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在《圍城》裡寫道:“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站在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婚姻也罷、事業也罷,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
對于愛情,對于婚姻,我們常常會用“珍惜”來勸說别人,勸說自己。
因為我們都清楚,對于未來,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就算今天兩個人相愛,并且發誓要一生一世,到了明天說不定就分道揚镳了。
可是大多數人都是如此,在擁有的時候很容易就會習慣,一旦習慣了就會覺得自己擁有的東西很平常,久而久之也就忽略了它們的重要性。

就好比在婚姻中,夫妻兩人生活在一起的時候,不會覺得對方有多麼重要。反而會因為生活的平常和瑣碎,慢慢地開始嫌棄身邊的人,厭煩自己的婚姻。
當我們被對方嫌棄時,就會覺得自己是不被需要的,是多餘的人。既然如此,那麼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對方肯定也就靠不住了。
可是真到那樣的時刻,你便會知道,事實并非如此。
奉勸婚姻中的人,别等喪偶才明白,最能靠得住的是你身邊最“嫌棄”你的人。
尼采曾說過:“婚姻不幸福,不是因為缺乏愛,而是因為缺乏友誼。”
你以為被對方嫌棄,就是婚姻的不幸,殊不知你看到的都是表面的假象而已。
或許對方在一些言行上表現出了對你的嫌棄,可要是讓你探究到對方的内心,其實你會發現,他會那樣對你,不過是把你當作自己最親、最愛的人,是以才會無所顧忌地在你身邊做最真實的自己。
就像婚姻中的很多夫妻都是如此,在結婚前看到的都是對方的優點,可是一旦結了婚,看到的就都是對方的缺點了。
張小娴就曾說過:“愛情,若非讓對方看到你最美的一面,便是最醜陋的一面;而婚姻,卻是讓對方看到你最真實的一面。”
既然是最真實的一面,那麼在婚姻中,沒有人可以做到十全十美,不管是在性格上,習慣上,還是生活方式上,總會有一些是對方不喜歡的,甚至是讨厭的。
這樣的你,在某些方面被對方嫌棄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但是我們也要知道,嫌棄并非就是不愛,更不是不想跟你生活在一起。嫌棄歸嫌棄,若是當你遇到麻煩了,或者有什麼不高興的事情了,他還是會義無反顧地站在你的身邊,為你抵擋一切傷害。
以前有個同僚的父母就是如此,兩個人性格上有些不合,興趣愛好也不太一樣。父親喜歡運動,隻要有時間都會出去跑步。母親卻喜歡安靜,喜歡在家裡養一些花花草草。
那時候同僚的父母都會互相嫌棄,父親總說生命在于運動,母親卻說養花養草才能修身養性。兩人都說服不了彼此,就那樣互相嫌棄着,有時候還會拌上幾句嘴。
後來有一次,父親在跑步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了,住進了醫院。他以為妻子會說自己,卻沒想到從那天開始,妻子再也沒有說過一句嫌棄和打擊他的話,隻是默默地守着他,讓他安心養傷。
經過這一次,父親才真正明白,原來最靠得住的人,是身邊那個最嫌棄自己的人。
聽同僚說起他父母的故事,我覺得他的父母其實感情挺好的,也挺幸運的。雖然在那之前彼此都不待見,但幸運的是,經過這一次意外,他們都學會了珍惜對方,也終于知道了對方的重要性。
人生,最幸運的莫過于此,我懂得了珍惜,而你還在身邊,讓我有機會去彌補。
《給朱麗葉的信》裡有這樣一句話:“愛情和婚姻就像拾貝殼,不要撿最大、最漂亮的,要撿自己最喜歡、最适合的,并且,撿到了就不要再去海灘了。”
我們常常會有這樣一個誤區,那就是總覺得自己所擁有的都是一般的,最好的永遠在下一個。于是我們不斷地去尋找,去追求,到了最後卻發現都是一場空,原來,曾經擁有過的,才是最美好,最令人難忘的。
夫妻之間同樣如此,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羨慕别人的婚姻,羨慕别人比自己幸運,遇到了一個很好的伴侶。于是我們開始嫌棄自己的伴侶,開始漠視自己的婚姻。
婚姻最怕的就是平凡,日子過得不好不壞,不痛不癢,就永遠發現不了身邊人的好。
隻有經曆過大風大浪,遭遇過不幸,才能體會到幸福的模樣,也就是現在。
若是當你明白了這個道理,身邊的人已經離開了,到那時,你再痛苦,再悲傷,時光也無法倒流,那個嫌棄你的人也再也不會回來。
沒有不幸的婚姻,隻有不幸的夫妻。
那些不幸的夫妻,就是因為平時的不珍惜。
别等喪偶才明白,最能靠得住的是你身邊最“嫌棄”你的人。别等到想要珍惜的時候,卻已沒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