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最近呢,又有一部熱門恐怖片來了,也是不少朋友期待了非常久的年度恐怖片。

本以為,我們将迎來許久不見的恐怖饕餮,結果,掉坑裡了。

是的,這就是人氣恐怖系列“電鋸驚魂”的第九部《電鋸驚魂9:漩渦》。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昨天豆瓣還5.4分呢,現在已經跌到5.3分了。

當然,也不止咱豆瓣豆瓣評分低、IMDb、爛番茄和Metacritic,甚至SAW的粉絲群組,其實大家都有點崩潰。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IMDb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爛番茄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metacritic

畢竟,《電鋸驚魂》在當年,可是驚到了太多人。

這部恐怖驚悚懸疑B級片以“小格局低成本高概念”的小而精模式,讓大家記住了溫子仁和雷·沃納爾這對好朋友。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這之後,之後推出的7部續集也達到了票房可觀。

即便是評分最低的《電鋸驚魂8》,豆瓣也保持着7分以上的成績。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而當初的第一部《電鋸驚魂》,更是公認的恐怖經典了,并且擠入了豆瓣Top250,将整個系列打造成為了B級片的史詩級巨作。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但這部讓衆人給予厚望的《電鋸驚魂9:漩渦》,卻屬實不太行,這一上來就跌破6分。

且且是那種,怎麼撈都撈不回來,還愈加跌得猛烈。

那麼,一個已經長壽了9部的恐怖驚悚IP,怎麼會中年滑坡如此嚴重呢?

學者Justin Wyatt歸納構成高概念電影的三要素為:the Look, the Hook, and the Book。

Look乃指好賣相,也就是帥哥美女、壯盛或瑰麗的景色等。

Hook指劇情精采,能夠引人入勝,引起觀衆興趣。

Book則是指電影拍攝的手法老練,例如陳述方式清楚、分鏡合理、叙事符合邏輯。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導演達倫·林恩·鮑斯曼是2、3、4的導演,此番回歸按理說應該可以将《電鋸驚魂9:漩渦》的初始氣質和核心調性再度發揚光大。

編劇皮特·古德芬格和喬什·斯托博格也算是繼第8部的合作後二搭,這編劇能力、磨合過程、還有合作的比對度想來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是以,Book的問題我們率先濾過。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倒着來說,《電鋸驚魂9:漩渦》的Hook如何呢?

看過《電鋸驚魂》系列的大家想來會知道,當初第一部是因為創造了新鮮的殺戮視覺體驗而讓我們尤為驚訝。

後面的幾部也都借由特殊殺人機關的巧思設計至少吊足了好奇心,再不濟還有拼圖殺人魔John和他的信徒以及妻子的那些肥皂劇劇情滿足胃口。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那麼,這部《電鋸驚魂9:漩渦》有什麼呢?

——反正過去的全都沒了。

搞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觀,全新的角色,全新的故事,全新的殺人魔兇手,還有全新的殺人動機。

整個結構單一,不過是死者是警察,警察調查模仿豎鋸的新殺人魔可能就是警局自己人,所有出現的人都成為了嫌疑犯的故事。

整個殺人動機莫名其妙,和角色的前史背景也毫無邏輯關聯,如果不是靠着主角的行動帶着觀衆一點點推理尋找兇手的視角切入,隻怕是連殺人都殺不利索。

簡而言之,跳脫的太厲害,導緻玩飛了。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在前八季裡,讓人“魂牽夢萦”亦讓人“慨歎萬千”的其實是大Boss,拼圖殺人魔John。

拼圖殺人魔John是一個罹患癌症,飽受病痛折磨的“可憐人”,因為時間所剩不多,才額外珍惜;憤恨那些嘲笑他人苦難的惡人。

更因為這種對生命價值和意義的體會,才憎恨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廢柴。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外部條件和内部情緒一碰撞,便産生了強烈的反社會心理的火花,于是開始設計了殺人遊戲,希望人們能夠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意識到生命的寶貴。

這個初始動機,和最終設計殺人的目的形成了協同性的閉環,不僅合理化的把壞人為什麼成為壞人做了解釋,也讓人在感受恐怖之後不禁唏噓“關于生命的審判”。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是以,很多人在讨論《電鋸驚魂》英文名的《SAW》的時候,曾有過很多種解讀。

