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夏秋冬又一春》:人生是輪回的修行,就像四季的循環春:人性先天的惡念,通過後天的教化消除夏:欲望萌生執念,殺意隐藏在執念當中秋:由執念犯下的罪惡,終将受到懲戒冬:覺悟後的修行,讓人獲得自我救贖

作者:江徐的自留地

【本文原創首發,點選右上角“關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春夏秋冬又一春》:人生是輪回的修行,就像四季的循環春:人性先天的惡念,通過後天的教化消除夏:欲望萌生執念,殺意隐藏在執念當中秋:由執念犯下的罪惡,終将受到懲戒冬:覺悟後的修行,讓人獲得自我救贖

文|江徐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天地萬物在生死之間遵循亘古不變的自然之道。南韓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以唯美爛漫的畫面、豐富多變的主題講述一位僧侶的人生故事,通過他不同階段的經曆,展示導演對人性、因果、輪回等等的探究。

媒體評論這部影片美麗、單純、精湛,像寶石一樣。我想,之是以像寶石,不僅因為它幾近完美,還在于可從各個角度細細欣賞,再三領略。在此過程中,對自我内心與世界真相獲得新的思考,或者發現。

冬去春來,樓下杏花已開,奈何疫情肆虐,隻能禁足家中。重溫《春夏秋冬又一春》這部電影,想起作家木心表達自己品讀喜歡的文學作品所産生的那種感受:

“我常與鑽石寶石傾談良久。”

《春夏秋冬又一春》:人生是輪回的修行,就像四季的循環春:人性先天的惡念,通過後天的教化消除夏:欲望萌生執念,殺意隐藏在執念當中秋:由執念犯下的罪惡,終将受到懲戒冬:覺悟後的修行,讓人獲得自我救贖

<h1 class="pgc-h-arrow-right">春:人性先天的惡念,通過後天的教化消除</h1>

一扇木門緩緩打開,一部電影由此開啟。畫面從春天的美景引入,故事從和尚的童年開始。

這是一座寺廟,坐落在深山竹林中,幽靜,清雅,像與塵俗隔絕的世外桃源。這裡隻有一位老和尚與一位小和尚,修行生活簡單而規律,念經,打坐,吃飯,睡覺,日複一日,無憂無慮。

小和尚會去叢林間采藥、捕蝶、捉魚、抓青蛙,這本是童心未泯,也是人與自然的親近。但小和尚用繩子系在魚、青蛙與蛇身上,再将它們放掉,看這些小動物奮力掙紮的樣子,他覺得好玩,樂此不疲。

《春夏秋冬又一春》:人生是輪回的修行,就像四季的循環春:人性先天的惡念,通過後天的教化消除夏:欲望萌生執念,殺意隐藏在執念當中秋:由執念犯下的罪惡,終将受到懲戒冬:覺悟後的修行,讓人獲得自我救贖

老和尚将徒兒舉動看在眼裡,他并不直接斥責,而是選擇了另一種教育方式:趁小和尚睡着,在他背部綁上石頭。小和尚醒來後發現自己背着大石頭,非常難受,請求師父解開。

這個時候,師父說話了:“魚、青蛙、蛇的感受和你一樣吧?找到它們,把它們全松開,那樣我才會給你松開,隻要任何一隻死掉的話,你這一輩子就把石頭綁在心頭生活吧。”

《春夏秋冬又一春》:人生是輪回的修行,就像四季的循環春:人性先天的惡念,通過後天的教化消除夏:欲望萌生執念,殺意隐藏在執念當中秋:由執念犯下的罪惡,終将受到懲戒冬:覺悟後的修行,讓人獲得自我救贖

孟子提出性善論,荀子提出與之對立的性惡論,人性善惡之辯是幾千年來的命題。這其實是一個僞命題。因為人性從不單一,善惡一體,教化的作用就在于消除人性中本來的惡念,培養悲憫之心,尊重世間各種生命。

電影中的小和尚,他覺知不到自己的玩樂對其他生命造成的傷害,屬于無意識的惡。老和尚看到了這種惡,于是進行教化。

相比老生常談的大道理與粗暴的訓斥,老和尚的教化方式要進階許多。他讓孩子在切身體驗中,感受被自己傷害的動物的感受,認識錯誤,誠心悔過。

這樣的教化方式,就像杜甫詩句:“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春夏秋冬又一春》:人生是輪回的修行,就像四季的循環春:人性先天的惡念,通過後天的教化消除夏:欲望萌生執念,殺意隐藏在執念當中秋:由執念犯下的罪惡,終将受到懲戒冬:覺悟後的修行,讓人獲得自我救贖

