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版《名偵探柯南:绯色的子彈》今天上映。
這也意味着,我們又能圍觀日本一年一度的爆炸事件,當然得拜柯南這位“死神國小生”所賜。
今年劇場版,也是頭一回,國内和日本準同步(僅相差一天)上映。

這幾年,《柯南》劇場版品質越來越差,已經是很多人的共識。
但每年票房卻在逐漸高升,不斷重新整理紀錄。
從第17部劇場版《絕海的偵探》(2013)開始,它已經連續7年重新整理自己的最高票房。
《绯色的子彈》現在推遲一年上映,是否能延續這個成績,各種因素綜合起來,也不是沒可能。
是因為柯南粉絲太死忠,壓根不在意影片品質嗎?
顯然不,票房光靠粉絲情懷可撐不起來。
劇場版制作組正是明白這個道理,是以才調整企劃,開始往“高票房,低口碑”的路線上走(不是)。
順着這個思路想跟大家聊一聊,《柯南》系列為什麼越來越賺錢?
以及在我們不追柯南的這些年,它的故事又發生了哪些轉變?
經典不再
首先,做個小科普。
像《柯南》這種國民度高、全年齡向,且是單元劇形式的大IP作,已經形成一年一部劇場版的慣例。
類似的,還有《哆啦A夢》《蠟筆小新》《精靈寶可夢》等。
下一部引進的《伴我同行2》,大雄和靜香催你交份子錢
而《海賊王》《龍珠》《火影忍者》這類少年漫,由于受主線劇情影響較多。
劇場版更容易受限制,很難做到年年銀幕見。
能穩定輸出的劇場版動畫,已經是另一種模式化的創作。
以《柯南》來舉例,原作者青山剛昌,在其中的參與度并不高。
創意草案階段,他會和監督、制作人一起開會,商量明年的劇場版怎麼搞。
比如以哪些人物為主要角色,接下來再炸哪棟大樓。
建議改名《名偵探柯南:無限列車》
商量出劇情雛形之後,編劇會按照會議要求寫出劇本。
青山再提意見,确認定稿後,之後就完全交給動畫制作組發揮。
沉迷《動物森友會》的青山,此前則通過遊戲透露,今年劇場版的主角,會是如今人氣頗高的“赤井一家”。
制作班底往往較為固定,《柯南》就采用的是“監督(導演)常駐制”。
即同一位監督,會連續執導7部劇場版。
從1997年的《引爆摩天樓》開始,到現在,《柯南》已經推出24部劇場版,走過完整的三個階段。
而三位監督,分别是兒玉兼嗣、山本泰一郎、靜野孔文。
對于很多柯迷和中國觀衆來說,我們最熟悉且奉為經典的是,兒玉兼嗣監督的前七部劇場版——
《引爆摩天樓》《第14個目标》《世紀末的魔術師》
《瞳孔中的暗殺者》《通往天國的倒計時》
《貝克街的亡靈》《迷宮的十字路》
其中,中日兩邊粉絲評價最高的均是《貝克街的亡靈》,也是系列中最獨特的一部劇場版(編劇野澤尚于2004年上吊自殺)。
它是唯一一次,将案件背景通過VR遊戲的方式,置放到19世紀末的倫敦,與21世紀形成雙線叙事。
并且對官僚體制和教育系統發出深刻的批判,也讓主角們真實地經曆生離死别。
從故事氛圍、立意、情感沖突上,都達到了絕佳。
《迷宮的十字路》則在日本觀衆調查中,拿下過口碑第一。
故事将和風融入推理,帶觀衆們領略京都傳統文化。
可貴的是,這一部沒有出現爆炸場面。
以及貢獻出新蘭名場景的《引爆摩天樓》《瞳孔中的暗殺者》,也是很多觀衆心中的白月光。
從這幾部經典能看出,兒玉兼嗣監督的風格,是合乎邏輯的推理故事,以及用細膩的感情引起共鳴,動作場景隻是輔助。
之後,則是山本泰一郎監督的後七部劇場版——
《銀翼的魔術師》《水準線上的陰謀》
《偵探們的鎮魂歌》《绀碧之棺》
《戰栗的樂譜》《漆黑的追蹤者》《天空的遇難船》
他的風格較為嚴謹,文戲較多,重在推理。
是以看起來更像加長版的TV動畫,推理迷看了也許會很開心,但商業方面,卻表現平平。
除了監督,在早期的劇場版裡,還有一位大功臣——編劇古内一成。
他負責前期的大多數劇場版,和兒玉兼嗣配合完美,由他編劇的《水準線上的陰謀》,曾拿下東京動畫賞大獎。
這部劇場版中,毛利叔迎來角色高光時刻
可惜的是,2016年古内因胰腺癌逝世,我們熟悉的經典,再也回不來了。
票房=大爆炸