但在這層次元上,如果把SAW隻看做SEE(即看見),那麼John就是在用自己人間清醒的雙眼看着受害人的過去與過錯,而所設計的一場又一場死亡遊戲也在用一種無形的雙眼冷漠看着人間。

鋸子隻是相對看起來恐怖的殺人刀具,殺人手法不過是一種視覺的刺激,最終讓人驚魂的其實是這個無處不在的窺視與審判。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在《電鋸驚魂9:漩渦》裡,主角Zeke是個不受同僚待見的警察。

大家排擠他,還是因為他曾經舉報過濫用私刑的同僚。

然後因為被孤立,搶不到有意思的案件,就隻能和新人搭檔 William去調查街頭無名氏死亡這類冷飯碗。

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個和拼圖殺人魔有關的USB包裹,才發現之前那些街頭無名氏其實也是警察。

到這裡你會發現,主角就是一個沒有主觀能動性的工具人,完全就是幫這個模仿拼圖殺人魔的新殺人魔的出場拉幕的。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這之後,案件性質變大了,大家開始才重視起來。

可随着調查,黑心警察一個又一個地被血腥制裁,連上司最後都把警局當成了墓地。

直到這時候,Zeke才将懷疑轉向警局内部。

而所謂劇情的焦灼點也放在了,傳奇警探——Zeke的爸爸也被打上了嫌疑犯的标簽。

對,這就完了。

——這就完了?!!

且不說,Zeke在其中像極了一個拉慢劇情進度條的工具人,就單純以上這個劇情高潮點和後續爸爸也被用計殺死的結果來說,《電鋸驚魂9:漩渦》是想表達什麼呢?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相比前作,《電鋸驚魂9:漩渦》在延續過往世界觀,保留恐怖虐殺B級片娛樂化元素之外,還增加了懸疑推理的模式。

但這個懸疑推理的技巧,也隻是入門級。

因為兇手,實在是極為好猜。

Zeke活着,要全靠編劇給他獨家量身打造的“出淤泥而不染”的正義善良人設。

那除此之外,還剩誰???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如果說,劇情發展到一半,這個可以鎖定的殺人魔也死了,那麼劇情直接來一個驚天大反轉,才能夠比對的上“驚魂”二字。

可它沒有,反而不緊不慢地像熬粥一樣,把劇情熬到了最後,平平淡淡地告訴了你最後的真相。

仿佛,不是它智障就是你智障。

——算了,就當我智障吧。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在結局,我們知道了兇手的私刑動機。

從死者可以看出,這個新殺人魔的所有目标都是曾經犯過錯的警察。

不是亂殺過證人,就是動用過私行,不是包庇黑心下屬,就是幹過官商勾結的買賣。

可是這個人物的前史到底又是什麼呢?

他所謂的血腥複仇有什麼驅動力呢?

他“蝙蝠俠”一般用極緻的殺戮妄想懲戒警局的制度,理又在哪呢?

講實話,一個父親因為警界腐敗而被黑心警察殺害是以變得偏執,想要報複的解釋,放在第一部作為新手村練級還可以,放在第九部實在是有些小兒科。

是以總的來說,這一部殺手的整個殺人動機學來了John的表象,卻也隻照貓畫虎了一個皮毛。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而在這份趨于無聊的劇情裡,大家所有的視覺重心都放在了血腥和驚悚上。

這也是探讨《電鋸驚魂9:漩渦》怎麼做到從峰值直接滑坡到谷底的Look。

而我們的觀感卻隻有:劇情不夠血漿來湊。

看起來,血袋應該是不要錢的。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恐怖片、驚悚片在所有的題材和類型中,是很出圈的。

因為,隻有“應激恐懼感”可以通殺全場觀衆。

觀衆會因為将會得到未知的刺激而有興趣,也會因為這種特别的趣味而捕捉到不同的創意。

這個超脫于其他類型的優點是為了讓大家最短時間内得到快感。

《電鋸驚魂9:漩渦》直接做得過火,讓大家有了暈車般的反胃感。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創新而又極具痛感沖擊力的死法,是《電鋸驚魂》系列一貫的亮點和獨特性。

