧這樣的新興品牌壟斷。

1954年,香奈兒以71歲高齡複出,巴黎對他嘲笑不止,一個年逾70的女人,憑什麼來指導時尚的年輕人如何穿衣打扮?

法國媒體痛批了香奈兒的最新設計,其中惡劣的标題:“新瓶裝老藥”,“來和可可香奈兒一起土得掉渣吧。”

香奈兒為此深受打擊,不過她還是回到康朋街,開始為下一系列的設計而拼命工作。

71歲高齡,頂着重重壓力,再次重返時裝界,這是何等的堅韌,深受打擊後還是為了下一系列的設計而拼命工作。

真是應了那句話:看得見的是堅韌,看不見的是隐忍。

到了3月,來自美國的熱烈回應幫她狠狠扳回一局,

生活雜志用大幅專題進行報道,緻敬她的回歸。

于是,她在時尚界又掀起了一場飓風般的革命,為這她受盡了诋毀和質疑,但她從未退縮,越挫敗,越頑強。

香奈兒去世後,她的事業由老佛爺卡爾拉格菲接手掌舵,後者不負衆望,将香奈兒推向了另一個高峰。

而今,香奈兒的時尚王國經曆兩個世紀的風雨依然屹立不倒,而那些質疑她的聲音早已被歲月的洪水淹沒。

解密可可·香奈兒藏在“時裝”裡的傳奇人生

04寫在最後

前法國文化部長安德烈·馬爾羅有言:“20世紀的法國,有三個人将名垂青史:戴高樂,畢加索,香奈兒。”

100多年後的今天,女孩們仍把一隻帶有她名字的口紅和包包當做給自己的獎勵。

每當我看到穿着套裝,雷厲風行邁着大步潇灑行進的姑娘,我都想說,“很好,這很香奈兒”。

我以為,每個人,都能從可可·香奈兒的人生得到些啟發。

想知道她是如何出身貧困卻創造了一個奢華品牌;

想知道她是如何把關于美、關于獨立的女性哲學銷售給了全世界;

想知道她與衆多情人之間的隐秘往事;

想知道小黑裙、5号香水、雙C标志,山茶花...

你需要一個靜谧的午後,一杯茶,一本《香奈兒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