山本之後,進入靜野孔文時期,一個讓柯南粉又愛又恨的男人。
正是他,徹底改變我們對劇場版的經典回憶,帶着制作組走上一條新的緻富道路。
靜野孔文曾說過:“推理、愛情、動作,是《柯南》作品裡不能缺少的三要素。”
他充分抓住故事中的商業流行元素,并将除推理之外的部分,發揚光大。
動作方面,從靜野接手的第一部《沉默的15分鐘》開始,更燃更炸的大場面成為劇場版标配。
不符合現代實體的“柯學”越來越嚣張,柯南的足球和滑闆開始變得無所不能、上天入地:
愛情方面,不惜以破壞人設和邏輯為代價賣CP,觀衆喜歡哪對就發哪對的糖,甚至會基情滿滿。
比如口碑稀爛的《純黑的噩夢》,賣了一把大火的安室透和赤井秀一CP。
讓兩人在摩天輪之上激情幹架,背景卻是浪漫的煙花,粉絲調侃成“摩天輪之舞”、“婚禮現場”,也可以稱之為經典一幕。
靜野孔文的老搭檔是編劇櫻井武晴,兩人在大場面+賣角色的思路上,也是配合得相當默契。
兩位的帶領下,《柯南》劇場版逐漸違背推理的核心,角色人設又時不時崩壞。
比如,曾經的毛利蘭是一個能空手躲子彈的超強女高中生,在過去的劇場版裡,關鍵時刻總是能大放光彩。
現在,劇場版裡的她,往往隻會流着淚,向新一求救,難怪老粉看了想罵人。
順帶一提,這次《绯色的子彈》的編劇,還是櫻井武晴。
很多柯迷對這次的推理劇情,已經不抱什麼期待了。
《柯南》也要成長
老粉們再不滿意,也不得不承認,自靜野孔文接手《柯南》劇場版以來,票房節節攀升。
他也是以被稱為,《柯南》劇場版的救世主。
2018年,《複仇者聯盟3》橫掃全球各國票房第一時,唯獨在日本栽了跟頭。
打敗它的,正是已經上映三周的《零的執行人》。
現在,靜野孔文已經告别《柯南》劇場版,但他探索出來的模式,被沿用了下來。
我們得接受這個事實,現在的柯南已經變了。
你知道柯南身邊的是誰嗎?
作為一個長壽IP,它需要更多的路人來支援,拓展出新的風格,做出商業成績。
《名偵探柯南》漫畫自1994年開始連載,1996年動畫化,1997年引進内地,已經走過将近30年。
對于很多中國觀衆來說,對《柯南》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TV動畫的前250集(順帶一提,也是由兒玉兼嗣監督)。
至今仍對“黑衣人兇手”、“圖書館殺人事件”,津津樂道。
偶爾看到新一小蘭的新糖,會發出一句感歎:“有生之年,還能不能等到這兩人結婚?“
但這些,都很久以前的事。
《柯南》已經不再是當年的《柯南》。
現在人氣第一的角色不是我們熟悉的那幾位,而是700多集之後,才出現的新角色安室透。
他有着三重身份,黑衣組織的成員,日本公安派出的卧底,日常隻是個咖啡廳的服務生。
除了身份成迷,個人魅力也很足,十項全能,令迷妹安全感滿滿。
更重要的,他還是個把國家當做戀人的單身帥哥。
為此吸引到很多女友粉,形成大熱的“安室效應”,直接拉動二次元周邊經濟。
而昔日裡撕得轟轟烈烈的柯哀、新蘭黨,已經毫無懸念地宣布,官配取得勝利。
小情侶從倫敦告白,到修學旅行的親吻、确認關系,再到現在的秀恩愛日常,撒糖從來沒讓人失望。
而我們的人氣女王灰原哀,也不再是印象中的高冷陰郁。
在和偵探少年團、阿笠博士的日常相處中,逐漸變得溫暖起來。
最近,還收獲追星的快樂。
中國粉絲中大受歡迎的怪盜基德、服部平次,現在出場非常少,戲份且看且珍惜。
還不得不提,青山剛昌的親兒子——赤井秀一,FBI派進黑衣組織當卧底的搜查官。
再加上赤井一家人。
因為戲份太多,《柯南》已經被粉絲調侃為"赤樓夢"。
這部《绯色的子彈》就是赤井一家的主場,屆時可以在影院,好好感受一下。
新一在初次登場的時候說,“我要成為平成年代的福爾摩斯”。
如今,走過快30年,這句話被改為“令和年代的福爾摩斯”。
雖然我們總調侃,柯南永遠是長不大的國小生。
但是,從平成到令和,《柯南》還是要長大要改變,我們又何嘗不是?
作者:克洛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