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時間就是大腦 搶占“生死時速”

作者:是以夢想長安

——“世界卒中日”系列醫學科普(1)

時間就是大腦 搶占“生死時速”

林甜 劉麗,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神經内科

醫研部醫學科普中心 劉燕/崔彥 編輯

2021年10月29日是第16個“世界卒中日”,宣傳主題是“警惕卒中症狀,盡早識别救治”,宣傳口号是“識别卒中早一秒,挽救大腦恢複好”。為有效預防和控制腦卒中高危因素,提高群衆卒中識别能力,減少因卒中導緻的死亡、殘障人士群,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神經内科攜神經外科、康複醫學與理療科的專家們撰寫了卒中系列科普,旨在讓更多人知曉卒中防治的重要性,讓人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利用碎片化時間,通過科普小文更快速有效的了解卒中相關知識。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卒中,發病急、症狀重,是威脅人類生命和緻殘的重要殺手之一。腦動脈就像一條條為大腦運送營養物質的高速公路,路面廢物堆積(動脈粥樣硬化堵塞血管内壁)和“路霸”霸占道路(栓子卡在血管内)都會導緻交通堵塞,使營養物質無法按時運送至大腦特定位置,得不到營養物質供應的腦組織就會缺氧壞死,所承擔的功能就會喪失。

在腦梗死發生過程中,動脈每發生1分鐘閉塞,就會導緻190萬個神經元死亡;如果動脈閉塞超過10小時,則相當于26年正常衰老過程中預期的神經元消失數目,且不可再生。是以“時間就是大腦”,腦梗死的治療必須争分奪秒,早一分鐘救治,就能拯救大量瀕臨死亡的神經元,康複機率就會大大提高。

時間就是大腦 搶占“生死時速”

急性腦梗死治療的首要目标就是盡快解除動脈阻塞,恢複大腦血流,進而減輕腦組織損傷,改善神經功能。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時間窗内進行血管再通,包括靜脈溶栓和動脈取栓,救治成功率與發病時間密切相關。

靜脈溶栓是改善急性腦梗死結局最有效的藥物治療措施之一,已被我國和許多國家指南推薦。靜脈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t-PA)是目前最為有效的靜脈溶栓藥物,要求在發病4.5小時(最佳時間為小于3小時)以内進行,藥物從靜脈注入,随血流流遍全身,可以使血栓中的纖維蛋白溶解,進而在缺血腦組織尚未發生壞死之前,使被阻塞的血管再通,挽救缺血腦組織,改善患者的預後。靜脈溶栓血管再通率約為20%~40%。

靜脈溶栓雖然具有簡便、省時的優點,但治療時間窗較窄,且對于頭頸部大血管閉塞再通率較低。動脈取栓術作為一種新興的腦梗死治療方法,是用一支特殊的支架把血栓從被堵塞的血管中拉出來,或者用一種特殊的抽吸導管把血栓抽出來,使被堵塞血管快速再通,動脈取栓成功率約為50%~90%。急診動脈取栓術的治療時間窗通常為發病後6小時,也可以依據患者腦組織情況延長至發病後16~24小時,較靜脈溶栓治療的時間窗延長,更适合大血管閉塞的患者,既是靜脈溶栓的替代治療方案之一,也是存在靜脈溶栓禁忌的患者的補救性選擇。

時間就是大腦 搶占“生死時速”

靜脈溶栓後預後分布圖

時間就是大腦 搶占“生死時速”

支架取栓

時間就是大腦 搶占“生死時速”

取出的血栓

時間就是大腦,時間就是生命。腦梗死患者的救治就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從發現到治療過程中節約的每一分鐘,都會成為患者預後良好的一份保障。隻有準确及時地識别卒中,才有機會得到及時的救治,将疾病的危害降到最低。

為此,中國推出了适合國人的急性腦卒中快速識别方法即“中風120”:1代表看到1張不對稱的臉;2代表查兩隻胳膊出現單側無力;0代表(聆)聽發現言語不清。如果上述情況出現一項即為可疑腦卒中,則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或快速前往附近有卒中救治能力的醫院就醫,絕不能留在家裡自己觀察,更不要反複找親友協商,贻誤最佳的救治時機。

(配圖來源于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