但在《電鋸驚魂9:漩渦》裡,因為全新世界觀的劇情鋪排的占比,導緻死亡機關的鏡頭少了許多。而又為了填補上所謂的血腥畫面,血漿濃度和肆意性也愈發猖狂起來。

要知道,在起名的時候,第九部曾取名過《The Organ Donor》,中文翻譯怪就是器官捐贈者。

顧名思義,就是所有的死者都因為恐怖機關而失去了一個器官,也因為失去而痛苦并殘忍地死去。

拔舌、斷指、剝皮、電擊、被火車撞得屍首四散、還有切斷脊椎……

無外乎不是對第一部開創的把手鋸斷才有機會逃生這一設定的衍生複刻。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于是,在《電鋸驚魂9:漩渦》裡,偵探辦案的懸疑線沒看到什麼清楚地眉目,血流成河的限制級娛樂倒是快要溢出螢幕。

社會正義的探讨也隻蜻蜓點水了一個呲花,這創意殺戮的樂趣卻屢随着鮮血和痛苦的正弦函數屢試不爽。

到底,我們看的是《電鋸驚魂》,還是血漿驚魂?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這個血漿,還有一個一語雙關的用意,好聽點,叫緻敬前作,或者叫拓展包。

很多人提及《電鋸驚魂》,甚至多數人對B級片的了解就是血腥暴力,血漿滿屏。

在《電鋸驚魂9:漩渦》裡,之前騎腳踏車說“I want to play a game”的玩偶變成了一個豬頭模樣的拉線玩偶。豬頭是前作中就門徒的指代,而在本部裡似乎也是複制拼圖殺人魔就是門徒的寓意。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當初,人偶臉上的漩渦代表着拼圖殺人魔的标志,在本部劇情裡,也成為了畫在牆上的塗鴉裝飾感符号。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Zeke腳邊的鋸子,和試圖鋸開手铐的動作,也似乎是在向第一集緻敬。

但這個位置,怎麼看都可以有更好的道具,和更好的橋段來替換。

是以,類似這樣的緻敬,像極了主創一時黔驢技窮,懶得創新就拿緻敬來湊。

除此之外,以往的《電鋸驚魂》系列電影都是以可怕的機關殺人來開篇,本部也是如此,上來就是一個警察追捕搶劫犯,追到最後發現是一個陷阱。

之前的設計都是用虐待來審判有過之人,哪裡有過,私刑哪裡,逼迫人檢討自身過錯,并最終用恐怖機關給予制裁。

本部亦是如此,每一個警察的死法都和之前的所作所為有所關聯,用稀奇古怪但是殘暴的恐怖機關置人于死地,又讓死者自行選擇是否要犧牲某些東西來活命。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于是,在《電鋸驚魂9:漩渦》裡,我們看到了因為之前做了無數僞證,在法庭上屢次說謊,最終被機關以撕裂舌頭而死;

看到了因為曾經亂殺青少年,最終被鎖在必須自行拔斷手指不然無法逃出觸電水池的機關;

看到了因為多次包庇黑心警察,最終必須自行砍斷背部脊椎才能逃出臉上黑色熱蠟的機關……

但《電鋸驚魂9:漩渦》又不想一以貫之,還非要加一個“警察為了降低犯罪率嚴格執法,也是以産生許多侵犯人權自由等額外是非論黑白說”的哲思讨論。

可難道,後者不是前者的子序列麼?

續集它續集着,沒辦法在更宏大的次元上擴張,就幹脆延續前面的核心直接在主線裡挑一個特殊群體來定位,再 蓋一個現代社會的痛點問題來欲蓋彌彰。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什麼時候開始,緻敬前作,玩複制梗,已經成為了很多續集來掩蓋劇情漏洞和情節欠缺的萬能金箍棒。

它的确好用,也的确多用用是可以拉動情懷。把抽象變具象,在宏觀裡抽一個微觀現象來讨論也沒錯,甚至讨論到極緻了也是一個精彩的切入點。

隻是,我們看續集,是基于對前作的信任和期待,也希望所有的續集,能夠在深度上有所挖掘。

終究,如果不叫電鋸驚魂,随便看着玩,也還勉強可以。但是,既然叫電鋸驚魂,又試圖去各種與前作挂鈎,卻隻有這個程度,就實在讓人想要失望了。

5.3分,恐怖經典“電鋸驚魂”真是被毀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