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何問茶記》(0002)——天目青頂

作者:禦書樓茶葉

提及臨安,聊茶之前我其實更想說的是臨安美女。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出美女。臨安的水特别養人,臨安美女個個膚若凝脂大概都是離不開水的功勞的。而臨水養山,是以便孕育出有着“天目千重秀,靈山十裡深”“大樹華蓋聞九州”美譽的天目山。天目山于1996年被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是世界級的保護區,以天目命名的動植物有上百種,其中的天目鐵木全球盡剩五株。相較于那些整天吹噓普洱古樹神茶的那些神話,天目山并不是沒有野生的原始茶種,隻是保護區内保護的太好,在蕭山區的湘湖跨湖橋遺址就曾有八千年前的茶籽出土,是以說茶樹是多源的。

《老何問茶記》(0002)——天目青頂
《老何問茶記》(0002)——天目青頂

太湖源和苕溪

太湖源單從字面就能看出是太湖的源頭區,而我們去的東坑村就是位于太湖源鎮區的一個村莊。臨安的水系分為錢塘江水系和太湖水系,其中的苕溪東西兩源皆出自天目山,是太湖水系的主要支流。苕溪沿河兩岸盛長蘆葦,進入秋天蘆花飄散如飛雪,因而當地人稱蘆花為苕,是以叫苕溪。其實用另外一個詞解釋更為簡單,掃把在杭嘉湖地區被稱為笤帚,蘆葦是可以做笤帚的,是以得為此名。在茶葉上苕溪就更富盛名了,陸羽隐居苕溪結廬避世吃茶著經,也多次沿着苕溪進入天目山尋找那摯愛的茶葉。

《老何問茶記》(0002)——天目青頂

東坑村

沒有到東坑村之前我想象中的一個茶葉村莊應該是像梅家塢龍井村那樣,置身于悠悠山谷中,然後村莊周圍的田地山坡上都種滿茶葉,這似乎才是一個制茶傳統專業村應該有的樣子。然而抵達以後我才發現不完全是這個樣子的。“東坑茶葉西坑水”是臨安當地人用來描述東坑茶葉的優點時常用的習語,整個東坑村是沿着東坑溪居住的,從村口到村尾距離達到了三十裡(15.9公裡),兩百多戶人家散居于溪邊,全村所在區域的森林覆寫率高達97%,在這樣蜿蜒的山路中很難見到整片規模化的茶園。

《老何問茶記》(0002)——天目青頂
《老何問茶記》(0002)——天目青頂

有機茶園

1989年天目青頂被認證為有機茶,是中國有機茶的發祥地。 中國有機茶第一村便由此而來。千年以前陸羽的缁素忘年之交的皎然就寫下過那首《對陸迅飲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

喜見幽人會,初開野客茶。

日成東井葉,露采北山芽。

文火香偏勝,寒泉味轉嘉。

投铛湧作沫,著碗聚生花。

稍與禅經近,聊将睡網賒。

知君在天目,此意日無涯。

《老何問茶記》(0002)——天目青頂
《老何問茶記》(0002)——天目青頂
《老何問茶記》(0002)——天目青頂
《老何問茶記》(0002)——天目青頂
《老何問茶記》(0002)——天目青頂