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石油大學西部基層就業畢業生:“沒有想象中那麼艱苦,我們挺好的”

中國石油大學西部基層就業畢業生:“沒有想象中那麼艱苦,我們挺好的”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茜

中國石油大學西部基層就業畢業生:“沒有想象中那麼艱苦,我們挺好的”

何柏言(左)和同僚在吃便當。受訪者供圖

“戾陽荒灘火燒山,春風難度草不發。

驅車縱橫天山下,朝迎星辰晚披霞。

四野雷聲陣陣快,電如長龍雨如紗。

數載青春應無價,一襲紅裝為國家。”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2020屆畢業生何柏言寫下這首詩時,就決定留在新疆克拉瑪依,成為一名石油人。去年臨近畢業時,他和另外117名選擇留在新疆的校友一起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了一封信,“表達我們為什麼要留下和把新疆建設好的決心”。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表示:“我支援你們作出的這個人生選擇。”

在許多人看來,年輕人就業選擇艱苦的行業和偏遠的地區,是不容易的。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就業中心主任黃磊告訴記者,該校每年可配置設定畢業生中,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年輕人會選擇到西部基層機關就業,其中絕大部分同學奔赴石油石化企業生産一線工作。今年,725名畢業生做出了這樣的選擇,較上一屆增加16.58%。

到底是什麼樣的吸引力,讓這些年輕人選擇到“一線”為祖國獻石油?

到廣闊天地建功立業去

“為了能有作為。”6年前,剛從中國石油大學畢業的曹立虎也做出了和何柏言相似的決定:到新疆塔裡木油田去。談及當年的人生選擇,他給出了這個經得住時間考驗的答案。

曹立虎當時既有希望留校,也可以進入北京的研究機關工作。但他毅然選擇了當時“不是很景氣”的石油行業,并且一心想去“一線”。他認定戈壁大漠裡的塔裡木油田,“因為塔裡木油田是一個年輕的油田,能有作為”。

“搞石油的就得到油田去,到現場去!”曹立虎在接受采訪時說:“現在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确的。”目前,他是中國石油塔裡木油田公司油氣工程研究院采油氣所油田化學室主任。

塔裡木油田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面臨高溫、高壓的難題。為了保證開采的安全性,這幾年,曹立虎帶頭研發了高溫高壓井完整性的管理系統,用資訊化手段監控開采過程,分級管理診斷井的安全狀态,不必像出現一點小問題就關停,在保障安全的同時提高了開采的效率。“這個系統獲得了14項軟體著作權,可以說性能比肩國外同類系統。”

2020年年底,塔裡木油田油氣産量當量超過3000萬噸,成為我國第三大油氣田。這其中,便有曹立虎的貢獻。他驕傲地說:“我們給‘西氣東輸’供天然氣,北京、上海、香港都用着我們的氣。”

但曹立虎并沒有滿足于已有的貢獻,他從國際關系到能源現狀,再到國家規劃,進行了理性分析和思考,然後更加堅定了“能有作為”的想法。他相信未來會迎來更大的突破。

中國石油大學西部基層就業畢業生:“沒有想象中那麼艱苦,我們挺好的”

曹立虎在檢查裝置。受訪者供圖

扛起責任才能創造價值

相比于曹立虎盼望一展身手的心情,剛進入職場的何柏言目前的心願很簡單,他幽默地說:“我現在就想找個坑,把我這個蘿蔔埋好。”

他之是以願意留在克拉瑪依,是因為相信自己在這裡比在其他地方“能創造更多價值”。

作為服務國家能源戰略、紮根西部的優秀畢業生代表,他在今年5月舉行的全國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主題座談會上,道出了激發自己“創造價值”的動力:

“2019年實習,我跟随老師前往距離烏魯木齊市250公裡的新疆油田準東采油廠火燒山作業區。有一次,我跟帶我的鄭師傅在暴雨中穿梭于各個油井之間巡井,仿佛雨水根本不存在。直到雨越下越大,完全看不清道路的時候,我們才回到集合站避雨。鄭師傅告訴我,20年來,即便碰上下雨,隻要能看見路,他們就繼續巡井;實在看不見路了,就在集合站歇一會兒,再繼續去巡井。冬天,他們就在車輪捆上防滑鍊巡井,車到不了的地方就走路去巡井,‘隻要今天這口井需要巡檢,就要想方設法檢查完’。”

何柏言說:“這次實習讓我明白了石油人身上所肩負的責任與使命。”他告訴記者:“很難想象鄭師傅像我一樣年輕時面臨着怎樣的困難。他們可以,為什麼我不行?我覺得我身上也有一份責任。”

“最需要的地方”富集使命感和榮耀感

“隻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曹立虎說,這是遠在邊陲的石油人都懂得的一句話,他們選擇了荒涼的沙漠,為的是創造更精彩的人生,而個人的命運往往是在和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結合時,才最為精彩。

曹立虎至今保留着原石油工業部部長王濤給他的寄語,他告訴記者:“我在2015年獲得王濤英才獎學金,老部長鼓勵我到新疆塔裡木去,工作兩年後,我給老部長寫信彙報工作,老部長給我寫了寄語‘到基層去,到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石油事業發展最需要的地方去’!”

曹立虎坦言,面對荒無人煙的大漠偶爾是會感到孤獨,見不到繁華街道有時也會覺得遺憾,但轉念一想,自己是為了“國家能源的重大需求”,在“最需要的地方”,做着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工作,使命感和榮耀感就會壓倒孤獨和遺憾。

在曹立虎和何柏言看來,大漠雖荒涼,但卻富有“使命感、榮耀感”,它們仿佛在散發光和熱,就像照進人心裡的陽光,能讓偶爾凝結起來的小冰疙瘩消融。

曹立虎開玩笑說:“你們不要一宣傳就說我們有多艱苦,那樣就沒人願意來了。”他說:“我們沒有想象中那麼艱苦,其實也挺好的。我們屬于高科技行業,工作内容很有挑戰性,行業也很有發展。”

記者問他們,如果再選一次是否會離開?

曹立虎堅定地說:“我不走,否則當初就沒必要來。”何柏言說:“克拉瑪依是一座很美的城市,我一定要在這裡留下點什麼。”

來源:中國青年報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