<h1 class="pgc-h-arrow-right">夏:欲望萌生執念,殺意隐藏在執念當中</h1>

寺廟的院門第二次打開,時節進入夏天,小和尚已成為青年,到了人生的夏天。

夏風炎炎,叢林深翠,蛇在山道旁纏繞交媾。青年和尚看着,春心萌動。他倚着佛像石雕旁眺望,望見兩個塵世中人,遠道而來。

女孩得了心病,身體羸弱,母親護送她來寺廟靜休。

她青春可人,他火氣旺盛。兩個人,從最初的壓制與抗拒,最終妥協于人之本能,絞纏到一處。他倆在陽光與山水間幹柴烈火。他趁老和尚睡着,鑽進她的被窩。他倆半夜時分劃船出去,在星空下感受魚水之歡。

《春夏秋冬又一春》:人生是輪回的修行,就像四季的循環春:人性先天的惡念,通過後天的教化消除夏:欲望萌生執念,殺意隐藏在執念當中秋:由執念犯下的罪惡,終将受到懲戒冬:覺悟後的修行,讓人獲得自我救贖
《春夏秋冬又一春》:人生是輪回的修行,就像四季的循環春:人性先天的惡念,通過後天的教化消除夏:欲望萌生執念,殺意隐藏在執念當中秋:由執念犯下的罪惡,終将受到懲戒冬:覺悟後的修行,讓人獲得自我救贖

兩人變得親密,借着各種小情趣嬉戲打鬧。對此,老和尚并不呵斥,隻是微笑靜觀。他明白人性的本然:“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當老和尚覺察到事态發展至破戒的程度、而女孩身體狀況已恢複時,他下令讓她離開。此時,青年和尚已淪陷愛情的甜蜜,無法忍受離别之苦。

“執念由欲望而生,殺意則含于執念之中。”

這是老和尚的規勸,被欲望吞噬的青年和尚已意亂神迷,哪裡還聽得進?女孩離開後,青年和尚輾轉發側,日夜煎熬,難以忍受思念之苦。最終,他背着一樽佛像,離寺還俗,去體驗塵世之中的幸福。

在塵世中,青年和尚與女孩的生活究竟如何?金基德在這裡給出恰到好處的留白。事實上,老和尚那句話一語成谶:

欲望萌生執念,殺意隐藏在執念之中。

《春夏秋冬又一春》:人生是輪回的修行,就像四季的循環春:人性先天的惡念,通過後天的教化消除夏:欲望萌生執念,殺意隐藏在執念當中秋:由執念犯下的罪惡,終将受到懲戒冬:覺悟後的修行,讓人獲得自我救贖

<h1 class="pgc-h-arrow-right">秋:由執念犯下的罪惡,終将受到懲戒</h1>

寺廟的院門第三次打開,楓葉好似火苗,已經到了秋天。

老和尚更加老了,他步履顯得蹒跚,衣服上多了幾個更新檔。時光的流逝,印刻細節之中。

有一天,老和尚坐在檐下吃糕點,包裹糕點的報紙上呈現一則新聞,一名男子殺妻之後畏罪潛逃。在文字旁,他看到徒兒的照片。對于前因後果,老和尚明了在心,他從箱底翻出徒兒當年穿過的僧衣,縫補一番。

不出所料,已進壯年的和尚潛逃回來了,一臉戾氣。和以前一樣,老和尚并未斥責,他以春風化雨的方式進行開導。

師父問徒兒,這些年在塵俗過得是否幸福。對此,壯年和尚苦不堪言,他滿心怒火,語言粗暴,雖然犯下殺人之罪,卻認識不到自己的過錯。

《春夏秋冬又一春》:人生是輪回的修行,就像四季的循環春:人性先天的惡念,通過後天的教化消除夏:欲望萌生執念,殺意隐藏在執念當中秋:由執念犯下的罪惡,終将受到懲戒冬:覺悟後的修行,讓人獲得自我救贖

“我痛苦得很,我的罪隻有我太愛她。我想要的隻有那個女人,但她後來跟别人跑了。怎麼可以這樣呢,明明說過隻愛我一個。”

這是壯年和尚的困惑。

“俗世生活就是如此,你難道不知道嗎?總有必要将所擁有的東西放開的時候。你難道不懂自己喜歡的東西,别人也有可能喜歡嗎?”

