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随筆:爆“爆米花”喽

作者:深圳海楊

生活場景:爆爆米花喽

文圖/深圳海楊

我曾在湖北崇陽過春節,去的時候在山路上,見到了下雪,白雪一路,冬景入心。

一家人吃完飯了,閑着無事,于是姐姐提議去逛街,說是走走看看。

我們來到崇陽縣城的集市上,邊走邊看,在一條路上,見到了40年前我就很熟悉的一幕:一對老夫妻在街頭上,架着火爐在爆爆米花!居然還有人街頭爆爆米花,倍感親切,也勾起了我兒時的記憶。

記得小時候,常有一些人挑着擔子,走街吆喝為人爆爆米花,有人來了,便放下擔子,擺好爐子,架好爆米鍋,風箱,生好火,把米放入鍋裡密封好,不停轉動,大概七、八分鐘就爆好一鍋,随着一聲爆響,米花從鍋中噴出,落在麻袋中,然後倒入帶來的水桶裡、盆子裡,一鍋香甜的米花便爆好了。

一有爆爆米花的人來了,我們小孩子便歡天喜地,吵着要去爆爆米花。

我們從家裡帶着大米或者玉米、柴火(木材)、水桶,高高興興的來到爆爆米花的地方。

人很多,要排隊,我們把木材、水桶和米放在地上,然後圍在爆爆米花的周圍邊看邊等邊說笑。

因為他們是流動的,是以材料都要自帶,既可以給現錢,也可以用一些可以賣錢的廢品交換,價錢很便宜,不過我記不清多少錢了。

紅紅的柴火燃燒着,爆爆米花的人一手搖着爐子,一手拉着風箱,看着米花機上的壓力表,算着時間。

時間到了,把爐子移開,一頭塞入麻袋密封,用腳踩住,用手拿鐵管套入爐頭蓋上的把柄一闆,“砰'的一聲,米花便出鍋了,倒入帶來的容器裡,我們便迫不及待地用手抓着往嘴裡塞,然後提着回家。

米花爆好了就可以吃,還可以制作成米花糕。做法是把白糖放入鐵鍋裡加熱溶化,然後放入米花,使糖和米花結合在一起,用鍋鏟平整,起鍋後用菜刀切成小四方塊,就是甜甜的、脆脆的米花糕了,完全原汁原味。

我們總是一半制作成米花糕,留一半米花直接吃,放入嘴中即化米花香,讓我回味至今,至今不忘。

在現今還能見到爆爆米花,心中有種驚喜和感歎。我帶着女兒,上前買了一大袋爆好的米花,邊走邊吃,邊為她講述我童年的故事,生活在記憶中有了溫暖,那是一種生活的記憶,一種美好的傳承,留下的是曆史,傳承的是未來。(完)

随筆:爆“爆米花”喽

1、傳統的裝置,傳統的工藝,傳統的動作,那一輩的人,出現在現代繁華的街市中,令人感慨。還在年假中,外面還很冷,這對老夫妻便在街頭支起爐架,為人爆爆米花了。當年在我童年時,為我們爆爆米花的人,現在也是這對老夫妻差不多的年齡了。現在他們還好嗎?

随筆:爆“爆米花”喽

2、老人一手搖爐子,一手拉風箱,把米變成花,把花變成活到老的錢,也起爆了我腦海中童年的記憶。

随筆:爆“爆米花”喽

3、那時燒的是木柴,現在是蜂窩煤了。爐子在輕輕地轉動,火燒的很旺,時間在慢慢的流逝,生命在悄悄的走遠,生活在記憶中有了溫暖。

随筆:爆“爆米花”喽

4、米花爆好了,準備起爆,大鐵皮桶用來裝爆出來的米花,起爆時會有一股沖力,那一聲響向世界宣告:米也能開出花來,生活也會像花一樣美,隻要你學會熱愛生活。不過寒冷的風沒有為這句話鼓掌,風知道這把年紀的人,都是在家安享晚年的。

随筆:爆“爆米花”喽

記錄真實的生活場景,留下人生的點滴記憶。所有圖檔為手機随機拍攝,沒有專業手法,隻為真實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