這是老和尚的開導。

壯年和尚聽不見去,他被暴怒、悔恨、煎熬的情緒淹沒。他未能明白,自己口中的愛,實則是附帶條件的占有欲。從世俗角度看,女孩的背叛激起他的殺意。深入想,是他自己未能體悟“無常”二字。世間一切,皆在變化之中。

《春夏秋冬又一春》:人生是輪回的修行,就像四季的循環春:人性先天的惡念,通過後天的教化消除夏:欲望萌生執念,殺意隐藏在執念當中秋:由執念犯下的罪惡,終将受到懲戒冬:覺悟後的修行,讓人獲得自我救贖

老和尚讓徒兒雕刻心經,借此才得以甯心靜氣。

最終,警察找到寺廟,将壯年和尚捉拿歸案,通過法律讓他接受懲戒。

《春夏秋冬又一春》:人生是輪回的修行,就像四季的循環春:人性先天的惡念,通過後天的教化消除夏:欲望萌生執念,殺意隐藏在執念當中秋:由執念犯下的罪惡,終将受到懲戒冬:覺悟後的修行,讓人獲得自我救贖

<h1 class="pgc-h-arrow-right">冬:覺悟後的修行,讓人獲得自我救贖</h1>

寺廟的院門第四次打開,冰天雪地中,和尚再次從塵俗回來,他已從壯年步入中年。

老和尚已圓寂,徒兒因地制材,用冰塊鑿出一樽佛像,将師父的舍利子嵌入佛像印堂。

他在寺廟前的冰面挖掘一個地洞,借此汲水洗臉,然後開始習武、修心。

《春夏秋冬又一春》:人生是輪回的修行,就像四季的循環春:人性先天的惡念,通過後天的教化消除夏:欲望萌生執念,殺意隐藏在執念當中秋:由執念犯下的罪惡,終将受到懲戒冬:覺悟後的修行,讓人獲得自我救贖

有一天,來了一位年輕女子,決定将孩子遺棄寺廟。她離開時,掉入冰窟窿,喪命其中。從佛教因果論看,女子遺棄幼兒的惡因,結出自己橫死的惡果。在中年和尚那裡,他認為是自己挖掘的冰窟窿導緻女子喪命。他身拖石盤,手捧佛像,攀爬荊棘叢生的山道,以此自我懲戒。

這其實在傳達一個理念:無心之過,亦需忏悔。

《春夏秋冬又一春》:人生是輪回的修行,就像四季的循環春:人性先天的惡念,通過後天的教化消除夏:欲望萌生執念,殺意隐藏在執念當中秋:由執念犯下的罪惡,終将受到懲戒冬:覺悟後的修行,讓人獲得自我救贖
《春夏秋冬又一春》:人生是輪回的修行,就像四季的循環春:人性先天的惡念,通過後天的教化消除夏:欲望萌生執念,殺意隐藏在執念當中秋:由執念犯下的罪惡,終将受到懲戒冬:覺悟後的修行,讓人獲得自我救贖

寺廟的院門第五次打開,重制春暖花開的美景。

被遺棄的小和尚也已長大,他和當年的小和尚一樣。他在山水間自在嬉戲,玩弄小動物,等待着師父的教化。

天地萬象,四季循環不已,人間善惡,自有因果輪回,這便是春夏秋冬又一春。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是一個不斷修心的過程,借此消除人性先天的殘忍與邪惡,使其趨向真善美。

人生代代無窮已,在循環往複中,以覺悟與良知教化下一代。在因果輪回中,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春夏秋冬又一春》:人生是輪回的修行,就像四季的循環春:人性先天的惡念,通過後天的教化消除夏:欲望萌生執念,殺意隐藏在執念當中秋:由執念犯下的罪惡,終将受到懲戒冬:覺悟後的修行,讓人獲得自我救贖

【作者簡介:江徐,80後女子,十點讀書簽約作者。煮字療饑,借筆畫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詩情誰與共》。點選右上角“關注”,收看更多相關内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